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视光学手册

屈光参差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视光学手册》第56页(907字)

如果两眼的屈光状况相同,即两眼均为正视,或两眼均为相同程度的远视,或两眼均为相同程度的近视,此种情况称为屈光等同(isometropia)。但如果两眼屈光不正的程度不一样,称为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因此,屈光参差这个词可以用来表示存在于两眼屈光度的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通常它用于两眼屈光度不等的同种屈光不正(比如都为近视)。当两眼是相反的屈光不正,如一眼为近视,另一眼为远视,也可称为屈光参差。

在临床上,两眼屈光度之间的差异是主要诊断依据。两眼屈光度的差别超过一定的度数(2.00D),不管两眼各自为何种类型的屈光不正都可诊断为屈光参差。

屈光参差在临床上的意义首先是两眼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棱镜作用。当两眼视轴离开镜片的光学中心而移向镜片边缘时,每个眼受到棱镜作用的增加不相等。根据Prentice公式,棱镜度的计算方法为:

棱镜度(△)=镜片屈光度(D)×偏移光学中心距离(cm)

如果这种棱镜作用的差异超过屈光不正者的耐受量,使其不能保持融合(融合是将所视物体分别在两眼视网膜上所成的两个像融合成一个物像的过程),而将产生复视(diplopia)。另外,由于双眼镜片屈光度不同,一镜片像的放大率(或负放大率)与另一镜片不同,可使一个物体在两个眼所产生像的大小不同,也可引起双眼融合困难。如果高度散光时,两眼散光轴向明显不同,也可产生不同的像差,融合也会极其困难。两眼像的大小不同被称为双眼影像不等(aniseikonia),将在下一节中详细介绍。

临床上,将2.00D的差异作为屈光参差处方中两眼镜片度数差的极限,尤其是在垂直子午线上。如果屈光参差大于2.00D,眼镜师处方经常是减少度数较高一眼镜片的屈光度,即使这只眼的矫正视力不是最佳,但这样可试图保持双眼单视(binoCular vision)。

上一篇:镜片屈光度的测定 下一篇:调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