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剂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涂布加工纸技术手册》第117页(4080字)

1.概念

微生物或细菌会使涂料变质、涂层霉变损坏,而防腐剂是防止或阻止微生物、细菌生长的化学添加剂。

2.涂料成分的微生物损坏及其表现

涂料中各种成分都会受微生物破坏,具体表现如表2-74所示。

表2-74 涂料各成分的微生物破坏

3.微生物生长条件

细菌微生物为有机生命体,它们对涂料各成分的侵蚀作用都须有一定的基本条件和周围环境,包括水、营养等。对此类基本条件的了解,是防止涂料被损坏和控制其生长的重要手段。

水分:是有机体的最基本需要,它们从周围吸取水,包括大气环境。涂料配方中含有足够的水,如果涂料含水15%或更多,或纸储存于湿气中,就有足够水分供微生物生长。

营养:涂料中几乎所有成分都可以是微生物之营养源,如以上所述的淀粉、胶乳、消泡剂、润滑剂、乳化剂、树脂等。

温度: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0~50℃,涂布纸干燥温度一般超过此范围,但有些细菌可形成内生孢子,能抵抗加热和干燥,这些孢子在很高温度下也能幸存,到一定条件下又可萌芽生长。

pH值:最适宜微生物生长的pH为6~8,户外为4~9,也有在此范围外的。在pH3~7的酸性条件下,真菌活力较强,而一般细菌在酸性条件下就自然抑制。大多数涂料控制pH在中性或微碱性,这适合所有有机物的生长,并很快产生微生物损害。碱性则可以带来许多涂料防腐剂的水解或分解,这样就须极高的防腐剂浓度来抵抗微生物生长。

大气氛围: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可分三种:需氧菌、厌氧菌和寄生菌。需氧菌可在涂料系统的任何一处生长,在氧气充足通风处更盛。寄生菌在氧气存在与缺乏下都可进行新陈代谢,在氧存在下更旺盛,可在整个涂料部分生长。需氧菌和寄生菌的新陈代谢中吸取氧,这可促进厌氧菌生长。厌氧菌可在搅拌不到的任何角落、尤其可在储存槽底部发现,因为那里缺氧。

4.防腐控制因素

要最有效地防止涂料系统在所有情况下的微生物汇集生长,并非完全可以达到的,有五个控制因素:

(1)微生物的监视、检测:对涂料而言,若配制时间过久,可测试其pH变化情况,以提供早期的潜在微生物损害之警告,避免变质涂料上机涂布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工艺水和添加剂:控制微生物进入到配方中是有效的首道防线,添加剂污染的最大源头来自污染的制备水,而水中游离氯残余却有利于抑制微生物生长。配制好的添加剂在环境温度下储存超过一定时间,也可加速微生物生长。故通常添加剂在制备涂料前才配成溶液,以防止配制过久而变质。

(3)系统的蒸煮:一旦发现涂料变质,必须放弃。为避免下一次料受影响,已变质的涂料制备系统必须彻底清洗,最好的避免微生物再污染的办法是将系统煮沸,从材料储存容器到涂料制备设备,用酸或碱的清洁液来清洗循环。日常配制溶液后一定要清洗容器并排干。

(4)控制设备设计的操作参数和环境因素(温度、pH),可以减少微生物的侵蚀。如防止涂料长时间的储存,涂料的周转频率要高,制料储存桶在涂料供应得上的情况下尽可能小些,以防止微生物的大量生长。还未使用的设备要免遭空中传播菌的污染,料桶要防止尘埃进入,并便于清洗。

(5)防腐剂的添加:合理的设备和管理工艺过程,新鲜水和氯化等还不能控制微生物损害问题,则须使用防腐剂。

防腐剂的选择须根据微生物侵害的严重程度、被防腐物质的性质、需要防腐的程度、所涉及的微生物类型、混合或分散方法、周围环境温度和pH以及防腐剂与其它涂料成分的相容性等因素决定。防腐剂种类参见表2-75。

表2-75 防腐剂种类

主要防腐剂多菌灵,也称防霉剂BCM,其结构式为:

化学名:N-2-苯骈噻唑-胺基甲酸酯,为淡黄至棕色粉末,水中溶解度小,酸碱下稳定,是高效、低毒的内吸性光谱杀虫剂,具体性能指标见附录。

5.防腐剂的使用

(1)在涂料制备后加入;

(2)其用量视涂料各方面性能要求,一般为涂料总固含量的(100~500)×10-6

(3)避免一次使用两种防腐剂;

(4)确定了涂料的pH值后再选择防腐剂;

(5)防腐剂一般对身体有害,避免直接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6.防腐剂估量方法

以含不同量防腐剂和不含防腐剂的几组试料加入微生物菌种,在一定条件(微生物生长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后,视防腐效果(观察试料损坏情况),以确定在一定时间内阻止微生物生长所需的防腐剂最小量。

防腐剂产品例见附录。

【参考文献】:

(1) Robert J.Kane.Paper Coating Additives.TAPPI,1995.

(2) Jan C.Water.The Coating Process.TAPPI PRESS,1993.

(3) Clay Coating Chemicals for Coated Paper.Nippon Zeon Co,Ctd.

(4) Producto for the Paper Industry and Sperial Fields.BASF.Co.

(5) 涂料调制用药品的选择和配方、设计方法及实际涂料调制方法.(日)日成共孟株式会社,东工物产株式会社.

(6) Coating Conference,1982 TAPPI PRESS.

(7) 纸パ技协志,1986~1994.

(8) 纸パプ.技术夕ィムス,1984~1990.

(9) 纸和纸板的水性涂布操作指南.英国纸张与纸板业联合会,涂布工作组技术部译.1979.6.

(10) (日)纸业时代社.张运展等译.纸加工技术(上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

(11) 制浆造纸手册(第十一分册).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8.

(12) 钱逢麟,竺玉书主编.涂料助剂——品种和性能分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13) 张美云.纸加工原理与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14) 朱楚斌.重氮晒图纸生产基本知识讲义.1998.

(15) 薛德文.重氮晒图纸生产用的助剂.1998.

(16) 新编精细化工产品手册.化工出版社.

(17) 韩长日,宋小平.精细化工产品实用技术手册.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6.

(18) 上海造纸,上海市造纸学会编辑出版.1982~1998.

(19) 广东造纸,1998.6.涂布加工纸专辑及1998.

(20) 造纸化学品,1997~1999.

(21) Pulp and Paper Manufacture.Third Edition,1990,Volume 8,Coating,Converting,and Speciality Processes,Part One:Pinment Coating,J.R.Gunning,R.W.Hagemeyer.

(22) 纸张涂布工程,新文化彩色印书馆(台湾),1980.郑腾雄.

上一篇:感光剂——重氮盐 下一篇:耐水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