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文书大典

定日帖式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中国文书大典下卷》第1965页(3813字)

【简介】:

定日是指双方订定的过门日期,也用凤全帖。

民间风俗习惯中,往往需以送帖的方式,解决人际之间的问题,密切人群关系,因此就有各种各样的“帖式”出现。但是,现在时代已变,过去的帖式有的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便应随之淘汰。如贺娶妾之类的帖式。由于诸如此类的原因,旧时的帖式需要改造更新,以适应现在的需要。

(一)写帖重要的一点是准确,也就是古人说的“写帖之法准之以义”的意思。有亲戚关系的,应凭亲戚来取称呼,无亲戚关系的,则应看长幼来定“冠首”。这里的“冠首”是指冠于名字之上的称呼的意思。如对处于长辈的人,是与祖同辈的,则以孙称自己,或从实际出发,以侄孙、再侄孙之类称己亦可。如与父亲同辈、应以侄称己;与己同辈,则以兄弟相称。这种称谓算是符合准确的标准了。若对属于晚辈的人,如与孙同辈,应以祖称己;不是本族的,用“再世弟”称己才贴切。如与子同辈,则以伯叔称己,不是同族的,以世弟称之等等。上述称呼,往来都是一样。

在帖式中还有在个人名字之上署姻、家、眷、侍、教、晚、生、忝、愚、谊、邻、表、如、伴、乳等字的,署这些字是各有含义的。懂得这些字的含义,帖式就可以写得准确了。现就上述各字分述于后。

(二)姻,是取婚姻含义的意思。只有我家与他家联婚姻者才会写此姻字。但女未过门,或男未入赘,则应在“姻”字上加“订”字,以示区别。如果是对姻亲家的兄弟叔侄相称,则于“姻”字下加一“家”,以区别其为横支的亲戚。这一点望写帖时细察。

(三)家,是取我家与他家对亲的含义。所以只有亲家的伯叔兄弟侄辈等亲族用此家字。若是亲家祖、亲家爷、亲家、亲家儿等则不必用此“家”字;不用是为了区别其为直支,是同一脉而来的意思。

(四)眷,是取亲眷与眷戚的含义。亲眷,是指有“疏远之微戚”的意思,用于以盛情待己的人。眷,不但稍为疏远的亲戚可用,即使无亲戚关系而受过他人之情者亦可以用。不然的话,则不应用眷字,而用友字较合适。

(五)侍,是指侍侧的意思,只有前辈行帖与晚辈时才写“侍”字。这是表示自谦的含义。如果是拜同辈、长者,则不必用此“侍”字。

(六)教,是取教诲的含义,旧时读书人家多用之,古帖中不论尊卑也有通用的,现在也可以看情况使用,但是,若拜“长者”则“分所宜”,如或拜幼者而写“教”字,则会失之过谦,变成不适宜了。

(七)晚,是取“卑幼”的含义,只有幼辈拜尊辈用此则适宜,若同辈或尊辈对晚辈使用“晚”则不适当了。

(八)生,是取学生的意思,是长辈而又不以长辈自称的谦词,所以只有不以祖父伯叔自称,而又是拜幼辈时使用,如果是幼辈拜长者,则应自称“晚生”、“晚学生”方对,不得一概写“生”字。帖式中有伯、叔辈写“世弟”,祖辈写“再世弟”,而不自称自己为伯父、叔父或祖辈的,这也是出于自谦之意。

(九)忝,是有忝的意思,是“不应当称而借称”的含意。不论长幼尊卑,只要是疏亲薄戚即可以用此“忝”字。

(十)愚,是取愚昧之意,尊拜卑不直称其尊而用愚字冠首,这也是自谦的词语。

(十一)谊,是取“交谊”的含义,风俗习惯中有相认尊卑或兄弟关系的,多称谊友、谊弟、谊妹、谊男、谊女者,就是取此含义。

(十二)邻,是邻舍,邻里的意思。同乡居住的人,年纪相仿者,往往以邻兄邻弟相称,与父同龄者则称为邻伯、邻叔等。

(十三)表,是指表戚的关系,多用于姻亲的后代。外甥与内侄称为血表等即是。

(十四)如,取自“如似同胞一般”的意义,旧时的换帖兄弟多使用,如兄,如弟等即是。

(十五)伴,是取同伴相随之义,合伙做生意者用之,互称为伴弟。

(十六)乳,取于“同乳所哺”的意思,同母异父者相与往来称为乳兄、乳弟。父死母改嫁又生了子,如与先时子往来则以乳弟相称。

(十七)、友,是指朋友。情感较为亲密者,双方多以朋友互称。同学称书友,同志称战友等等。

在过去往来的帖式中,有写“制”字的。这是因为在封建时代,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中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这叫居丧守制。所谓“制”,是守封建礼制的意思,现在不须这样做了。在居丧期间,过去也并不是完全不往来,也有往来的。他们在写帖庆贺他人时,如有伯叔之丧,则写“从吉”,居父母丧,则写“丁忧”。

