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由

属于::孔子门生

  子路  (公元前542年~公元前480年)  姓仲,名由,字子路,因曾为季孙氏家臣,又称季路。春秋末年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人,孔子弟子。
  子路未人孔门时,曾头戴冠,身佩骨,勇猛无礼,侵犯孔子师徒。孔子见他行为虽然鲁莽,性爽直刚强,仍不失为一个可塑之才,于是用礼义的手段慢慢诱导他,终于使他决定改穿儒服,并拜孔子为师。子路从师以后,随孔子游学于列国。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孔子结束游历回到鲁国,子路仕卫,曾任蒲邑(今长垣)宰,后做卫国权臣、卫灵公外甥孔悝的家臣,继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

子路

  子路生性耿直,不时现出粗野鲁莽之态,在孔子身边"行行如也",一副刚强威猛的形象。对先生的提问总是不加思索"率尔开对"(《论语》)。对孔子的某种言行,特别是前后矛盾的言行则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孔子曾训斥他:"野哉,由也!"子路为人好勇尚义,重信守职。孔子评论他:"好勇过我"、"由也果(果敢)"(《论语》)。子路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论语》)子路还不时在先生面前问起"君子-乎?"子路认为一个有才德的人不为国家做事,这是无义之举。君子出仕为官,才是遵守道义的行为。子路非常看重长幼君臣之义,说:"士不能勤苦,不能轻死亡,不能恬贫穷,而日我能行义,吾不信也。"(《外传》卷二)并以大无畏的精神实践着他的信念。
  子路非常忠于职守,无论就职于鲁或是出仕于卫,都尽忠尽职。孔子周游列国,子路始终侍卫左右,无论是困于匡地,或是厄于陈、蔡,都凭其过人的勇武,保护着孔子。孔子曾深有感触地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史记》)
  在孔门众弟子中,子路更以长于政事而著名。孔子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子路跟从孔子游学到卫国,卫国执政孔悝用为蒲邑令。"蒲多壮士,又难治",孔子告诫他要以恭敬宽正为本,那么下可以折服壮士,教化百姓,上可以报答孔悝知遇之恩。子路谨遵先生的教诲,在蒲邑召集乡民,议定于浅沟小滨之地,加深加阔,没有沟渠的地方,选择好地点开凿成渠,既防天旱,又备水涝。对出工之人,每人每日给一箪食,一壶浆。三年后,孔子专程来蒲检查子路的治绩,入境曰:"由恭敬以信矣。"入邑曰:"善哉!由忠信以宽。"至庭日:"善哉!由明察以断矣。"同行的子贡看不明白,下问孔子说:"夫子没有见到仲由的行政,三次称好,却是什么缘故?"孔子说:"我们刚进边境,见田禾茂盛,野草尽除,沟洫深广,这是子路恭敬行信,所以乡民肯尽力田畴;进入城中,见墙屋完固,树木葱茂,这是由于子路忠信行宽,所以民众不偷懒;来到衙署庭中,见属下用命,讼庭清闲,这是由于子路断案明察,所以百姓未受侵扰, 安祥。"
 子路原为一介武夫,自从拜师孔子后,受仁义礼乐的熏陶,学问修养日有长进,但多显得保守机械,不会举一反三,而且对于为学还有轻视倾向。孔子曾对他指出:"君无谏臣,失误必大;士无教友,则听无良言;马无鞭缰,则无以控御。木头受了准绳便变直,人接受了学问,无事不顺,厌恶学问,必近刑罚。所以君子不可以不学。"子路仍固执强辞:"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作竹箭,可穿犀草。如此说来,何必要学?"孔子进一步开导他:"竹箭配上箭羽,箭镞经过打磨,那会射得更深。做学问就像配箭羽磨箭镞,道理是一样的。"子路"闻过则喜",乐于纠正错误,因而学有成。孔子曾赞扬子路:"穿着破烂的旧丝棉袍子和穿着狐貉裘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惭愧的,恐怕只有仲由能做得到。"
  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出亡太子蒯聩企图复位,挟持孔悝攻击其子卫出公辄。时为孔悝家臣的子路闻讯,飞马赶回卫都,在城门边上遇到准备出逃的子羔(高柴)。子羔说:"出公已经连夜逃亡了,而且现在四门紧闭,请赶快走吧,何苦空受其祸。"子路却毫不犹豫地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我既食孔悝之禄,他既有难,我岂能远避。正值叛军出城追出公,子路趁机潜入城内,直奔孔氏堂前,见孔悝被蒯聩等挟持于台上,遂高声大呼:"仲由在此,孔大夫赶快离开!"此时孔悝早已失去自由,不敢下台。子路紧接着吼道:"太子没什么武艺,等我一把火烧掉这台,他自然要放您。"太子闻言大惊,急命死党围攻子路。子路舞剑奋战,但终因年岁不饶人,被叛军刺断冠缨,身受重伤。子路仍忍痛大呼:"大丈夫死不免冠,且待我结缨戴冠而死。"于是扔下利剑,双手取冠结缨。叛党兵士一哄而上,乱刀砍死子路。子路葬于戚邑城东。
 子路死后,孔子悲痛至极,哀叹是天帝有意断绝他,在孔门弟子中除颜回外仅此一见。
 子路见义勇为,杀身成仁,言诺行信,闻过则喜的美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向为人们所称道。子路年轻时视亲为母"负米"百里,为亡父守丧泣血哀容三年,被后人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在孔子弟子中以忠厚仁孝著称。自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祠仲尼(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后,历代统治者对子路亦推崇有加,对他不断祭封。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把他列为"十哲"之一,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赠"卫侯"。宋成淳三年(1267年)又改封为"卫公"。
     子路墓祠位于今濮阳市区建设路南,京开大道西侧,戚城遗址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