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本利分析数学模型的类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南京大学出版社《新编经济师实用手册工业企业分册》第64页(2197字)

量本利分析的数学模型,常用的有基本模型、以及由基本模型演变而得到的产量、边际贡献、销售额、盈亏平衡等几种分析模型。下面是对这些模型中的参数符号所作的假设:

S——销售收入额; X0——盈亏平衡产量;

P——利润额; S0——盈亏平衡销售额;

W——单位产品售价; M——边际利润(=P+F);

B——经营安全率; M——边际利润率(=M/S)。

1.量本利分析基本模型

利润是销售收入扣除总成本后的余额,即是P=S-C的关系,代入S=WX和式2-36就得到量本利分析的基本模型。如2-37所示

P=WX-(F+CvX) (2-37)

2.产量法分析模型

这种分析模型如式2-38所示。它是由式2-37直接移项演变而得,即

X=(F+P)/(W-Cv) (2-38)

此式说明,在符合假设条件下,X为欲获得P的目标利润时应达到的产量。式中的分母,即(W-Cv)表示单位产品的创利额。此额越大,实现目标利润的产量越小。

3.边际贡献法分析模型

如式2-39所示。这是由M=F+P的假设及将此假设代入式2-37中而得到的,即

P=M-F=(S-V)-F (2-39)

此式说明,边际利润M是用来补偿固定成本F的份额,如果边际利润等于固定成本,则P=0,只是保本;如果边际利润大于或者小于固定成本,则P>或<0,就盈利或亏损。即边际利润是在一定条件下,要达到目标利润的一个数值界线,所以,又称为临界收益,是衡量经济效果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短期决策的出发点。

另外,∵M=S-V,又说明边际利润是销售收入抵偿产品变动费用后的余额,是用这个余额补偿固定费用来决定是否有利可图。所以,对M和S值的大小有一定要求,它们两者之比值就是边际利润率(临界收益率),表示创利率的高低。如式3-40所示。

m=M/S=1-(Cv/W) (2-40)

此式说明,只要当0<m<1的情况下,就有盈利。此时Cv<W,即V<S。但根据式2-39可见,虽V<S,但S-V的余额(即M)不一定大于F,企业仍然可能处于亏损状态。综合这两种情况,就把Cv<W的亏损称为虚亏损,只有当Cv>W时,才出现真亏损。

4.销售额法分析模型

如式2-41所示。这是在基本式2-37的等式两边各乘以单价W而得到的。即

S=(F+P)/(1-Cv/W)=M/m (2-41)

此式说明,在假设条件下,利润目标为P时,销售额应达到S。同时也说明,m值越大,实现P所要求的S值就越小。

5.盈亏平衡分析模型

此时的P=0,代入标准式2-37和式2-41,就得到两个盈亏平衡模型,如式2-42和式2-43所示。

X0=F/(W-Cv) (2-42)

S0=F/(1-Cv/W)=F/m (2-43)

此两式说明有三种可能结果:

(1)当X=X0或S=S0时,正好保本,不盈不亏;

(2)当X<X0或S<S0时,出现亏损,但当Cv<W时,只是虚亏损,Cv>M则真亏损;

(3)当X>X0或S>S0时,实现盈利。

所以,X0和S0是盈利和亏损之间的转折点,计算出这个转折点的X0和S0值,就为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