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犹太人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1-06 属于: 犹太人与犹太教

拉脱维亚在历史上由三部分组成——库尔兰、利夫兰和拉特加列。利夫兰于1721年、拉特加列于1772年、库尔兰于1795年并入俄国。俄国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下令驱逐所有不同意接受基督教的犹太人。里加的商人反对这项措施,因为他们担心驱逐犹太人会给该市的贸易活动带来损失。不过,在1743年5月大部分犹太人还是被迫离开拉脱维亚。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登上皇位(1762)后比较自由的制度下,犹太人的状况也没有得到改善。

根据库尔兰1797年的人口统计,这里居住着4600名男性犹太人。库尔兰犹太人从事的基本职业是贸易、酿酒、手工艺、小商贩等。19世纪,拉脱维亚的犹太人口不断增长。1840年,由于经济状况恶化,2500名犹太人从库尔兰移居到俄国南部农业定居点。1893年,犹太人获准在利夫兰和库尔兰居住。从1850—1897年,利夫兰的犹太人口从0.9万增加到2.69万(占当地人口的3.5%),库尔兰的犹太人口从2.27万增加到5.1万(占当地人口的7.6%)。1897年,拉脱维亚全境的犹太人为13.97万,1914年约为19万。

19世纪下半叶,由于俄国经济的发展,利夫兰和库尔兰犹太人的物质状况有所改善,对进出口、国内贸易和工业的参与也有所增加。20世纪初,犹太人发展了向英国的木材出口,这成为拉脱维亚外贸的主要领域之一。库尔兰犹太人长期隔绝于犹太文化中心和宗教中心,他们仍然顽强地保持着犹太传统(尽管对这种传统的实质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德国文化的影响,改宗的现象很少发生。他们的母语是德语,但是口语中也使用库尔德意第绪语。

拉特加列的犹太人属于立陶宛—白俄罗斯犹太人种。根据1847年的人口统计,拉特加列的犹太人口为1.1万,1871年为6.42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约为8万。在拉脱维亚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成立时(1920),拉特加列的犹太人口超过3万,1925年约3.2万,此后逐渐减少。许多犹太人移居到大城市,很大一部分人在俄罗斯定居,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们移居到那里。大部分犹太人从事手工业和其他体力劳动,少部分人从事自由职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军队从德国占领的库尔兰撤走时,把拉脱维亚的75%的犹太人驱逐到俄国的内地省份。拉脱维亚于1919年建立了短暂的苏维埃政权后,许多被驱逐的人返回拉脱维亚。这里的犹太人口也由于来自俄国各地的犹太移民而增加,于1920年达到约8万人,1930年底达到9.5万人。此后,于1935年减少到9.35万人(占拉脱维亚总人口的4.8%)。1925到1935年间,6200名犹太人迁出拉脱维亚,他们中的4500多人移居到托管的巴勒斯坦。巴勒斯坦的地方政权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代表帮助通过拉脱维亚的港口城市迁入的苏联犹太人。这段时间拉脱维亚最大的犹太社区在里加(约4.4万人,占该市总人口的11.3%)、道加夫皮尔斯(超过1.1万人,占该市总人口的25%)和利耶帕亚(0.73万人,占该市总人口的13%)。

犹太人对复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破坏的拉脱维亚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促进了木材出口(木材出口总值占拉脱维亚出口总值的3/4以上,这项出口几乎完全集中在犹太人手中)和亚麻出口的恢复,促进了木材加工、食品、烟草、纺织、皮革、制鞋等工业的发展,组织了石油产品和煤炭的进口。拉脱维亚最大的银行属于犹太人(1924年犹太人建立的6家银行掌握着拉脱维亚全部银行资本的60%)。犹太银行家利用自己的国际经济联系,保障了美国、德国、英国、瑞典等国家(主要是犹太人)对拉脱维亚经济的投资。根据1930年的人口统计,拉脱维亚犹太人中48.6%从事贸易,28.7%从事工业生产,7.3%从事法律工作、医务、新闻工作等自由职业,2.2%从事交通运输,1.1%从事农业生产。国家机关的大门对犹太人是关闭的。犹太合作社,包括手工业者信贷协会、小商人信贷协会,以及参加犹太合作社协会联合会(1931年超过1.58万人)的其他人员的信贷协会,有了很大发展。

