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融合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91页(1112字)

德国着名哲学家和解释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一种概念,后又被德国着名的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加以借用和引申。伽达默尔认为每个人在接受和解释某一文本时,他已是一位具有某种历史和传统的“成见”的人,这种“成见”形成了理解者的现时固有视野。与此同时,伽达默尔认为每一被解释和理解的文本都是一种历史的创造物,它包含着被创造时的那个历史时代的特征和艺术创造者所赋予的丰富的历史内容。由此,伽达默尔认为在历史文本和现时的解释者之间,或者说在历史的创造物和现实的读者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理解的时间距离,但他认为这种时间距离绝非理解之障碍,任何一部历史的艺术品实际上都是与现在同时存在的,一部历史的文本能够脱离其艺术创造者而独立存在,但它却不能脱离欣赏者而独立存在。当它没被欣赏时,它仅为一种创造物,而只有当它被欣赏者欣赏时,它才能实现其艺术作品的本质。也就是说,任何一部历史的文学文本都具有被后来者永久地解释和理解的可能性。每一次文本的解释都是时间距离的消除,从而使历史和现时达到“同时性”,使历史的创造物达到某种现在性,这样,历史文本的视野与现时读者的视野就在这同时性的解释中达到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视野,这种新的视野既不是历史文本永恒而固定意义的发现,也不是读者原有的主观成见和视野,它是一种历史和现实实现视野融合后产生的一种新的存在、新的世界。正是这种通过理解而产生的新的存在,使任何被理解的历史文本不再是永恒的、一成不变的了,同时也使人们的理解视野不断被更新、充实,从而形成种种新的“成见”,并以此去进行新的解释和理解。姚斯也提出了一个审美距离的概念,他认为某一历史文本的视野并非那个时代的视野,往往是对历史时代视野的突前和突破,因此,人们的接受视野往往与同时代产生的文学作品的视野不一致,两者间存在着一种“审美距离”。他认为某一文学文本产生时往往并不一定能为一般人接受,当历史发展到人们的接受视野逐渐达到了原来历史文本突前的视野水平时,两种视野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因此,他认为视野融合过程是审美距离不断缩小的过程,文学文本所固有的原始视野通过与后来接受者的现时视野的融合,才使历史文本的现实性得以显露出来,人们才实现了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和理解。由此可见,姚斯的视野融合是更强调接受者现时视野的主体作用,实现视野融合后所形成的世界,实际上是历史文本的视野纳入到接受者的视野后所形成的接受主体的主观观念世界,所谓历史文本的某种潜在的突前的视野,只有在后来阐释者的接受视野和主观观念中才能显现。很明显,姚斯的视野融合观念更强调了文学创作的超前意识,强调为未来而创作及文本在未来能被理解的永恒价值。

上一篇:视觉暂留 下一篇:二度创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