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南京大学出版社《新编经济师实用手册工业企业分册》第275页(1543字)

是由控制主体、对象、环境组成的有机结合体,它使计划目标、控制过程与信息流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反馈回路。

1.控制系统的基本要素

输入(投入物)、输出(产出物)、测量器、比测器、驱动器和记忆装置(参见图10-3)。这些基本要素相互关联按照信息流的要求组成一个回路系统,保证控制活动的奏效。

图10-3 控制系统的组成要素

在系统中,测量器、比测器、记忆装置和驱动是四个具有不同功能的控制“元件”。测量器用来监视和计量投入产出系统的产出品(可以是检查员,也可能是检测设备);比测器将所计量的产出品和标准的产出品进行比较以发现差异;驱动器起的是纠正偏差的作用(可以是各级决策人,也可能是某些装置);而记忆装置则是储存定额、标准和常规措施的应用规则(技术文件、规章制度以及人的记忆等)。

2.控制系统的特性

(1)稳定性。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系统运行(或输出)的可预测性。稳定的系统运行应是均匀的,或者只有瞬时的变化,或者是有规则的变化;而不稳定的系统的运行将呈现出不规则的难以预测的变化。

(2)灵敏度。是指其所能容许偏离值幅度的大小。灵敏度高,系统产生的调节量小但调整次数较多;灵敏度低,系统产生的调整次数减少,但调整的幅度(强度)增大。

(3)反应性。是指系统从发现偏差到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的过程效率。它取决于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运行变化的频率。反应迅速的系统有可能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反应迟缓的系统又会造成较长时间的失去控制。理想的反应性必须有适用的控制技术相配合。

3.控制系统的要求

(1)适应客观需要。有效的控制必须与具体的计划和管理层次相适应;必须考虑到控制主体的素质;必须能满足控制对象所处环境的约束;必须具有良好的适时性,及时地发现偏差、纠正偏差。

(2)要有全局观念。控制系统是企业生产经营大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有效的控制应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局部的控制目标应与全局的大目标、系统总目标相一致。

(3)面向未来。控制系统不仅能在偏差出现以后能采取纠正措施并防止重犯,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预见性,要在偏差出现之前就能有所预见,并能采取果断的防范措施。

(4)突出重点。不同层次的职责范围不同、其控制的重点也不同。注意例外情况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重点控制就是要把注意力集中于对目标实现意义重大的关键问题上的例外情况。

(5)保持灵活性。即“弹性控制”。考虑各种可能情况拟订多种备用方案,是使控制保持灵活性的方法之一。灵活的计划将有利于灵活的控制。

(6)提高经济性。经济性是控制系统的制约因素之一。有效的控制应适合企业的条件和规模,能以最低的费用或其他代价来完成控制过程,来保证主要目标的实现。

(7)落实矫正措施。只有保证矫正措施的顺利执行控制才真正有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