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618页(618字)

关于学本体论问题的着作。耿占春着,东方出版社1993年初版。有论者(张闳)认为,名之为“原诗”似亦无不可。“原诗”问题虽属诗学的根本问题,但因其本身的玄妙性和复杂性,在大多数诗学理论中反倒成了一个似是而非、可有可无的问题。通常所见的这方面的着作,或是演绎西方诗学理论,或是沿袭中国古代诗学理论,虽各有所得,但总不免有空泛或学舌之嫌。《隐喻》一书在这一问题上有其独特的见解。作者首先坚持诗的“语言性”观点,并在语言的“隐喻性”中找到了“原诗”的本体论基础。作者吸收了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理论成果,将语言现象看成是人的生命现象,而其论述的独到之处则在于将言说中的世界看成是人的肉体(欲望)的隐喻化,也就是说,世界在人类原初的言说中,成为“肉体化的大地”。另一方面,作者又十分注重汉语言自身所具有的本性,将汉语言现象理解为汉民族人群的文化性的存在现象。这样,作者便将诗学一般理论上升到了一种人的生命的存在论和文化人类学的高度之上。正如作者本人所说:“我一直企图在语言,主要是在某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即诗的语言中找到人与自然或宇宙‘同一性’中起支配作用、并早已回响着的同一个东西和它自身的原始关联,从而给同一性的中介即给语言的出现找到一个位置。”(第5页)“隐喻”的意义还在于:诗歌文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把肉身(欲望)与大地(自然)关联起来,这结构诞生于集体无意识,也来自于人的深层心理结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