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历史大事记:清朝嘉庆时期(1796~1820年)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9-12-19 属于: 安徽历史
嘉庆元年(1796 年)  

  六月   二十九日(8 月2 日) 清廷从两江总督苏凌阿之奏,命寿春镇总兵官定柱,于皖豫交界地方堵截湖北"逆匪",又派安庆协付将德楞带兵就近赴孝感(豫)协剿,再调江宁协付将常怀义在孝感与英山接壤处驻扎。   是年 白莲教起义爆发。历时9 年,后失败。

嘉庆二年(1797 年)  

  四月   二十七日(5 月23 日) 巡抚朱圭奏准疏浚安徽宿州灵璧县境内之濉股河,凤台县之裔沟河。   是年 女科学家王贞仪(1768~1797 年,天长县人)去世。作品有《地图说》、《月蚀解》、《星象图解》等。

嘉庆三年(1798 年)  

  三月   二十六日(5 月11 日) 任安徽寿春镇总兵官定柱为江南提督,调江西南赣镇总兵官王集为寿春镇总兵官。   是年 侨居扬州的徽州商人鲍肯园,议设盐商津贴法,如盐商不幸盐船遇难,由众商津贴之。   △ 清大臣曹文埴(1736~1798 年,歙县人)去世。官至户部尚书,著有《带星草堂》等。

嘉庆四年(1799 年)  

  七月   十一日(8 月11 日) 清廷命拨安徽、江西藩库银50 万两,解往湖北,以备军需。   八月   八月(9 月) 黄河决口,河水泛滥成灾,淹没宿州、亳州、五河县等大部分地区,至第二年春河水全部退去。   是年 合肥知县左辅重修包公祠,并撰文记其变迁。   △ 著名画家罗聘(1733~1799 年,歙县人)去世。久居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   △ 收藏家汪启淑(1728~1799 年,歙县人)去世。他收藏上起秦汉,下迄元明诸印数万钮,编成《初庵集古印存》32 卷。

嘉庆五年(1800 年)  

  六月   十九日(8 月9 日) 太平、泾县、宣城、贵池、铜陵、庐江、怀宁、和县、舒城等地大水。   是年 白莲教教首、义军首领太和县刘之协被捕遇害。

嘉庆六年(1801 年)  

  李殿图 (高阳人)任安徽巡抚。   是年 学者金榜(1735~1801 年,歙县人)去世,著有《礼笺》、《周易考古》等。

嘉庆七年(1802 年)  

  夏 全省大部分地区旱。五河、凤台、寿县、霍山、巢县、桐城、南陵、宣城、宁国、贵池、无为、宿松、绩溪、歙县旱。   十二月   十五日(1903 年1 月8 日) 宿州王潮名率众起义,占领宿州城,击毙知州张鼎、都司杨荃、把总胡玉等文武官数人,不久被清军镇压,起义失败。   是年 清廷谕免去宿州、灵璧、泗州、盱胎、五河等5 州县及凤阳、长淮、泗州三卫积欠、未完银24 万两。   △ 四川、湖北、陕西民众举事。徽商鲍漱芳集众商人捐清军饷。

嘉庆八年(1803 年)  

  安徽东北部黄水溢,沿河被水患。沿淮中西部偏旱,秋收歉薄。黟县旱。   是年 篆刻家、画家奚冈(1746~1803 年,歙县人)去世。篆刻为"西泠八家"之一,画擅山水,亦能花卉兰竹,著有《冬花庵烬余稿》。

嘉庆九年(1804 年)  

  夏 黄水溢,安徽东北部被淹;江北秋雨成灾。宣城、宁国秋旱。

嘉庆十年(1805 年)  

  杰出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1743~1805 年,怀宁人)逝世。石如工四体字,尤长篆籀,世称"邓派"又称"皖派",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成》等。

嘉庆十一年(1806 年)  

  十二月   一日(1807 年1 月9 日) 蒙城教徒李潮士、刘茂修、樊名扬等与宿州余连、余勇先联合起义,占据亳州南部工记寺,进行抗清活动。十二月二日被安徽巡抚长龄、寿春镇总兵德成额等出兵合剿,起义失败。

嘉庆十二年(1807 年)  

  巢县大水;天长夏旱;宿县二月十八日大风,毁屋拔木;怀宁二月十三日黄雾四塞。   是年 芜湖冶铁业十分兴盛,"居市廛治钢业者数十家,每日须工作(工人),不啻数百人,以卜家钢最为著名,行销长江南北"。

嘉庆十三年(1808 年)  

  五月   闰五月十三日(7 月6 日) 天长、宿松、潜山、怀宁、霍山等县连日倾盆大雨,洪水暴发,大水泛滥成灾,冲坏堤防、田地、民房、淹死人畜无数。

嘉庆十四年(1809 年)  

