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品质评价的4c法则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天津古籍出版社《中国珠宝收藏与投资全书上卷》第85页(6494字)

钻石品质的好坏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因它直接决定了钻石的价值(具有特定文化价值的钻石除外)。确切地讲,钻石的品质严格受如下四个因素的制约:颜色、净度、切工和重量,即我们常听说的4C要素或4C法则。其中颜色、净度和切工的确定都有严格标准遵循,它们的确定需有专门的知识、经验和相应设备。但对消费者或宝石爱好者来说,掌握4C确定的方法要点是完全可能的。

对钻石进行4C评价所必备的工具有钻石镊子、10倍手持放大镜、钻石擦布或酒精。这对一般人来讲是较易获得的。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在每个要素的观察时,要时常注意用酒精或钻石擦布将钻石擦洗干净,以免钻石表面的污渍影响你的观察结果。

1.颜色

钻石可呈多种多样的颜色,但以无色——浅黄色系列的钻石占绝对多数。世界各国对颜色的评价标准也是相对该系列而言的,目前花色钻石的颜色评估还没有成形的标准,市场上也很难遇到。这里介绍的标准也是针对无色——浅黄色系列钻石而言的。

(1)分级标准。

国际上钻石颜色分级不同体系之间有所不同,但都逐渐地认同美国珠宝学院(GIA)所提出的分级标准。我国国标所采用的标准和GIA基本相同,GIA及国标的色级用英文字母标示,由最高色级D至最低色级Z,颜色由白到黄,共有32级,而我国国家标准考虑到实用性,将其分为12级。

(2)实验室严格分级的条件及规定。

①分级应在无阳光直射,周围环境色调为白色或灰白色的室内环境中进行;

②分级应在比色纸或比色板上,在钻石颜色分级专用光源下进行;

③同一样品要求2~3名专业人员分别进行分级后,取最后统一结果;

④具体色级的确定要通过对待测样品与标准比色样品(比色石)进行对比后给出;

⑤待测定样品和某一比色石颜色相同时,定为该比色石的色级;

⑥如待测样品介于相邻两个比色石之间时,取其较低的色级;

⑦待测样品高于最高级D时,仍定为D级。

上述分级是实验室严格的分级方法,而对一般人来说,条件是很难达到的,只一套标准比色石就非常昂贵。但我们仍不妨采用下面的方法,给出钻石的大致色级范围,这也将是非常有益的。

(3)肉眼观察大致确定色级要点。

(1)注意事项。

①观察最好利用上午10点左右的阳光进行,但千万注意,不要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②钻石最好放在对折一下的长方形白纸上进行(如白色名片纸或打印纸);

③应特别注意观察钻石颜色集中的部位;

④要从不同的方向对钻石进行观察;

⑤必要时,可先对钻石哈一口气,再进行观察,这样可消除和减少因钻石火彩和表面反射光对颜色观察的影响;

⑥在一个方向观察颜色时,可微微来回摆动一下宝石,从而找到宝石的真正颜色;

⑦宝石越大越易显露黄色,越小越淡化黄色,因此对较大的宝石(如大于1克拉)可重点放在亭部下端进行观察。

(2)观察结果。

①从冠部一侧及底部斜望和侧面视之均无色,属D、E、F级;

②冠部一侧或下视无色或浅微黄,从底部斜望及侧面视之呈浅黄,属G、H、I、J级;

③从冠部一侧或下视之呈浅黄色,底部斜望和侧部明显黄,属K、L、M级;

④从冠部、侧部观察甚至远望都明显黄色,属N或<N级。

上述只是一个粗略估色方法,要想得到确切的色级,建议你送检有关实验室,特别是高色级的钻石(如D、E、F级)。

(4)花色钻石。

除无色——浅黄色系列之外的花色钻石,虽市场上非常罕见,如一旦遇到,应特别小心谨慎。首先要问清楚和搞清是否是天然颜色,否则要送往有关实验室进行检测,因为人工辐射的方法可使钻石呈各种颜色,虽然颜色可保持很久,但与天然成色钻石的价格相差甚远。另外还有利用镀膜或拼合的方法使钻石呈色的,消费者应给予高度重视,且勿草率行事。

2.净度

钻石的净度是指钻石内部和外部所具缺陷的多少及其对透明度、亮度的影响程度。这些缺陷一般统称为瑕疵。如果瑕疵只局限宝石表面,称外部瑕疵,如果在宝石内部或由内部延伸到了表面,则称内部瑕疵。

(1)瑕疵的主要类型。

1)外部瑕疵。

①原始晶面:未经人工抛光的原始结晶面,一般在腰部常见,偶尔也见于冠部和亭部刻面上;

②外部生长纹:指晶体生长时遗留下的线状纹理;

③抛光纹:抛光不当造成的痕迹;

④烧痕:加工抛光过程中,由于高速运转产生的高温引起的炭化;

⑤额外刻面:加工失误或被迫切磨出的规定之外的刻面;

⑥棱线磨损:流通过程中由于磕碰造成。

2)内部瑕疵。

①固态包体:晶体生长时包裹进去的钻石或其它晶体物质;

②云状物:内部呈朦胧、云雾状的物质;

