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维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8页(913字)

又称“艺术思维”,是作家、艺术家在观察、体验、提炼、表现生活时所使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因其主要用形象来进行思维,故人们称之为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概念的提出是在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高涨之后的1838年。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提出“是寓于形象的思维”的命题。他说:“诗人用形象思维,他不证明真理,却显示真理”。后经普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高尔基等人的沿用,“形象思维”这一术语在前苏联和东欧广为传播,并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形象思维作为一切艺术活动的主要思维方式,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自始至终贯穿着形象。和抽象思维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构成思维运动不同,形象思维是以感性意象作为思维运动的基本单位。它通过形象的取舍、改造、夸张、虚构、连缀等构成思维轨迹,在整个形象思维过程中,作家沉浸在创造性想象的世界里,始终伴随着生动可感的形象。形象作为最活跃的因素,同时将想象、情感、审美等诸种因素组合在一起,使形象经历着从表象到意象再到形象的发展过程。(二)形象思维以感情作为思维运动的推动力,永远伴随着美感感情态度。艺术创作活动需要情感的推动,形象思维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情感。如感情在形象思维的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的作用,在开始阶段,感情起选择和提炼艺术素材的作用,促使那些与作家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东西进入创作储备阶段;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活动中,情感作为动力推动作家进入人物的心灵,与人物同喜同忧、同悲同乐。(三)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方式。实现由日常表象到艺术意象的转化,主要依靠的是创作主体的艺术想象。主要体现对具体素材的超越和对于生活经验的超越。想象在形象思维中可以弥补作家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的不足,超越现实。(四)形象思维带有作家的个性特点。在形象思维过程中,无论是形象的组接、演变、创造,还是情感的波动,都体现着作家的独特个性。由于创作主体的思想人格、艺术观察力、艺术感受力和艺术想象力的不同,导致作家形象思维的迥异。形象思维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抽象思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遵循大脑的整体性原则。形象思维并不排斥抽象思维,而是与抽象思维互补的。

上一篇:思维类型 下一篇:抽象思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