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家庭贫困,天资聪颖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2 属于:管仲
  •   公元前721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千里淮北平原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横亘在广阔原野上的颍河,也失去了它那潺潺的流水声,静静地睡在软绵绵的白絮 里。在颍河岸边的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居住着一户贫苦的农民,男的有四十五六岁的年纪,身材高大,勤劳善良,他姓管名严。他的老婆也有四十二三岁,是 一个贤惠的妇女。两口子住着一间低矮的茅草房,生活过得很贫寒。夜深了,管严仍然把火烧得很旺,因为她的老婆要生孩子了。黎明时分,从管严的茅屋里突然传 出婴儿的啼哭声,管仲出世了。这孩子的出世,只能给这贫苦的父母带来痛苦。婴儿的啼哭声刚落,就换来父亲的叹息:"又多了一个吃饭的,往后这日子可怎么熬 啊!"

      母亲用微弱的声音说:"咱们都40多岁了,这个孩子可一定要保住啊,可不能再……"母亲的话哽咽了,接着便是轻微的抽泣声。

       他们虽然耕种了4亩多地,但由于税收很重,交了税就剩不了多少粮食了,每年冬天一过,穷得连锅也揭不开。管严除了耕种自己的土地外,大部分时间都被官府 征去服徭役。他的老婆整天纺线织布,应付官府的苛捐杂税。虽然老两口这样终日劳碌,还是难以维持生活,哪能养得起儿女。他们曾生过一男二女,但都夭折了。

      管严经过老伴的苦苦劝告,才算保住了这条幼小的生命。满月后,这孩子长得十分惹人喜爱,老两口高兴极了,就给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夷吾,后来当了相国(古时候的宰相)后,叫管仲,这是后话,暂不交代。从这里开始,为了方便,我们就叫他管仲。

       却说管仲渐渐大了,他长得眉清目秀,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炯炯有神,亲戚朋友、东邻西舍,都夸管仲长得不一般,聪明过人。管仲7岁时,人们都劝管严夫妇 给孩子请个老师教他学习文字,可是,管严总是说:"这年头,吃上顿没下顿的,哪还能请得起老师啊?还是让他种庄稼吧!"每逢田间劳作时,他总是带着管仲。 在管仲那幼小的心灵里,就爱上了种庄稼,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他是个心细的人,总是留神周围的一切事物,对什么事都感到新鲜,总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看到 什么问什么。比如,春天庄稼为什么是绿的,到秋天为啥又变黄了,天上的小鸟为什么会飞?蚂蚱为什么会飞又会蹦?无脚为什么跑得比人还快?为什么吃草 不吃肉?为什么吃肉不吃草?月亮为啥有时圆,有时又缺少一块……这些,父亲有时给他解释,有时也说不知道,凡是不知道的都说是老天安排的。管仲问: "老天在哪儿?你见过吗?老天为什么那么大的本事?有时把父亲问得没法回答,急了就训斥他一顿。但他不灰心,就去问别人。对于一些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 进行盘根究底,直到弄明白为止。对于问题的答案,他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秋后,收的粮食要交给官府,管仲不明白,问父亲说:"自家种 的粮食,为什么要交给他们?"父亲要去官府服徭役,他总是不让父亲去,说:"为什么要给他们干活?"春天,家里穷得丁当响,没有饭吃,他总是怨父亲把粮食 交给了人家。这一切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在管仲幼小的心灵里不知翻腾了多少遍。他时常嫌父亲没有本事,说:"你把粮食交给了他们,我长大后,不但不交,还要 叫他们把粮食还给我们。"父亲听了儿子的这些话,总是骂儿子"狂妄",训斥一顿。

      母亲非常疼爱儿子,听到父亲训斥他。总是把管仲拉到一边,悄悄地说:"孩子,等你长大了,一定会比你父亲强,他没本事,只能忍气吞声,出苦力。娘希望你快些长大,当个大官,顶起管家的门户来。"母亲的殷切期望,使管仲从小就树立了一个远大的抱负。

       一次,管仲跟母亲去挖野菜,他望着南飞的大雁问母亲:"现在大雁为什么又往南飞?要飞到什么地方去?"母亲耐心地告诉他,要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要飞遍 五湖四海,飞到天涯海角。管仲听了,感慨地说:"做个大雁多好啊,能飞千里之外。"母亲听了心里非常高兴,说:"好孩子,你要像大雁那样,具有鸿鹄之志, 展翅千里,不要像家雀,绕梁旋转,不离家门。"母亲的谆谆教诲,使管仲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

      母亲是个有见识的人,她把整个希望都 寄托在管仲身上。她经常给儿子讲大禹如何治水,武王如何伐纣,周幽王如何亡国等故事,教育管仲要做个有用的人,要做个为民造福,顶天立地的英雄。这些故 事,他都愿意听,而且都记得十分清楚,还加以评判。对郑庄公掘地见母一事,他的看法与世人之见大相径庭。郑庄公名寤生,是其母在睡梦中生下,母亲对他不太 喜欢,宠爱他的弟弟段,千方百计要让段代替庄公。庄公设计,逼段兵败自刎,发下誓言,与其母"不及黄泉,勿相见也",后又后悔,才有了掘地见母的故事。有 一天,母亲问他:"如果你是郑庄公,该如何处理?"管仲说:郑庄公很聪明,他弟弟段要推翻他,抢他的君位,他设计逼段自杀,这样做很对,比他亲自杀段效果 要好得多,可对他母亲的做法就不妥当。他母亲是不对,不该因为她的喜恶,干预社稷大事,可母亲就是母亲,郑庄公当上了国君也还是他母亲的儿子。因此,他立 下黄泉才见面的誓言就不对了,做得太绝情了。好在他能知错,但改正错误又羞羞答答的,端着个国君的架子放不下。要是我,知道自己说错了,上改过来就是 了。

      母亲又惊又喜,笑道:"夷吾儿,看来你以后会有出息的。"

      管仲8岁,已经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了。他除了懂得种 地以外,对于如何养牛、养羊、养蚕也都很精通,他经常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后来他想,我的志向不是种地养蚕,是做一个文武双全、治理国家,扭转乾 坤的人。从此,他就想学武识字,可是他哪有这个条件。于是,他每天晚上就拿着父亲的宝剑,在房后、河边或者树林里耍来耍去,边耍边思索,如何才能进攻?如 何才能护身?父亲打猎的弓箭,他从小就学着拉,起初由于力气小,怎么也拉不开,他为了尽快地练习弓箭,就刻苦地锻炼臂力,用手掌托十几斤重的大石头,后来 就可以练习射箭了。他在房屋的墙上画上了很多圆圈,当作靶子,一有空就练习射箭。久而久之,房屋的土墙壁被他射得到处都是窟窿。起初父亲也没在意,后来见 到屋墙被射得乱七八糟,才狠狠地训了他一顿。从此,他再也没有在墙上射过,就以树叶、小鸟当靶子。后来他射得很准,树上的小鸟,一箭就能射下,100步的 距离他能穿破杨树上的叶子,所以后来人们都说管仲从小能百步穿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