这个时期,拉脱维亚最重要的犹太政党有犹太复国主义党、犹太复国主义修正派(拉脱维亚是第一个建立犹太复国主义修正派的国家,该党于1923年12月在雅布庭斯基来访后建立)、贝塔尔、东方工人、锡安工人党、民族民主党、崩得、以色列正教党。独立的拉脱维亚建立后,这些政党实际上在议会里都有自己的代表。1922—1933年间拉脱维亚的四届议会中,犹太议员席位逐渐减少(第一届6名,第二、三届5名,第四届3名),但是他们在联合政府的组成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19年犹太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获得文化自治权。教育部犹太局管理用希伯来语和意第绪语授课的学校。1928—1929学年中,85所犹太小学共有学生1.03万人,教师599名。还有4所犹太职业中学(学生300名,教师37名)。各种政治倾向的犹太报刊主要在里加出版,但也有在外省出版的。

拉脱维亚出生的犹太人在以色列的国务活动、经济、政治生活和文化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他们中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犹太复国主义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本世纪30年代,拉脱维亚的许多犹太大学生移居托管的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学习,然后成为该校的教员、魏兹曼研究所和其他科学中心的成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1939),拉脱维亚约有9.5万犹太人。拉脱维亚加入苏联后(1940年7月),取消了犹太自治。在犹太学校中不再学习希伯来语,而改学意第绪语。用意第绪语出版政府的报纸和双周刊。苏德战争初期,拉脱维亚一部分犹太人疏散到苏联内地,但有7.5万犹太人于1941年7月落入德国纳粹手中。在德军占领的最初日子里,数千名犹太人被拉脱维亚人杀死。迄至1941年12月底,在德国纳粹分子于拉脱维亚城乡开展的大规模迫害行动中,3.5万多犹太人被消灭。在11月底关有约3.8万犹太人的隔都中,幸存者仅有2500人,在道夫加皮尔斯的隔都中幸存者仅有950人。1942年6月底,建立了利耶帕亚隔都,关有约800名犹太人。1941年底到1942年初,德国开始把本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它所占领的其他国家的犹太人,押解到拉脱维亚(主要是里加),许多人到达后立即被消灭在森林中。在里加隔都中,犹太地下组织开展活动,一些犹太警察在地下组织中起了积极作用(他们在1942年秋被枪决)。德国人在隔都中发现了武器库,这导致300名犹太人被处决,并加速了消灭隔都的步伐。1943年10月底到11月初,拉脱维亚领土上的隔都被消灭。幸存的犹太人被关在里加郊区的强制劳动营中,在那里许多人死去。数千名拉脱维亚犹太人在苏军和游击队里作战。

德国集中营被摧毁后,幸存的拉脱维亚犹太人约1干名。他们中大部分人拒绝返回拉脱维亚,很多人从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的迁移集中营移居到以色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脱维亚本土仅剩下150名犹太人。在随后的年代里,由于来自疏散地区的移民,拉脱维亚的犹太人口迅速增长。据1959年统计,拉脱维亚有3.66万犹太人(占拉脱维亚总人口的1.75%),其中约1万人为拉脱维亚出生的,其余的则来自苏联各地。犹太人中约48%把意第诸语作为母语,约50%把俄语作为母语,只有数百人把拉脱维亚语作为母语。据1979年统计,拉脱维亚有2.8万犹太人。80年代,很多拉脱维亚犹太人移居以色列。

犹太人与犹太教的其它文章:

  • 《上行之
  • 《上升》
  • 万湖会议
  • 大祭司
  • 大国对巴勒斯坦统治权的争夺
  • 大利拉 Delil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