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旗虎影》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1-11 属于: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鉴赏辞典
【作品简介】:

孙步康著。26回,18万7千字。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9月版。

【故事梗概】: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列强纷争,法国派远征军进攻中国保护之下的越南,沿红河溯流而上,窥视云南、广西边境。自此,中法交恶,战云骤起。

广西钦州古森峒小峰乡人氏刘义,又名永福,幼喜拳脚,并四处投拜拳师刀客,练就了一身武艺。在太平天国起义的热潮推动下,刘永福投入广西左江三点会首领吴元清麾下,效法洪、杨,举兵抗清。他的部队驻守在东罗北帝庙中,按金木水火土之数,立七星黑旗,遂被称为“黑旗军”。后洪秀全兵败,清军移师广西,剿灭了三点会,吴元清战败归顺,刘永福则率黑旗军由岳圩出境,驻军越南保胜,并为越王剿灭土匪,抗击法军,战功卓著。刘永福深受越王赏识,但同时也受到了越南军务重臣黄佐炎的嫉妒与排挤。

清朝吏部候补主事唐景崧是一位胸怀大志、满腹经纶的才子,他不愿在京中整日无所事事,特向皇上请缨赴边,前来越南招抚游说黑旗军。刘永福以礼相待,唐景崧极力劝说他归顺,刘永福则思之再三,难以决断。

法国为了尽快打开中国的西南门户,又派远征军赴越南,司令官李维业接到了潜伏在黄佐炎身侧的特务阮光笋兄妹的情报,尽知刘永福的兵力部署,便连夜来袭。刘永福事先探得消息,而将计就计,在纸桥设伏,大败法军。为争军功,越军与黑旗军险些火并。

法国不甘心失败,再派重兵赴越,以曾经征服北非的孤拔等人为提督,杀气腾腾而来。黑旗军在山西城外伏击法军,只因天降大雨而功败垂成。法军则依阮光笋之计,炸毁山塘堤坝,水淹山西城。黑旗军、越军带领越南百姓撤至丹凤县,法军趁势大举进攻。黑、越两军据宣化城抗法,但阮光笋偷开西城门,黑、越两军措不及防而败退。清朝总督岑毓英率兵入越,三军合力打败了法军,正待乘胜追击,但昏聩的满清政府已同法国政府议和,岑毓英遂命收兵,三军将士为之扼腕。

在唐景崧等人的劝说之下,刘永福剃发受爵,并随清军回归中国。自此,一代骁将处处受人摆布,而郁郁不得志。

【鉴赏】:

刘永福是清末的一位抗法名将,历史上确有其人。他一名义,字渊亭,出身贫苦。祖籍广西钦县,早年参加了天地会起义,后率军入越抗法,战功卓著,多次击败法军。受清政府收编后,历任广东南澳镇总兵,十三年署碣石镇总兵等职。甲午战争中,刘永福曾率部在台南抗击日军,因孤军无援而退回广东。

孙步康的《黑旗影》是根据刘永福在越南抗击法军前后的一段经历加工而成的。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对书中的人物进行了合理的艺术夸张,使众多的艺术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主人公刘永福是一个个性显明的人物。首先,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义”。为了保卫祖国的西南门户,他率军入越20余年,在既缺粮草、又少弹药的艰难困苦之中,他凭着自己对祖国的一片忠心,率领手下官兵浴血奋战,多次击败不可一世的法国军队。面对来自越军及清军多方面的排挤,他是以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大义为重,含垢忍辱地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与拥有先进装备的法军周旋。对待手下官兵,刘永福是情义深重的。部将杨著恩的战死使他洒下了悲痛的泪水,并且每次胜利的喜悦都难以抹去战友的牺牲留在他心中的痛苦。刘永福是一位能征惯战的骁将,更是一位指挥若定的帅才,他对待部下既有情有义,又不一味地迁就,而是有明确的原则。他没有因为刘成良是他的义子而对他的错误有任何袒护,也没有因部将黄守忠要率部离他而去,而对黄守忠有一丝一毫的刁难……刘永福能够用他那宽广的胸怀去关心爱护他的部下,使得黑旗军能够上下一条心,无坚不摧、百战百胜。

“侠”是刘永福给人的另一个印象。在越南抗法期间,对于越南王国的危难,他每次都伸出了救援之手,数次为越王剿灭土匪;对于与他携手共抗法军的越南义军,刘永福则是待之若兄弟一般,义军首领黄廷金、陈春云与刘永福均是相交莫逆,并且义军一旦有难,刘永福定拔刀相助,决无半点迟疑。

唐景崧是作品中刻划得比较成功的另一人物,他原是清朝吏部的候补主事。他胸怀大志且才学过人,但在朝中却无事可做,只得每日出没于酒楼和烟花巷中,尽是一派名士的风流。但唐景崧毕竟是一位不失正直的读书人,他虽整日花天酒地地享乐,但其内心却是十分痛苦的,他胸中的大志也并没有被时光和美酒所磨灭。在风尘女子李苹香的点拨之下,他奋然请缨赴边,欲做一番惊人的事业。唐景崧这一人物并非十全十美的,作品中就描写过他在恶战将临之时,从越南逃回广西;作者还一再地写出他贪恋女色等弱点,这些描写使得这一人物更加可信。

《黑旗虎影》中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其中,刘永福的侠义双全,唐景崧的风流倜傥,杨著恩的豪爽放达,刘成良的有勇有谋以及阮光笋的阴险毒辣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且也使作品为之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