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50页(533字)

指一种反复玩味以求对象细部之妙的鉴赏态度或方法。它作为一种相当古典的接受方式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品”,虽然强调对同一对象的反复把握、揣摩,但是并不指向纯理性的层次,而更强调包含着相当具体而又丰富的感受的深刻理悟,因此既具有启示性,又有可感知性。由于接受者在品的过程中注重趋近作品的妙谛,他的趣味就越来越精熟,甚至有可能达到原作者的才情和格调,从而对作品的欣赏变成了接受者和原作者的一种饶有美感特色的对话。正因为品所强调的是对作品的反复亲验,接受者不但越来越偏重作品形式结构的意义的玩索,而且对同类作品的风格、格调和情趣有相当直觉化的洞察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品的细密和详赡是审美感悟功能的高度分化和综合的结果。在中国古典的批评传统中,品既是审美判断的最坚实的基础,又是批评还原功能的基本面貌。换言之,品本身的过程即是意化美感的产物。与此同时,品还要求界分和确定艺术作品的等级或档位,实际上也是提供批评的参考性标准。不过,品仍然属于印象主义批评的范畴,而且在实践上由于对作者本人的伦理评价而有可能不自觉地偏离作品本身。钟嵘的《诗品》是以品为基准而展开的批评,精彩纷呈,美不胜收,但也有过分感性化和判断失当的纰漏和不足。

上一篇:欣赏动机 下一篇:欣赏兴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