(一)凡是结婚行帖,必须以家长“出名顶格”,如子孙众多,为使对方知道是为子孙中的某人“主事”,则于家长名下写“暨男某某顿首序拜”(若单帖则顿首二字可不用),或“暨孙某某顿首序拜”。偕名不用写姓,也不宜写“同拜”,这是从古礼中有谓“尊卑不得同拜”而来。如果上已无父、祖,则以至亲的伯叔兄主之;如果在外对亲友行帖,可以以自名具款,不必拘泥于家长在上之说。

(二)写帖时,具名须在帖的一半之中下笔。一般说,帖式高六寸、下笔便应在三寸之间,具款的末后一字应到脚,否则人们便视为不敬。字迹亦应端正清楚,如果写得潦草歪斜,满是别字,也会贻笑大方。

(三)写帖时,写顿首拜三字,顿字略大,首字略小,拜字到脚。全帖可写顿首,单帖只写拜字便可以了。现在多用“鞠躬”,亦可。

(四)男人帖写“顿首”,如果是女人,同辈或卑拜尊用“端肃拜”,尊拜卑用“敛衽拜”。单帖则不必写“端肃”、“敛衽”,只写“拜”字便可以了。

(五)行帖请酒,旧习惯要以男请男,以女请女。男请女则必须是兄嫂以上的尊辈方可;女请男的则必须是男卑于女者,才可用女的具名。凡庆贺、封包均此不变。现在亦可破此旧例。

(六)凡参加庆贺的人很多,具名的人有的是戚属,有的不是,可以以尊长者名分对主人称呼顶格为首,其他众名序列于后即可,如参加庆贺的人俱无至戚者,统以“眷弟”来贺即可。如处于同志、朋友、同学之间者,以“战友”、“友”、“书友”等自称亦可。

顿首,头到地即举起来叫顿首。稽首,头至地留多时则曰稽首。古人认为稽首是拜中最重的一种,说是“臣拜君”之拜。顿首则为平辈相拜之拜。近世以来,也有人认为顿首为吉拜,稽首为丧拜的,所以使用时须加区别。但一般来说,卑拜尊用稽首,尊拜卑者用拜,平辈则用顿首,现在帖式中已习惯于用“鞠躬”亦可。

肃拜是指妇人的“端肃拜”,是“正身肃容微下手而拜”的意思。现在妇女也有用鞠躬的,这应该加以提倡。

在帖式或书信往来中,写“顿首”、“鞠躬”、“端肃拜”等,有人认为是封建,这看法是一种误解。使用上述词语,其实只是表示自谦,尊重对方,没有什么可非议的地方,所以用者可以自用,不必去理会它。

在过去写帖时,有从某门的“从”字。写这个字时,古时人特别提出应加仔细斟酌,他们认为凡自家女出嫁别姓,用来接送嫁,则于夫姓之上写一“从”字,这是区别本家女出嫁从夫的意思。如果是娶回的女人接送嫁。则无须写“从”字,只写夫姓某门某氏便可以了,这样写是说明该人为姻亲的妇人,所以,不消说“从”了。现在男女平等,无须说“从”,在称呼下具自己姓名便可了。

凡写接送嫁的帖式,应问明对方那头亲家是否有曾祖母,如有,则应先拜曾祖母,曾祖母不在才拜上祖母,上祖母不在则拜亲家母。假若三个俱在的话,即应用三个全帖,三个俱拜,不可疏忽漏掉,如三个不在,应进而旁及横支,定要明确主婚者是何人,同时也要弄清自家接送嫁者是何人才可下笔。

凡接送嫁的人与对方那头亲家同姓。则可以在宗小妹或宗侄女的称呼下具名即可。旧时有某门宗小妹、某门宗侄女等写法,现在应去掉“某门”字样,这是因过去是从“三从四德”而来,所以,去掉“某门”为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