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龙蛇传》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1-11 属于: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鉴赏辞典
【作品简介】:

梁羽生著。12回,22万字。香港伟青书店版。

【故事梗概】:

直隶保定府太极门丁派掌门人丁剑鸣的独子丁晓,因其父近豪富而远江湖,自幼少出家门,与本城的一些武林名门的子弟素不相识。一日独自到郊外打猎,在一群恶徒的围攻之中救出一位红衣少女,不想这位红衣女侠得知救她之人乃是江湖人物所鄙视的丁剑鸣之子,“丁大公子”之后,非但不感谢其相救之德,反而疑心其与恶徒乃是一伙,故意“演戏”。为此,丁晓气愤不已,却又竟不知道这红衣少女究竟是什么人。通过师兄金华了解才知这红衣少女乃是本城梅花拳掌门人姜翼贤老英雄的孙女姜风琼。丁晓不忿其无礼而又无理,明访姜家而受阻,夜探姜家而又受辱。却又在姜家后门碰到了姜翼贤的高徒、名满天下的义和团的创始人兼大首领朱红灯。丁晓如此经历一番,不想对姜凤琼已是情根深种,且对其父的所作所为更是不满,适逢其父丁剑鸣给他订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一富豪华府。丁晓在朱红灯与姜凤琼的暗中鼓动之下,终于决定离家出走,独闯江湖。

丁晓离家之后,受到义和团首领朱红灯的热烈赞赏与欢迎,并希望他能立即加入义和团。但丁晓却立志先学好武艺,将太极丁与太极陈两门太极拳剑之长结合一处并使之发扬光大,从而欲先往河南陈家沟太极陈处学艺,艺成之后再加入义和团。丁晓此举,得到了朱红灯的谅解,尤其得到了朱红灯之友、义和团中大英雄铁面书生上官谨的帮助,经过一番曲折磨难终于感化了太极陈,收丁晓为徒,以完其将丁陈两派太极精华合二而一的大志愿。

在丁晓学艺期间,江湖上已是风云变幻,首先是朱红灯鉴于形势而改变策略,将“反清灭洋”的口号改为“扶清灭洋”,从而得到大发展。同时又揭破了宫廷卫士混入大刀会并造成大刀会与义和团严重不和的奸谋,使大刀会与义和团联为一体,声势更壮。然而官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却是极为矛盾而又复杂,一方面是承认并加以利用,而同时却又恨之入骨,暗中破坏与搜捕。朱红灯屡劝其师父姜翼贤老英雄参加义和团,但姜翼贤一则因其年纪老迈且与孙女相依为命、不欲卷入江湖风波;再则因为对朱红灯的一些主张与作为也有一些不尽理解与同意之处,所以坚持不加入义和团。没想却被本城恶霸劣绅索善余等勾结官府所陷害,幸得丁剑鸣仗义相救,才得脱生命危险。然亦已不能不弃家出逃、远走他乡。当是时,姜老英雄仍存隐居平安之念,不去投奔义和团,而是远走西北,在山西投亲不遇,便往甘肃,幸与师弟卓不凡相遇,从而在回民村落中客居。而丁剑鸣虽误交索善余,却并不真正地投向官府,终于被索善余害死。

丁晓出师之后,即投入义和团中,但未正式加入义和团,后因太极丁派在丁剑鸣死后,群无首,朱红灯命其先去保定整顿门派并接任掌门,从而使其门风顿肃,且为义和团增添一支有生力量。历历多年,丁晓终于成为一个武艺高强而又有勇有谋的人物。对红衣女侠姜凤琼的思恋仍不减当年。

