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狂欢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342页(630字)

鲁枢元在《超越语言》一书中提出的概念。“狂欢”是比照天主教的“狂欢节”而借用的,天主教规严格苛刻,但每年都有一个恣意纵情、放荡不羁的“狂欢节”。语言也犹如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宗教,具有无数有形无形的约束规则,这些规则是形成社会交往的必要手段,但同时也对人们自由的心灵构成了严密的网络统治和深层的语言压抑。当人们的创造力张狂恣肆,冲破语言既有的樊篱,打破语言的稳定秩序之时,就会达到一种冲破束缚、解放心灵的自由境界,在语言的颠倒、错乱之中,创造者尽情尽意、酣畅淋漓,无序而又含情理,热烈狂放而又充满神秘,把此种境界称为“语言的狂欢”。语言狂欢最自然的雏型表现在儿童们轻浅而语无伦次的歌谣上,或者儿童兴奋时有节奏地喊出的无意义音节上。在艺术活动中,先锋派和前卫派艺术家们往往拆散、突破、毁坏各自专业的“语言体系”或“符号系统”,诸如“绘画语言”、“音乐语言”、“舞蹈语言”、“雕塑语言”、“电影语言”等。他们的“颠覆”性活动常被反对者认为是捣乱、胡闹与恶作剧,在创造者心中却常体现为“大狂欢”。客观地讲,这是面对无限丰富繁复的现实,创造者一种激情冲击之下的寻找语言行动。在屈原李白、郭沫若、王蒙等一系列作家的笔下,都曾类似地出现过这种激情下的表达冲动,并且也产生了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作品。语言狂欢是对“语言痛苦”的暂时沉醉性解脱,是无比灵动的心灵世界对语言制约束缚的冲锋,是创造力旺盛的艺术家在语言表达上最勇敢的尝试。

上一篇:思维奔逸 下一篇:凝神结想,一挥而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