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丑为美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59页(881字)

中国古代审美心理的一种理论,晋代葛洪于《抱朴子》中提出。葛洪这一学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理论层次:①“妍蚩有定”。葛洪认为,美与丑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抱朴子·刺骄》:“昔者西施心痛而卧于道侧,姿颜妖丽,兰麝芬馥,见者咸美其容而念其疾,莫不踌躇焉。于是邻女慕之,因伪疾于路间,形状既丑,加以酷臭,行人皆憎其貌而恶其气,莫不睨面掩鼻,疾趋而过焉。”西施之迷人,有娇丽的本色,邻女摹仿而令人厌恶,皆因其本即丑也。葛洪还较为客观地指出,美的事物中未必无丑的成分,丑的事物也有时有美的因素,但美不因有些微之丑而损其自身特色,丑也不能因极少部分的美而改变自身。如其在《博喻》中指出:“西施有所恶而不能减其美者,美多也;嫫母有所善而不能救其丑者,丑笃也。”②美丑相较。葛洪认为,美与丑是相比较而言的,无丑则无所谓美,无美则无所谓丑,这一思想颇富辩证精神。《广譬》中云:“不睹琼琨之熠烁,则不觉瓦砾之可贱;不觌豹之或蔚,则不知犬之质缦;聆《白雪》之九成,然后悟《巴人》之极鄙。”③化丑为美。葛洪认为,美丑虽各自具有自身的规定性,但并非不可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美的可以转化为丑的,丑的又可以转化为美的。《博喻》云:“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这就需要主体的加工创造。这是从外在形式上谈美丑转换。葛洪还从人们的心理意识谈美丑转换,美的东西,在有的人看来却是丑的,反之亦然,这是缘由人们鉴赏趣味的差异所造成的。他说:“妍媸有定矣,而憎爱异情,故两目不相为视焉;雅郑有素矣,而好恶不同,故两耳不相为听焉;真伪有质矣,而趋舍乖忤,故两心不相为谋焉。以丑为美者有矣,以浊为清者有矣,以失为得者有矣。此三者乖殊炳然,可知如此其易也,而彼此终不可得而一焉。”(《塞难》)这里指出,正因人“憎爱异情”,从而造成了“以丑为美”的现象。葛洪关于美丑的论述,受到了《庄子》、《淮南子》等思想的影响,他如此全面地论述美丑问题,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还不多见。他把人的心理因素纳入美丑问题的探讨中,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审美心理学思想。

上一篇:玄赏 下一篇:体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