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重点分析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南京大学出版社《新编经济师实用手册工业企业分册》第33页(2577字)

确定重点的定性方法,是从各种混乱的,甚至相互缠绕的现象或因素中,通过逻辑思维的分析比较或综合起来考察而抓住关键的方法。

1.分析比较法

这种方法是把范围比较大的复杂问题分解成许多小问题,分别考察它们的现象和所占地位,并用一定标准来判断它们各自的作用大小,从而确定具有本质性的关键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决策。

在实施过程中,此法要求广泛收集有关人员的意见,集思广益地对问题细分,直到问题明朗,能集中注意力来进行思考和判断。可用于分析比较的具体方法很多,现代管理中常用的有因果分析图、系统图和互交叉矩阵等。

(1)因果分析图(刺图)法:是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果”(终点),利用一种鱼刺状的图形,将该问题的产生原因从粗到细地进行分解,从中确定重点和措施的方法。具体应用图型有三种。其中图2-5称为偏差分解型,图2-6称为工序分类型。另一种称为原因罗列型,但图型无一定格式,可以自由创造。这三种类型的思路和优缺点如表2-3所示。

图2-5 偏差分解型因果图

图2-6 工序分类型因果图

表2-3 三种因果分析图比较

(2)系统图(目的树)法:是把解决某一问题作为期望的目的(起点),利用一种树形图,将达到该目的必须的手段、措施或方法一层层的分解展开,从而确定问题的重点,找到最佳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图型如图2-7。如与因果图联用,把因果分析的“果”作为系统展开的目的,可使问题分析得更彻底,措施更落实,如图2-8所示。

图2-7 方法展开系统图

图2-8 与因果图联用的系统图

系统图法在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譬如,在方针目标管理中,分析问题点和绘制目标管理图;在价值分析中,系统地分析、整理功能关系;在量本利分析中,对问题和措施加以展开;在开发新品中,进行质量设计的分析;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分析质保体系的反馈途径;在体制改革中,确定有效管理的机构、职责和方法体系等。

(3)互交叉矩阵图法:是从存在问题的事项中,找出成对的因素群,排列成行和列构成的矩阵图,然后在行和列的因素所对应的交叉点上,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从而直观地构思,确定多因素问题的重点。最常用的图型是分析二元因素的L型矩阵图,如图2-9所示。如与系统图联用,两组因素都是通过系统分析得到的,可使问题更加确切和具体,如图2-10所示。

图2-9 L型矩阵图

图2-10 系统矩阵组合图

除此以外,还有分析三元因素的T型、Y型矩阵图和C型立体矩阵图(如霍尔立体矩阵);以及分析四元因素的X矩阵图。

互交叉矩阵是管理中运用得很广的一种分析方法。譬如,在方针目标管理中,确定各项目标与各单位的关联系关;根据企业内外的关联因素,制订经营战略;在新品开发和老品改进中,寻找工作的重点;在建立质保体系中,确定关键环节与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在体制改革中,分析各机构的职责以及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工程中的关联问题等。

2.综合分析法

这种方法与分析比较法相反,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甚至杂乱无章的因素,综合成一个整体来考察它们的内在关联关系,从而找出关键的方法。其优点是可以根据各种表面现象来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的整体特征和发展规律。

常用的这类具体方法有:关联图法、KJ法和PDPC法等。

(1)关联图法:是先用简明、确切的文字分别把复杂问题的各因素表达出来,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原因→结果或手段→目的的关系,用箭头线连接起来,从图形上统观全局而找出主要因素和项目的方法。其分析的图形分为:有两个以上目标的多目的型,解决单一目的的单一目的型两类(详见《质量管理小组手册》第八章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江西省质量管理协会编)。

(2)KJ法:是分别将收集到的各种现象或情况记录在卡片上,再反复整理和归类这些卡片,利用情感发现和逻辑分析来综合各种因素,探索不同质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这种方法可以突破观念的束缚,整理各种思想而形成新的构思,使问题得到完善的解决。

KJ法的实际应用比较复杂,其图型的制作和有关问题可参考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资料(同上条)。

(3)PDPC法:是对事物的发展或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测,并分别提出针对性的应变措施,使其综合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实用中又称“过程决策程序图法”或“重大事故预测图法”。

PDPC法在现代管理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譬如,应用该法制订目标和实施计划时,能提供各种可能的手段和措施;在实施目标时,能针对出现的障碍及时恰当处理;能预测系统可能出现的重大事故,制订相应的措施;能制订和选择谈判过程的决策方案;能制订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计划等。

PDPC法的图型要根据实际问题来确定。可参考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有关资料(同上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