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计划的实施程序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南京大学出版社《新编经济师实用手册工业企业分册》第199页(2519字)

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目的,是要得到一个计划的最佳统筹图。但并不是一开始就去画图,而是按图7-10的程序进行。它与以往的计划方法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可以通过反复的优化过程,获得最佳的实施计划方案,以保证工期和好的效益。

图7-10

1.确定计划目标。需确定计划的层次和目标的限制条件。

(1)不同层次的网络图,绘制的粗细不一样,一般有三个层次的图型:①全局战略图,项目初分,能统筹全局,抓住重点,供领导机关用(事项分解总图);②部门战役图,在职能范围内较详细地分解,供调度、组织和检查用(事项分解分图);③局部战术图,执行单位的项目详尽分解,供现场直接指挥用(工序分解环节图)。

(2)目标的限制条件,是指计划任务所限定的工期、人员、机具、费用等指标值。

2.工程分解和活动分析。是据根不同层次图的要求分解项目→确定各项作业的先行作业、后继作业并排好先后顺序→找出平行作业和有内在关联的各项目之关系→列出作业(或工序)明细表,如表7-3。

表7-3 某工程作业明细表

3.绘制草图。其方法是:

(1)据根绘图规则,按作业明细表所列项目和关系,从起始事件开始,自左至右地一项一项画至终点事件。

(2)结点编号。开始可跳跃式的编码,为以后修改和优化留有余地而节省精力、时间。如图7-11是按表7-3绘制的网络图。

图7-11 网络计划实施程序

4.作业时间t(i,j)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1)一时估计法。是对有定额、资料可参考或有先例可循的作业,用对比分析或类推来估计工期的方法。此法对一项作业只确定一个时间值,不考虑偶然因素。

(2)三时估计法。是一种用概率估计来确定作业时间的方法。用于过去没做过,无可靠资料和经验来确定时间的作业。首先估计:①最乐观的时间,指在比较顺利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的最短时间。设以a来表示。②最可能的时间,指在通常情况下,最有可能完成任务的时间。以m表示之。③最悲观的时间:即最保守时的估计。指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完成任务需要的最长时间。以b表示之。然后,用式7-22计算这三个估计时间的平均值t(加权平均),作为该作业的工期。

t(i,j)=t=(a+4m+b)/6 (7-22)

5.确定关键路线和计划总工期。需要通过计算网络图的时间参数才能确定。计算的参数内容如图7-12所示。计算的方法有三种:(1)图算法,即直接在网络图上计算,适用于简单(结点数在50个以下)的图形。(2)表算法。是用矩阵式表格,按一定顺序和规则进行计算,适用于较复杂的图形。(3)电算法,是输入电子计算机计算,程序同表格法,适用于结点在50个以上的复杂图形。具体计算见下条目。

图7-12 网络时间参数计算内容

6.资源综合平衡

是网络方案的优化过程。即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反复调整网络图来寻述实现既定目标的最优计划方案。没有优化的网络图,与以往的计划无差别,不是网络计划技术。

(1)优化问题的类型:①时间优化,求在资源允许范围内的最短工期;②时间——资源优化,是在资源一定下求最短工期,或工期一定下,使投入的资源最少;③时间——成本优化,是对需要赶工(提前完工)的问题,根据赶工的期限求最低赶工成本,或根据成本增加的限额求最佳赶工方案。

(2)优化的总原则:①向主要矛盾要时间,即采取可行措施来缩短关键路线,达到缩短总工期的目的;②向次要矛盾要节约,即充分利用非关键路线上各项作业的富余资源(时差范围内的人、财、物和时间)。

(3)时间优化方法:①将关键作业再分解成平行交叉作业;②将非关键作业上的富余力量调往关键作业,以缩短工期。

(4)时间——资源优化方法:根据期限和工作量计算各项作业所需资源数量→用条状计划图表安排各项作业的日进度→汇总同类资源(如人力)每日需投入的总数,找出资源投入的均衡性→在时差范围内调整非关键路线的开工时间,尽力消除资源投入的忽多忽少情况→如在原工期范围内仍不能满足资源限制条件,则适当调整总工期,使资源得到均衡地充分使用。

(5)时间——成本优化方法:确定可能赶工的最短极限工期(原预算下的工期称为正常工期)→计算最短工期的直接费用→按式7-23计算各作业在不同赶工时间内直接费用变化率(费用率)→从费用率最小的作业开始,由关键作业到非关键作业,列表计算可能压缩工期的作业逐日增加费用额→汇总在最短工期内逐日增加的直接费用总表→按式7-24计算各作业在赶工时间内逐日的间接费用额,并逐日汇总→逐日将总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相加而得逐日赶工的总成本→选择总成本最低的总工期为最优赶工方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