③点状包体:细小针尖状的物质,可独立出现,也可成群出现;

④羽状纹:似羽毛状的裂隙,可在内部,也可由内部延伸至表面;

⑤内部生长纹;

⑥裂理、内凹原始晶面、空洞和击痕等;

⑦须状腰:指在打磨过程中,在腰部留下胡须状的小裂纹。

(2)影响钻石净度的主要因素。

①瑕疵的大小:瑕疵越大,净度越低;

②瑕疵的位置:同样大小的瑕疵,由于其位置不同而对净度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影响由重到轻依次为:台面下、冠部、腰部和亭部;

③瑕疵相对钻石的反差颜色反差越大、轮廓越清晰,净度越差;

④瑕疵的数量:数量越多,净度越差;

⑤对钻石明亮度、透明度的影响。

(3)净度等级划分及分级要点。

钻石净度的划分,都是以限定在10倍放大镜条件下(可用手持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的结果为依据的。下面依国家标准介绍净度的等级划分(和国际上其它分级标准基本相)。

1)LC级(镜下无瑕级)。

①看不见任何内、外特征,但允许有无色不影响透明度的生长纹和双晶纹及在冠部不可见的腰部和亭部多余刻面(不影响对称)。这种情况,美国GIA标准也称为全无瑕(FL);

②除上述条件外,也允许有只限表面,但经过轻微抛光即可除去的微坑和划痕等,GIA也称这种情况为内无瑕(IF)。

2)WS级(极微瑕级)。

①WSl:含在10倍放大镜下极难观察到的微小瑕疵;

②VVS2:含在10倍放大镜下很难观察到的微小瑕疵。

上述瑕疵一般为浅色无色的点、羽状包体或双晶纹和腰部胡须。

3)VS级(微瑕级)。

①VS1:含10倍放大镜下难以观察到的瑕疵;

②VS2:含10倍放大镜下比较容易观察到的瑕疵。

上述瑕疵一般为一小组点状包体、云雾体和略比针尖大的固态包体等。

4)SI级(瑕疵级)。

①S11:含10倍放大镜下容易发现的瑕疵;

②S12:含10倍放大镜下很容易发现的瑕疵。

上述瑕疵一般为较大的羽状裂隙,暗色、无色固态包体等。

5)P级(重瑕疵级)。

①P1:含肉眼可见瑕疵,一般为有色包体,云状物或较大裂隙;

②P2:含肉眼易见的瑕疵,大而多的内含物,影响透明度和亮度;

③P3:含肉眼很易见的瑕疵,大而多的内含物,大裂隙,明显影响钻石的亮度和透明度。

(4)净度观察注意事项。

①充分清洗干净钻石,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

②从垂直台面、亭部和腰部三个不同方向反复观察;

③在同一方向观察时,要不断转动宝石,全面观察;

④调节放大镜和宝石的相对距离,充分观察内部及外部特征;

⑤在同一位置观察时,要不时微微来回摆动钻石,以便获得反射光和透射光的观察结果;

⑥观察要在比色灯、日光灯或明亮的自然光条件下观察。避免在黄色或橙红色成分较多的白炽灯下观察。

(5)钻石净度分级图版。

上述净度分级的文字描述过于繁杂,为了便于记忆和理解,下面给出一些实测净度级别的典型图样,也便参考和建立一个正确的净度分级概念。

3.克拉重量

(1)钻石重量(质量)的计量单位。

在国际上惯用的钻石重量计量单位为克拉(记作ct,1克拉=0.2克),我国合法计量单位采用的是克,但一般在括号内加注相当的克拉数。

对小于1克拉的钻石,可用分计量,1克拉=100分,这样0.32克拉的钻石可称之为32分。

因钻石的价格和钻石重量密切相关,有时只相差几分的钻石,其每克拉价格可能相差悬殊,因此钻石的克拉重也是衡量其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2)克拉的进舍规则。

①如果以克为单位表示,则记到小数点第三位;

②如用克拉为单位表示,记数要精确到小数点第二位,但第三位的取舍原则是8舍9入。如称重为0.598克拉,应舍8,记作0.59ct;若称重为0.499,则可记为0.50ct。

③克拉小数点第三位的八舍九入原则,非常严格,作为商人要以诚相待,作为消费者应分厘不让。因钻石的价格对整数克拉和稍差整数克拉的价格相差较大。如1.00ct和0. 99ct的钻石,基准价格可能相差15%左右。

(3)钻石的称重。

钻石称重使用的有机械天平和电子秤两种。

(4)钻石的估重。

在没有称重天平的情况下,可通过对钻石的直径、高、长、宽等进行测量,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大致重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①标准圆多面形

重量(ct)=直径×直径×总高度×0.0061薄腰×0.0064厚腰

②椭圆形

C(长径+短径)/2)2×总高度×0.0062

③水滴形 长:宽

重量(ct)=长×宽×高×0.00615 1.25:1

×0.00600 1.50:1

×0.00575 2.00:1

④橄榄形

重量(ct)=长×宽×高×0.00565 1.5:1

×0.00585 2.0:1

⑤祖母绿形

重量(ct)=长×宽×高×0.0080 1.0:1

×0.0092 1.5:1

×0.0106 2.5: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