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南京大学出版社《新编经济师实用手册工业企业分册》第75页(2030字)

投资收益率,是评价投资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投资收益率法。“静态”不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又称投资效果系数法;“动态”要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近似现金流量贴现法或报酬率法。根据计算上的差别,动态投资收益率法又分为内部投资收益率、外部投资收益率和投资效果系数等方法。

应用投资收益率法来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只要投资收益率大于标准(目标)收益率(动态)或标准投资效果系数(静态),就认为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取的。

1.内部收益率(IRR)法

是寻求技术方案在研究周期内,所有现金流入现值之和等于现金流出的现值之和时的收益率(此时IRR=i)。即累计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收益率。需用内插法来计算。公式为式2-49。

式中 i1——较低的贴现率(使NPW略大于零);

i2——较高的贴现率(使NPW略小于零);

|NPW(i)|——当贴现率为i时,净现值之和的绝对值。它由式2-50计算。

式中 CFIj——在j年的现金流入;

CFOj——在j年的现金流出。

其他符号与前面相同

根据定义,当NPW(i)=0时,i就等于IRR,如图2-26所示。这是用内插法求IRR的图解模型。由图可见:IRR=i1+X

图2-26 内插法图解

2.外部收益率(ERR)法

是寻求投资的未来值,与再投资净收益(利润)的累计未来值相等时的收益率。此时需满足的假定条件是,所回收的资金可用于具有投资收益要求(通常为标准收益率)的重复投资。在具体计算时,需确定一个标准收益率,仍用线性内插法计算ERR,公式的形式与式2-49相同。

3.投资效果系数法

是广泛采用静态投资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又分为总投资效果系数、追加投资效果系数两种方法:

(1)总投资效果系数法。是指工程项目投资后,每年的净收益与投资总额之比值。用式2-51计算,即

E=M/K (2-51)

式中 E——投资效果系数;

M——年净收益(利润或盈利,我国不考虑折旧费);

K——投资总额(包括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

(2)追加投资效果系数法。是用于对比分析两个方案,特别是技术改造时比较新旧两个方案的投资效益。当比较的两个方案产量相等时,用式2-52,即

△E=△M/△K=(M2-M1)/(K2-K1)

∵收益差等于成本(经营费用)差,即(M2-M1)=(C1-C2)

∴△E=(C1-C2)/K2-K1 (2-52)

式中 △E——追加投资效果系数;

△M——追加投资利润;

△K——追加投资;

M1,M2——分别为方案1和2的总利润,M2>M1

K1,K2——分别为方案1和2的总投资,K2>K1

C1,C2——分别为方案1和2的经营总成本C1>C2

如果两个对比方案的产量不等,则先要等同化处理,变成单位投资和成本来比较,则△E的计算用式2-53,即

式中 Q1,Q2——分别为方案1和2的总产量。

应用此法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只要△E大于标准投资效果系数Es,则表明方案的投资是合理的。否则,就不可取。标准投资效果系数,有的部门已有部门标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