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文书大典

祝寿文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中国文书大典下卷》第1892页(4948字)

【简介】:

贺寿文是类似于祝寿信,但要比祝寿信长、内容更丰富、具体,意义也更深广的祝寿文章。它一般为年老者而作。旧式祝寿文,多用韵文写作,现代祝寿文则一般采用白话文,并且在团体寿时使用较多,通常要当众诵读,或登报刊发表。

在现代,对于一些德高望重者或于社会有突出贡献者,单位或集体往往要为他们举行团体寿庆活动(团体寿庆有集体对寿者集体和集体对寿者个人两种类型)。这种寿庆活动的意义已远远不止祝寿者延年益寿,而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赞颂、宣扬寿者(个人或集体)的业绩与德性,昭示他人及后辈向他们学习。因此,写作祝寿文时,其主要笔墨要放在寿者个人或集体的事迹和精神品质上,可以用较抽象的语言来概括地叙写,也可通过较详细的事例展开来描述;可有细节描绘,也可以抒情赞叹;甚至可以通过对自己与寿者过去交往中的亲身感受和亲身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叙,来增强文章的可信性和感染力。

祝寿文一般带有对寿者的评价性质,所以用词要周密、准确。文章无论长短,均要一气呵成。

【范例】:

庆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邓小平

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党,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我们的伯承同志不但具备了这些品质,而且把他的全部精力献给了国家、人民和自己的党。在三十年的革命生活中,他忘记了个人的生死荣辱和健康,没有一天停止过自己的工作。他常常担任着最艰苦最危险的革命工作,而每次都是排除万难,完成自己的任务。他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负伤达九处之多。他除了国家和人民的福利,除了为党的事业而努力,简直忘记了一切。在整个革命过程中,他树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我同伯承同志认识,是在一九三一年,那时我们都在江西中央苏区,后来都参加了长征。而我们共事,是在抗战以后。五年来,我们生活在一块,工作在一块。我们之间感情是很融洽的,工作关系是非常协调的。我们偶然也有争论,但从来没有哪个固执己见,哪个意见比较对,就一致地做去。我们每每听到某些同志对上下、对同级发生意气之争,遇事总以为自己对,人家不对,总想压倒别人,提高自己,一味逞英雄,充“山大王”,结果弄出错误,害党误事。假如这些同志一切从国家、人民和党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的荣誉、地位出发,那又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伯承同志便是不断地以这样的精神去说服与教育同志的。

伯承同志对于自己的使命,是兢兢业业的求实现的。过去的事情不用谈它,单以最近五年来说,奉命坚持敌后抗战,遵行三民主义、抗战建国纲领和党的政策,未尝逾越一步。他对上级命令和指示,从未粗枝大叶,总是读了又读,研究了又研究,力求适应于自己的工作环境而加以实现,在实行中,且时时注意着检查,务使贯彻到底。“深入海底”,差不多是他日常教导同志的口语。

伯承同志热爱我们的同胞,每闻敌人奸掳烧杀的罪行,必愤慨于颜色;听到敌人拉壮丁,便上写出保护壮丁的指示;听到敌人抢粮食,马上就考虑保护民食的办法;听到敌人烧房子,马上提倡挖窑洞,解决人民居住问题;听到了有同志不关心群众的利益,便马上打电话或电报加以责备。还是不久前的事情吧,他看到村外的道路被水冲坏了,行人把麦地变成了道路,他便马上督促把路修好,麦地得到了保全,这类的事情,在他身上是太多了。他不仅率领着自己的部队,从大小数千次的血战中,来保护我们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生命财产,而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处处体现着共产党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本色。

伯承同志热爱自己的同志,对干部总是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其进步。他同同志谈话的时间很多,甚至发现同志写了一个错字,也要帮助改正。在他感召下得到转变和发展的干部,何止千万。

伯承同志是勤读不厌的模范。他不仅重视理论的研究,尤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他常常指导同志向下层向群众去学习,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伯承同志可供同志们学习的地方太多了,这些不过是其中的一枝一叶。他的模范作用,他的道德修养,他的伟大贡献,是不可能在短文中一一加以介绍的。

假如有人问,伯承同志有无缺点呢?我想只有一个,就是他除了读书工作之外,没有一点娱乐的生活。他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他不会下棋打球,闲时只有散散步,谈谈天。他常常批评自己,对于时间太“势利”了。难道这真是他的缺点吗?这只能说是同志们对他的健康的关怀罢了。

在伯承同志五十寿辰的时候,我祝福他健康,祝福我们共同努力的事业胜利!

庆贺朱德同志六十大寿

周恩来

亲爱的总司令朱德同志:

你的六十大寿,是全党的喜事,是中国人民的光荣!

我能回到延安亲自向你祝寿,使我万分高兴。我愿代表那反动统治区千千万万见不到你的同志、朋友和人民向你祝寿,这对我更是无上荣幸。

亲爱的总司令,你几十年的奋斗,已使举世公认你是中华民族的救星,劳动群众的先驱,人民军队的创造者和领导者。

亲爱的总司令,你为党为人民真是忠贞不二。你在革命过程中,经历了艰难曲折,千辛万苦,但你永远高举着革命的火炬,照耀着光明的前途,使千千万万的人民,能够跟随着你充满信心向前迈进!

