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身说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307页(424字)

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心理学术语。由清代张竹坡在《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提出:“作《金瓶梅》者,若果必待色色历遍,才有此书,则《金瓶梅》又必做不成也。何则?即如诸淫妇偷汉,种种不同。若必待身亲历而后知之,将何以经历哉?故知才子无所不通,专在一心也。”“一心所通,实又真个现身一番,才说得一番。然则其写诸淫妇,真乃各现淫妇人身,为人说法者也。”“现身说法”本为佛教用语,谓佛力广大,能显现为种种身形,向众生说法。张竹坡此处“现身说法”的意义则是指小说家在描写人物时,将自己全部身心都专注于人物,设身处地,思其所思,想其所想,有如释典中所述的佛祖“现身说法”地将自己幻设为种种角色,想象自己在人物的特定环境中,像他们那样生活与行动,再将这些写进作品中,宣示给读者。张竹坡关于“现身说法”的论述显然受到金圣叹“亲动心说”的启发,但比之金圣叹的“亲动心说”更加具体,对于小说创作心理的描述也比较切合实际情况。

上一篇:因缘生法 下一篇:情生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