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之耳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58页(661字)

语出《淮南子·泰族训》:“六律具存而莫能听者,无师旷之耳也。故法在,必待圣而后治;律虽具,必待耳而后听。”师旷,春秋时代晋国的着名乐师,不仅有高超的音乐演奏才能,而且善辨音律,有着非凡的音乐鉴赏才能。故“师旷之耳”,一般指艺术鉴赏才能之高超者。《淮南子》论文艺鉴赏心理,强调鉴赏者必须有“师旷之耳”,其《氾论训》称:“耳不知清浊之分者,不可令调音。”又称:“必有独闻之耳,独见之明,然后能擅道而行矣”。《淮南子》非常看重那些有“独闻之耳,独见之明”的鉴赏者,称之为“清明之士”,并誉之为“圣人”:“故夫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玉石之相类者,唯良工能识之;书传之微者,唯圣人能论之。”(《修务训》)非“良工”、“圣人”,则无从品鉴作品,“是故钟子期死而伯牙绝弦破琴,知世莫赏也”。为何“莫赏”?就是因为缺乏“赏”的能力。从文艺心理学的特定角度看,“师旷之耳”,既是鉴赏者特有的感知功能,又是鉴赏者深层次的情感、想象和意志功能。因为鉴赏者所感知的,是艺术作品,是人类美的创造,是艺术创造者情感与智慧的结晶,鉴赏者需要以他全部的身心去面对去品味艺术作品。感知迟钝、想象贫乏、情感枯槁的主体,是无法品赏艺术之美的,“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淮南子》论“师旷之耳”的鉴赏心理学思想,为后来者所继承,嵇康主张鉴赏音乐的人要“解音声”,要“测琴德”,要“尽雅声(之妙)”;刘勰《文心雕》辟专篇讲鉴赏才能,要求鉴赏者“晓声”、“识器”、“妙鉴”、“知音”。

上一篇:从众心理 下一篇:仪式心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