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逻辑百科辞典

《因明入正理论庄严疏》

中国汉传因明著作,初唐长安庄严寺高僧文轨撰。贞观年间,文轨从师玄奘,得因明之真传。他有感于当时学者“立义非宗,难无定例,不崇因明之大典,翻慕委巷之庸谈”,而做《因明入正理论疏》。因文轨居庄严寺而习称其论疏为《庄严疏》。《庄严疏》原为3卷,后散佚。宋初存第三卷残本。该卷依据陈那《正理门论》十四过类的内容阐释《入正理论》中似能破部分,被误题为《理门论过类疏》,单独刊行,并误为窥基所撰。金代解州天宁寺雕印《金版大藏经》,收入此书,题为《因明论理门十四过类疏》,仍署窥基撰。清末,在日本发现《庄严疏》第一卷残本。1933年,南京支那内学院在山西赵城广胜寺发现《金版大藏经》和《庄严疏》第三卷残本。遂以第一、三卷残本为基础,摘抄日本法相宗高僧善珠、明诠、藏俊等著作中所引录的《庄严疏》文句,进行订正和集辑,改三卷本为四卷本,于1934年刊行,书名题为《因明入正理论庄严疏》。《庄严疏》叙论部分明确指出:“因明总摄诸论,可以权衡立破,可以楷定正邪,可以褒贬是非,可以鉴照现(量)比(量)”,正确地说明了因明论式的性质和功用。该疏在阐释似能破时,引进了陈那《正理门论》十四过类的内容,并结合玄奘的口义和自己的理解,举例说明十四过类,厘清了一些界说。这在保存玄奘口义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其对十四过类的阐释,是中国现今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关于过类的注疏,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该疏是唐初诸师所撰的《因明入正理论》注疏中较为早出和影响较大的一部文疏,同时代及后世人的注疏(包括窥基的《因明入正理论疏》在内)多有本于此疏者。

上一篇:隐涵 下一篇:《因明学启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