在我们相识的二十五年当中,你是那样平易近人,但又永远坚定不移,这正是你的伟大!对人民你是那样亲切关怀,对敌人,你又是那样憎恶仇恨,这更是你的伟大。

全党中你首先和毛泽东同志合作,创造了中国人民的军队,建立了人民革命的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写下了新的纪录。在毛泽东旗帜之下,你不愧为他的亲密战友,你称得起人民领袖之一!

亲爱的总司令,你的革命历史,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辛亥革命、云南起义、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生产运动,一直到现在的自卫战争,你是无役不与。你现在六十岁了。仍然这样健壮,相信你会领导中国人民达到民族解放的最后胜利,亲眼看到独裁者的失败,反动力量的灭亡!

你的强壮身体,你的快乐精神,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必然兴旺。

人民祝你长寿!

全党祝你长寿!

默默的奉献者

——庆于道泉兄九十寿辰

萧乾

近来一个颇为时髦的词是“默默的奉献”。这句赞辞用在于道泉教授身上,他是当之无愧的。从二十年代起,他就无私地献身于藏语及藏学研究。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他安于寂寞,从不在社会上抛头露面。然而对于藏语教学以及藏语研究,他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是1926年与他结识的。当时我还是年仅16岁的初中学生,他却已从齐鲁大学毕业了。介绍我们认识的是已故另外一位藏学家李安宅教授。除了小学时就认识了冰心大姐,道泉大哥哥可以说是我在世上最老的朋友了。

我对藏学可一窃不通。那时,我在崇实中学参加了CY,领导我的是李安宅。我经常骑车到海淀老洞他家去看他,那也就算是过“组织生活”吧。

有一天,安宅透露给我一个秘密:下个月他要到库伦(今乌兰巴托)去开会。这期间,要我同于大哥联系。这样我才知道他们同是秘密党员。不过我什么也没有问,暂时就不再去老虎洞了。隔些日子就去找于大哥一趟,向他汇报我在崇实中学组织的“少年互助团”的情况并听取他的指示。

由于有人告密,1926年深秋的一天,我被张作霖的侦缉队抓走了,关在东四南路西的报房胡同拘留所里。每逢过堂,他们就软硬兼施,逼我说出谁领导着我。我一口咬定,互助团体纯粹是个宗教团体,唯一活动就是“查经”,没人领导。那时我只有一个心思: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安宅或于大哥供出去。

那年隆冬,我被营救出来之后,就被软禁了。1928年北伐军到京,我这才恢复了自由。我千方百计打听于大哥的行踪。原来我被抓进去后,他立即躲进了雍和宫。说不定这就是他学习藏语的契机。

当时道泉大哥给我的印象可以用一个“直”字来概括。他身材颀长,腰杆儿总是挺得直直的,为人也是寡言而耿直。在我的印象中,他一向定睛看着对方,给人以目不斜视之感。而他潜心于学术研究,搞事业,也是坚定不移,一往直前。

二十年代末期,我就开始了流浪生活,后来还同安宅兄在未名湖畔相处过一阵。那时,道泉的妹妹式玉刚从日本留学归来,同安宅结了婚。我是他们家的常客。

1939年我采访完滇缅路回到香港大公报馆后,突然收到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一封聘函。我十分惊愕,不晓得那家学院怎么会想到了我!恰好曹未风兄由英返国过港,他告诉我是道泉兄举荐的。我这才知道,他在三十年代中期就去了欧洲。在德国逗留数年后,来到那家学院教授梵文。

我抵英后,正逢上伦敦大学疏散到剑桥。道泉兄已在那座大学城的郊区密尔顿村租好一幢一楼一底的小楼。他住底层,安排我住楼上。这是我们相处密切的一段日子。那阵子道泉兄正在研究鬼学,他有满满一书架这类怪书。他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不讲究生活的:每周只做一次饭,把洋葱、土豆、胡萝卜等煮熟后,分别装进十几个大瓶子里,每天吃上两瓶。他甚至拿自己做过一种试验。他告诉我说,印度有人能三十天不吃东西,他也想试一下。我怎么劝也劝不住。绝食期间他照样每天骑车去学院教课。他至少做出一种奇迹:人的长寿似乎并不取决于营养,他从来也不计算热量。

我自己也不会做饭,可是像他那样过日子,我感到吃不消。所以后来还是与他分手,搬到市内带包饭的公寓里去了。我暗自为他的健康捏把汗,他却始终安然无恙。

1940年的大轰炸前,学院迁回伦敦。我们仍旧不时地在学院里见面。那里英国适龄青年都应征入伍了,学中文的更是寥若晨星。每次我去学院图书馆,都看见道泉兄在埋头钻研梵文。我则在教书之外兼着《大公报》特派员的工作。1942年我重返剑桥当上了一名研究生,道泉兄依旧留在东方学院任教。1944年我成为专职记者后,我们之间就没有什么往来了。

1967年,造反派在机关里大抓“叛徒”。凡履历表上有被捕经历的,一律都在审查之列——我这摘帽右派当然更跑不掉。那时,不少人由于证人已不在世,就硬给扣上了“叛徒”帽子,起码也长期挂起来。幸而道泉和安宅二位当时都还健在,经内查外调,我的嫌疑很快就被排除了。

尽管我和道泉的友谊已持续了65年,由于彼此都年迈了,近年来难得见面。然而一提到他,我就肃然起敬。他真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学者,一位对个人名利了无兴趣,毕生默默奉献的无私的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