  徽州、宁国二郡商人在江苏吴江盛泽镇建徽宁会馆。   是年 清廷再次下令徽州、宁国、池州3 府的"伴当""世仆"自立案之日起,确定名分,统以是否服役为断,现非服役的,一律开豁为良。   △ 文学家吴定(1744~1809 年,歙县人)去世。著有《紫石泉山房文集》、《周易集注》等。   △ 经学家、音律学家凌廷堪(1755~1809 年,歙县人)去世。著有《礼经释例》、《燕乐考原》等。

嘉庆十五年(1810年)  

  沿江十月大水,圩将溃。五河正月十七日大风,天赤色。亳县正月黄风。天长三月十二日暴雨。怀宁四月雨雹,大如鹅卵。东流六月大风拔木。萧县六七月间卷风。

嘉庆十六年(1811 年)  

  任百龄为两江总督兼署安徽巡抚。   是年 前黟县县令吴甸华与县中士绅集资建成碧阳书院,并将余银6 万两交盐商生息,计每岁收入利息3600 两,供县中书生科举之用。   △ 徽商鲍廷王与在同人中创议成立"归梓局"。鲍歙县人,在湖北之武穴镇经商,遇有客居于湖北之徽州人,殁不能归丧,鲍设立归梓局,徽人客死者供给路费、葬资。

嘉庆十七年(1812 年)  

  八月   十八日(9 月23 日) 户部奏:各省积欠正项钱粮达1900 余万两。其中安徽积欠400余万两。   是年 全省耕地面积达4144 万亩以上(比建省时增加了四分之一)。这是自康熙十二年(1673 年)以来,农垦措施促使安徽大片荒地得到开垦的结果。

嘉庆十八年(1813 年)  

  九月   九月(10 月) 安徽省向清廷呈报灾情:黄河决口,由亳州涡河下注,泛溢入宿州境内,西南各集田庐淹没;亳州仁和、顺河二街被冲坏,漂没两岸民舍数十万间,诏免宿州地丁钱粮。   是年 数学家汪莱(1768~1813 年,歙县人)去世。参加治理黄河的测量工作,以精确测算得名,著作有《衡斋算学》、《衡斋遗书》等。

嘉庆十九年(1814 年)  

  夏 全省大部分地区旱。阜阳、怀远、全椒、来安、合肥、舒城、寿县、霍邱、霍山、无为、和县、庐江、巢县、桐城、宿松、怀宁、潜山、繁昌、定远、铜陵、南陵、宣城等县大旱,饥民大批流亡,斗米千钱。八月,黄河决口,由涡河入淮、淝、颍河,水溢泛滥成灾,宿州、寿州大部分地区被淹。清廷免安庆、池州、太平、庐州、凤阳、颍州、六安、宿州、泗州、滁州、和州、广德等11 府州属遭受水旱地区各项钱粮。    十一月   二十一日(1915 年1 月1 日) 清廷命安徽巡抚胡克家捕拿捻军首领李东山、大振等。   是年 御史陶澍奏摺称:在皖、苏、豫一带捻子活动频繁,捻子(今称捻军)的组织是每一股谓"一捻子",小捻子数人、数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他们护送"私盐",带有武器。△ 捻军首领王妮子、李东山、马大振等分别活动于庐州、凤阳、颍州、亳州等地区,并据有枪炮武器,武装拒捕。   △ 经学家程瑶田(1725~1814 年,歙县人)去世。著作甚多,统名《通艺录》。   △  著名藏书家鲍廷博(1728~1814 年,歙县人)去世。辑有大型丛书《知不足斋丛书》,清廷开四库全书馆,他献家藏珍本600 余种。

嘉庆二十年(1815 年)  

  九月   九月(10 月) 和州严士龙用九龙戳印散布匿名揭帖,又造时宪书,判罪被捕,牵连多人。   是年 安徽、江苏、河南、湖北4 省有千百成群捻党人员进行活动,清廷著部仿四川党之例,另立专条法律,镇压其活动。   △ 散文家姚鼐(1732~1815 年,桐城人)去世。桐城派主要代表之一,撰著丰富,有《惜抱轩全集》等。   △ 方维甸(约1757~1815 年,桐城人)去世,曾任山东按察使、河南布政使、陕西巡抚等。

嘉庆二十一年(1816 年)  

  康绍镛(兴县人)任安徽巡抚。

嘉庆二十二年(1817 年)  

  沿江以北六月大雨,山水陡发,淮湖并涨,低地受灾。

嘉庆二十三年(1818 年)  

  汪志伊(1743~1818 年,桐城人)去世,曾任闽浙总督等职,编辑《荒政辑要》等。

嘉庆二十四年(1819 年)  

  三月   十三日(4 月7 日) 建德县大雨,山洪陡发,毁没10 余户,淹死39 人。   秋 太和、阜阳、凤阳大雨,黄、淮河水暴涨,淹没大部分地区,乡民伤亡较多。   是年 学者王灼(1752~1819 年,桐城人)去世,著有《悔生诗钞》、《悔生文集》等。

嘉庆二十五年(1820 年)  

  全省北涝南旱。春夏间涡、淮河涨,田庐被淹。南部夏不雨,遭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