义和团运动引起了洋人的极大的不满,开来洋兵与之对敌,朱红灯身先士卒,终于不幸死于战场。嘱李来中、张德成等继承“扶清灭洋”的大业,执掌义和团。丁晓、柳剑吟等因其时李来中留在西北,而前往通知。不想见到卓不凡,才知姜翼贤隐居甘肃极西苦寒之地多年,而最近则有不少官府鹰爪骚扰。丁、柳、卓等人前往救之,大败官府卫士,姜翼贤却已是油尽灯枯,闭目之前,答应了丁晓与姜凤琼的婚事,有情人终于见面且成眷属。返归路上,恰逢索善余一家西迁避难,众英雄截道报仇,终于手刃仇敌,为丁剑鸣、姜翼贤等报了血海深仇。

【鉴赏】:

这是梁羽生的第二部武侠小说。小说故事及人物与《龙斗京华》相互联系而又各自独立。补叙了《龙虎斗京华》未叙之事。而且以丁晓这一人物的学艺、爱情、报仇为其中心线索。又正面叙述了义和团首领朱红灯、上官谨等人的活动,刻划了朱红灯、上官谨、丁晓、姜翼贤、太极陈、卓不凡、姜凤琼等众英雄的不同形象。

小说中涉及到了义和团运动由兴而盛、而又由盛而衰、危机隐伏的过程及其背景。重点刻划了朱红灯胸怀大志、谋略过人、待人宽厚而又具有对事业的献身精神的形象。在对姜翼贤、丁晓等不参加义和团的事情上,在对大刀会肆意排斥义和团并挑起争端的事情上,尤其是他对清政府的态度及对义和团的历史命运的安排上,改“反清灭洋”而为“扶清灭洋”主张一步一步扎扎实实,而又顾到当务之急、深明大义而又具有求是精神。……等等这些无不突出了这一义和团著名领袖人物的非凡的智慧气质、心胸与性格。义和团运动如火如荼,读之使人血脉奔张,只可惜英才早逝,朱红灯战死沙场,壮志未酬、使人神伤!

丁晓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之一。他的出身与遭遇,造成了他的独特的性格。他既是一位武林世家的子弟,同时又毕竟是一位公子哥儿;虽是一位颇少见识的公子哥儿,然而却又是一位热血青年,与乃父实不可同日而语(尽管他的父亲亦并非坏人);他是一位热血青年,但却又并未一开始就加入义和团队伍,而是赴陈家沟学艺,学艺之后又整顿师门,在义和团中只是居于一种特殊的半主半客的地位……如此等等,可见其性格的复杂与矛盾。然正因如此,不但丰富了这一人物的形象,而且利用这一人物的特殊经历及其地位,对义和团运动一半投入、一半超然的特殊身份与角度,更清楚而又全面地对义和团运动进行了多方面的审视与表现。

小说中的梅花拳掌门人、朱红灯的师父姜翼贤的形象及其悲剧颇有深刻意味。这位英雄因其年迈,且身边止剩一年幼孙女,虽有热血,然已再无闯荡江湖、建功立业的热望。因而尽管其徒朱红灯多次相请,也不愿真正投入义和团运动与斗争中去。乃至逃难弃家之后宁可西往也不愿近投义和团。这一形象在当时应该有一种普遍的代表性。他最后终于还是死于官府爪牙之手,可见其逃避也并非一条好的出路。从而丰富了小说的主题。

此外,铁面书生上官谨、梅花拳高手卓不凡及太极丁派前辈柳剑吟等形象也各具性格并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这部小说,因在结构上注意了整体的统一,以丁晓与姜凤琼这一对少年男女的恋情及其不凡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以朱红灯等领导的义和团运动的由兴而盛、又由盛而衰的过程为背景及副线,所以读起来能给人一种完整的印象。而且这两条线索在结构与情节上相互关联且相互交织,更增加了它的整体性。同时两条线索的并行与交织,又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并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使之不但“好看”,而且相当地耐看。小说虽仍还有一些“节外生枝”的游离部分,但从总体上来看,却已相当完整了。

此外,小说的叙事语言也比《龙虎斗京华》更为精炼,而且其风格也更加趋于统一与圆熟。小说中的情画意,更加浓郁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