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希纳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633页(958字)

【生卒】:1801—1887

德国心理学家,现代实验美学的创始人,心理美学、实验派文艺心理学的奠基者。其父和兄弟均为传教士,自幼深受宗教熏陶,笃信上帝,是彻底的唯灵主义者。其学术生涯分为两个时期:(1)前期。醉心于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2)后期。转向哲学、心理学、美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成为许多领域的拓荒者。创建心理物理学,着重探讨了身心关系,并在心理物理学实验的基础上,又创建了举世闻名的实验心理学。在致力于美学研究的十年(1865-1876)中,运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对审美感知进行实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写入《实验美学论》(1871)和《美学导论》(1876),从此开创了实验美学。在美学研究中,将心理学与美学结合起来,使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和活力;创建的具有经验美学性质的“自下而上”的美学,也从此作为一门学科开始独立于哲学之外,开拓了实验美学和心理美学的广阔疆域,成为“近代美学之父”。在实验美学的研究中,运用实验法和核对法、观察法和内省法这两套心理学的方法,对美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重点审视,并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关于“美”的定义,费希纳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前者指审美过程中具有直接唤起审美主体愉悦感的一切事物;后者指审美过程中更能使审美主体从单纯感性事物中感受到高尚快感的东西。他指出,广义的美和狭义的美,均必须受审美心理学原则的制约。在《美学导论》中他对审美心理学原则作了具体论述,它们是:①审美阈(或“审美临界”)的原则;②“审美加强”的原则;③“审美联想”的原则;④“审美比例”的原则;⑤“审美顺序”的原则;⑥“审美调和”的原则;⑦“刺激的持久性”原则;⑧“用力最小”的原则等。这些原则,涉及审美对象的形式、审美主体的审美方式、审美活动的实质等美学中的根本问题。尽管这些理论还不完全科学,但可贵的是费希纳第一次将心理学的方法引进美学研究,对于后世心理美学的创建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的里德、法国的拉洛、美国的芒罗等一批着名美学家,均吸收了费希纳的某些理论成果;而且,20世纪的格式塔心理美学、符号论美学等,也可视为费希纳美学思想的发展和完善。费希纳的实验美学研究,引起了西方现代美学中由上转下、由外转内的研究方法论的革命。

上一篇:叔本华 下一篇: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