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利赛派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1-06 属于: 犹太人与犹太教

古代后期犹太教主要派别之一。法利赛派作为一个明确的社团出现在玛喀比大起义不久,也就是公元前165年到公元前160年,是从撒都该人一度控制的犹太公会中分化出来的。希伯来文“法利赛”一词的含意就是“分离”,所以法利赛的成员是指一批“分离者”。这个派别的成员是犹太教的中层人物,主要由文士与律法师组成,前驱是哈西德党。“哈西德”一词原意是“圣洁”、“虔诚”,因此可能是公元前4—前3世纪形成的一个虔诚宗派,其宗旨是保护犹太教纯洁的信仰,研究并恪守摩西律法。这个“哈西德党”的成员,在安条克四世(公元前2世纪)迫害犹太教时成为反对迫害,掀起玛喀比大起义的核心力量。他们拒绝同安条克四世的希腊化政策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他们为遵守安息日与犹太律法,宁愿遭受折磨甚至被屠杀。所以玛喀比起义时,哈西德党是热烈参加者,因为他们认为是为信仰而战。到了取得起义胜利后,他们就退出了政治舞台,回到虔诚的宗教生活中去。玛喀比王朝独立时,法利赛派反对当权的撒都该派,因撒都该派代表世俗当权者,信仰又不纯正,是谋求权势、享乐的贪官贵族。法利赛派代表在野的、严谨保守的、盼望弥赛亚国度的宗教集团。法利赛派尽管表现出巨大的政治能量,就其前身根源而言,它不是一个政党而是一个律法教师、学者和祭司的协会。他们拥有大量的追随者,他们更关心的是宗教而不是政治,所以他们更愿意屈从罗的政权,只要它不干涉他们的宗教生活,而不愿服从一个完全世俗化的犹太政权。除政治态度之外,宗教上对《托拉》的态度也是导致法利赛派同祭司阶层的撒都该派分裂的原因。两派在解决当代问题时对《托拉》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撒都该派拒绝接受不是直接源于《托拉》、《摩西五经》的任何观念,他们高度依赖的就是成文法典。而法利赛派认为上帝给摩西的律法是双重的,即包括成文的和口传的两种。对于法利赛人来说,《托拉》是对人的神圣的启示,由摩西的五本书组成,但它还须以先知的教悔以及历代相传的口传传统作为补充,并由之作出解释。他们认可了律法中的进化原则,人应该用上帝赋予的理性解释《托拉》。他们不盲从于律法书中的文字,所以如果它同理性和良知相抵触时,法利赛人并无多大困难就能协调《托拉》中的教诲同他们自己思想的矛盾,或者发现这些思想正是《托拉》所暗示和隐含的。同撒都该派相比,法利赛派在解释律法时总是着眼于它的精神。当随着时间的发展,一条律法已经过时时,法利赛人就赋予它一项新的更能被接受的意义。例如,在解释摩西律法中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律法时,法利赛派说,这条律法指的是用金钱赔偿而不是指报复。正由于法利赛派这一进步倾向,经他们所解释的《托拉》因而能继续发展并在犹太教中保持为一种永生的力量。

法利赛派作为一个享有宗教威信的犹太教派别,在发展过程中并非所有的法利赛派成员都是这样。《塔木德》列举了法利赛派成员的几种伪善,被批评为“伪善者”和“毒的种类”。本来是恪守律法、注重虔诚的宗派,到了公元1世纪时逐渐蜕化为只求外表、追求形式、追逐名利的党徒,赢得“假冒伪善”的衔称,但从整个犹太教来说,在圣殿毁灭,耶路撒冷陷落后,正是犹太会堂和法利赛派学者继续使犹太教发挥作用并不断地进行改造,促进犹太教的发展。

犹太人与犹太教的其它文章:

  • 《上行之
  • 《上升》
  • 万湖会议
  • 大祭司
  • 大国对巴勒斯坦统治权的争夺
  • 大利拉 Delil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