本文的召唤结构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711页(788字)

接受美学研究阅读活动中审美响应理论的论文。作者伊瑟尔。本文是作者1969年在康士坦茨大学所作的专题学术讲演,翌年改名为《本文的召唤结构·不确定性作为读者响应文学散文的前提条件》,1971年以德文出版,英译文又收入米勒编着的《叙述面面观》一书,题为《在散文虚构中不确定性和读者的响应》。作者首先从分析一般性着作和文学作品的本文(text)入手,考察了文学作品对读者产生效果的特殊方式;这种特殊方式作者称之为“本文的召唤结构”。认为虚构性的文学文本,在意义结构和形象体系中,存有意义空白和意义不确定性,它们如桥梁联结着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对读者心理上产生一种召唤和期待,促使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赋予本文中未定意义以确定的含义,填补本文中的意义空白。作品中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究作品的内在意义,激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创造性的才能,从而赋予读者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可能和权利。因此,作品中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就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作者称它为“本文的召唤结构”。论文还强调了“召唤结构”的功能和作用,指出“召唤结构”是激发、诱导读者在理解并把握文本意义时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联接的基本驱力,也是文学作品具有召唤性或开放性的重要原因。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如不用想象等将这些不确定因素确定,将这些意义空白填补,其阅读活动就无法进行,更无法完成读者对作品的审美响应和“消费”。因此,“本文的召唤结构”,是调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读者获得更大、更丰富的审美享受的重要条件,正如作者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决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作品的缺陷,而是作品产生效果的出发点”。“本文召唤结构”理论及其探讨,不仅揭示了本文意义生成过程中作品与读者双向运动的心理规律,而且奠定了接受美学理论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