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38页(642字)

中国古代文论中论述歌审美心理的一种理论。“兴趣”指诗人审美感情外化于诗而形成的具有动人魅力的艺术趣味。语出南宋严羽《沧浪诗语·诗辨》:“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兴趣”是严羽针对宋人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创作倾向而发,对盛唐诗歌审美特征的理论概括,其理论内涵是:(一)它要求诗歌必须表现诗人真挚的审美感情。“吟咏情性”是诗之本质,也是构成诗之“兴趣”的根本因素。诗中真挚的审美感情必然给读者以一定的情绪刺激,唤起读者的情绪记忆,使读者的情感、心理、精神、情绪受诗中审美感情的影响和感染。(二)“兴趣”说要求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应“不落言筌”、“透彻玲珑”、“无迹可求”,做到诗境空灵含蓄,“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从而给读者留出充分的想象余地和意义空白,引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其从有限的语言、形式中体味到无限的情趣,获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心理感受。(三)基于以上理由,诗人创作在方法上应舒展自如,从容不迫,自然天成,不可矫揉造作,人工雕琢,即严羽所言之“不可凑泊”,而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从根本上看,“兴趣”说是着眼于诗歌的审美心理特征和效果而提出的理论主张。“兴趣”说不仅同钟嵘的“滋味”说、司空图的“味外”说有着理论的继承关系,而且对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也有一定的影响。

上一篇:传神论 下一篇:内游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