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逻辑百科辞典

耆那教逻辑

古印度耆那教的逻辑学说。耆那教自称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耆那”原意为“胜利者”。相传有24祖师,第24祖驮摩那(约前540~前468)略早于释迦牟尼。耆那教逻辑主要由知识论、非一端论(anekntavda)和或然论(sydvda)构成。

知识论 耆那教的知识论分为知识手段(来源)和所求知识两个方面。知识手段有3种:现量、比量和闻量。①现量即意识不假外感官、与外感官一起接触对象而产生的知识,是真正的直接知识。②比量是一般推理知识,也是按或然论的推理模式所得的知识。③闻量(又称言量)主要是指从耆那教经典和祖师的言论中所获得的知识。通过知识手段求得的知识共有5种:觉知智、所闻智、极限智、意分别智和纯一智。前两智是间接知识,后3智是直接知识。耆那教把感官反映外在客体而产生的知识看作间接知识,把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当作直接知识。

非一端论 耆那教的哲学观点和哲学方法。在印度的主要哲学流派中一直存在着两种思想趋向。一种趋向是着重于观察宇宙的整体性、同一性和永恒性;另一趋向是着重于观察宇宙的特殊性、个别性和变异性。基于这两种趋向便出现各色各样的对立观点。例如,有执事物为“常”或“无常”,为“有”或“无”,为“因中有果”或“因中无果”,为“可说”或“不可说”,等等。在这些两端对立的观点之间,耆那教哲学家主张持一种“既不肯定、又不否定”任何一端的态度,即保持一种不偏不倚、不执一端的中和态度。

或然论 梵语叫做“sydvda”。“syd”意为“也许”,“或者”。“vda”意为“学说”,“理论”。意即对任何事物不作全盘的肯定;也不作全盘的否定;而是从某一特定角度,或在某一特定方面,作“或多或少”的肯定或否定。或然论是非一端论的同义语。二者的目的同在于综合、调和一端之说或片面之见。非一端论是基本观点,或然论是为基本观点服务的逻辑论式。或然论的具体模式是“七支”,也称为七支论法(七种判断法)。以耆那教哲学家惯用的“陶罐”为例,“七支论法”论式为:①就某一方面而言,它也许是陶罐;②就某一方面而言,它也许不是陶罐;③就某一方面而言,它也许是陶罐,也许不是陶罐;④就某一方面而言,它也许是不可描述的;⑤就某一方面而言,它也许是陶罐,同时也许是不可描述的;⑥就某一方面而言,它也许不是陶罐,同时也许是不可描述的;⑦就某一方面而言,它也许是陶罐,也许不是陶罐,同时也许是不可描述的。七支模式的特点在于对“也许”的运用。一种观点,从一个角度看,也许是对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是不对的。因此,在两种对立理论之间,应保持中立,不作一边倒的倾斜;就是说,持非一端论是对的。这种“独特”的推理含有诡辩论和怀疑论的成分。现代一些印度学者认为,耆那教的或然论并不是对任何事情不敢肯定或否定,而是要求在特定的条件下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上一篇:普型和特型 下一篇:《普通逻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