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政府筹划建设赣湘等线

出处:按学科分类—交通运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1912-1949》第761页(1538字)

【事件内容】:

去年[1931年]蒋委员长,今年何[应钦]部长莅赣督剿匪共,均以赤匪之所以如此猖獗,潜伏滋蔓,难以斩草除根者,一由于农村经济破产,失业日多,致为赤匪之资;一由于边窎各地,肠鸟道,使匪共得为渊薮,故主张极力发展交通,多筑道路,借以繁荣农村经济便利剿匪军运,庶有肃清之望。

今年何部长、[式辉]主席,以赣浙、赣粤、赣湘、赣闽等线,关系国计民生及军事至为重大,先后电呈中央请予筹措基金,以便兴筑以上各线轻便铁道,因汽车路费力多而收效微也。嗣经国府交铁道部办理,省府乃派建设厅长龚学遂,携带各路图表计划,于上月遄赴京沪,与国府各要人及铁道部接洽筹款一切办法。蒋委员长到庐山时,龚亦到山参加清剿会议,报告筑路剿赤计划,蒋对此深以为然。刻龚已返省,谓对三路筹款已有把握,决定先筑京湘线之南萍段,再依次完成赣闽两线。兹将其所报告路线及详情志后。

关于修筑赣湘、赣粤、赣浙三条轻便铁道,上月熊主席在京,曾向中央接洽,颇有头绪。学遂奉派赴京、沪等处接洽,不过说明现在筑路情形,今后进行方法,经一月之久,商定先筑京湘线南段。

所谓京湘线者,系由南京经芜湖、徽州、景镇、南昌、袁州以达萍乡,接株萍铁路而至湖南。此线在军事上、政治上及经济上,均有莫大价值;但因全路路线过长,工款太巨,故决定先修南昌至萍乡一段,用六十磅轨,需国币二千余万元。

其次,则为福昌线。此线由福州经延平、光泽、黎川、南城、临川以达南昌,为福建海口直通中原惟一之铁路,对于巩固防务,发展产业,也有莫大之价值,用六十磅钢轨,需洋六千余万元。

再次,赣浙线,由南昌经进贤、东乡、贵溪、上饶至玉山,与杭江铁路衔接,用三十五磅钢轨,需洋一千余万元;现在杭江铁路已由杭州钱江对岸筑至兰溪,通车二百公里,距赣境有一百五十公里,仍在继续伸展,虽属轻磅铁路,成绩很好,此路为南昌通上海之捷径,在国防上及经济上的价值亦很重要。

至于赣粤线原拟修筑轻磅路,嗣经研究,可改为国道,由中央酌予补助。因京湘线与粤汉路完成后,乃由南昌绕道萍乡,直达广东河口;且赣粤路沿江而上,水运便利,若能将赣河上游疏浚,小火轮可终年行驶赣州南昌间,而赣南农矿产物,可由水运输出。

(《铁路协会月刊》第4卷第7期,页69~70,1932年7月)

在民国二十一年间,江西匪乱如毛,中央派遣数十万军队驻剿,迄未奏效。推原其故,非兵力少于匪众,亦非进剿时间不长。其时江西全省,除赣北九江一隅匪祸较浅外,其余赣东、赣西、赣南三方面,均匪氛日炽,蔓延日甚。盖赣北交通便利,国军进剿较易,匪自难于盘踞;其他东西南三面,交通梗塞,行军甚难,所以匪众易于窜聚。吾人研究结果,认定交通为剿匪必要之工具,主张应多筑公路及铁路,以利军事之进行。除尽力修筑公路外,并计划以南昌为起点,建筑三叉形铁路:一自南昌至赣东玉山,以接杭江路,是为赣浙线;一自南昌至赣西萍乡,以接萍醴路,是为赣湘线;一自南昌经赣南各县,以达粤之韶关,是为赣粤线。当时何部长敬之在赣任赣、粤、闽三省剿匪司令,对此计划,极表赞成,一时“交通剿匪”之空气,非常浓厚;究以匪患披猖,经费难筹,徒有此愿望,而无具体办法。

(《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在玉南段通车典礼上演说词》,《浙赣铁路月刊》第2卷第9期,页3~4,1936年2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