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味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375页(373字)

中国古代论审美心理的术语。语见苏轼《书黄子思集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送参寥师》亦云:“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至味”指诗歌中激发读者产生丰富美感的重要特质,它得之于诗人寄寓于诗中的超逸闲淡的审美情趣。至味也可以说是一种味外之“味”。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又引录了司空图论诗之语:“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咸酸外之“味”,笔画外之“妙”,正是“至味”的特征所在。至味作为一种闲淡之“味”,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尚淡审美理想。至味的实现不靠藻饰、雕琢,它追求简古淡泊的艺术形式,表现深邃幽远的审美情趣。至味具有使人体味不尽的审美心理效果。“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使读者能够于平淡之中见深远无穷之意,于朴素之中得天全自然之美。

上一篇:不尽之意 下一篇:韵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