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志》第三卷 思想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8 属于:姜子牙
  • 从三代迄于汉魏,被称为“国体”家的有二人,太公是其一。所谓“国体”家,就是德、法、术“三材”皆备的政治家。施德治以昌国,行仁政以安民,太公是周公孔子的启迪者;“建法立制,强国富人”,太公是桓公、管仲的前圣;“思通道化,策谋奇妙”,太公又是范蠡张良的先师。周公、孔子倡导仁德,桓公、管仲盛为首霸,范蠡兴越,张良安汉,太公则兼众之长而被称为“国体”,故能先后兴周兴齐,故能继伊尹之后完成了三代历史上“应天顺人”的“汤武革命”。《人物志·流业》:“兼有三材,三材皆备:其德足以厉风俗,其法足以正天下,其术足以谋庙胜,是谓国体。伊尹、吕望是也。” “三材”缺一者不能称之为“国体”。《史记·齐太公世家》:“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作为一个政治家,太公的圣明,取决于他的“三材皆备”,而太公“国本”的建立,则是以他“兼有三材”的思想为基础。桓公、管仲以继承太公的国本而致五霸之盛,故称“修善政”,从而使“前圣”“后盛”一脉相承。 太公德、 法、术“三材”兼具的素质和能力源于他的“修道术”。何谓修道术?“人功和天地参合,助成天地所生,才有道术可言。” (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齐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这是对“修道术”的简明释义,而修道术的核心是“仁爱”,是仁政,则是对太公修道术的最精要的归纳和总结。因为,天生万物,地长万物,天地生长万物,是仁爱的体现。所以,从助成天地生长之功的思想而产生了仁人爱物的思想,从仁人爱物的思想而产生了仁政和德治的治术,是太公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辩证统一的必然结果。由此可见,太公由修行道术而形成的仁爱思想,由仁爱思想而产生的仁德政治,由仁德政治和“三材皆备”的个人素质而形成的文德武功,是其思想学说产生发展的必然产物。换句话说,太公的思想学说、治道治绩,其产生发展的脉络是很清楚的,先后都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太公仁人爱物的哲学思想,因俗简礼的民本思想,富民强国的经济思想,尊贤尚功的政治思想,文武兼用的军事思想以及礼刑并用的法制思想,都如木有其本,水有其源。而它们的本源便是修道术。 仁人就是爱人,也是爱人的人。行政理民本于爱人,便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人本是太公政治思想的基础。人本的核心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基于这一核心,太公强调君主必须实行仁、德、义、道的政治,才能取天下、守天下。君主同天下人分享天下之利而不独擅其利的,叫做仁;能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的,叫做德;和天下人同忧乐、同好恶的,叫做义;能为民开辟生财致利之道的,叫做富民有道。太公仁人利物的政治思想实即以天下为公的“官天下”思想。 “因俗简礼”是太公独具特色的治国安民之道。而因俗顺民是太公人本思想的根本体现。太公世代是东夷齐地的土著。东夷齐地有“君子国”的称号。太公继承了先祖的德泽,也通熟故乡的礼俗。因此,出于“因循为用”的务实思想,太公封齐建国,即行因俗简礼之政。因俗就是顺民,简礼则首先实行简易政治。因俗顺民,故有“下令如流水之原”的成就;实行简易政治,“平易近民”,故有“民必归之”的功效。因而太公治齐,5个月即报政于周王朝。报政,就是政事治理情况的报捷。 仁政的核心是爱民。爱民的首务是富民。富民是强国的基础。因此他作出了能富民才是行仁政而“不富无以为仁”的结论。太公兴周兴齐,他既有富民之道可以富民,更有富民之效可以强国。太公强调,只有“能生利者”才可能建立王道,才可能取得天下。 太公的富民之道是“共利”和“生利”两条。用通俗的说法就是开源节流。节流是实行与天下人分享天下之利,实行“共利”;杜绝君主和少数人“独擅天下之利”。开源是为民广开生财致富之源。提倡农、工、商并重,强调本、末并举,“通商工之业, 便盐之利” ,促进货利往来;“劝女功,极技巧”,促使齐国冠带衣履遍销“天下”;开发山海之利,发挥地方优势,都是太公开源、“生利”之道。 太公的“共利”之道,可以限制或杜绝朝廷和官府的挥霍、贿赂及贪污之弊,以保持廉政的本色。其“生利”之道的实行,则首次打破了重“本”抑“末”的小农经济格局,首次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并第一次树立起了经济开放的典范。 基于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一人的天下的认识,则国家是万民的国家,不是一姓的国家。因此,只有调动天下人的智慧和力量来治理天下,天下才能治理好;只有调动一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来富强国家,国家才能富强起来。因此太公才能实行“尊贤智,赏有功”或称“尊贤尚功”之政。仁是亲亲,重在亲其所亲,即亲亲为首。义是合宜合理,即尊贤为次。这是周礼、鲁礼之制。太公与此相反,他以“先疏后亲,先义后仁”(《说苑·政理》。)为其尊贤尚功之道,突出了尊贤重于亲亲、任贤先于任亲的特点,突出了先公后私的务实精神。东夷齐地是五帝的故乡。太公尊贤尚功之政的实行,是以五帝“官天下”之道对三王“家天下”之道的冲击,是任人唯贤之道对任人唯亲之道的冲击。尊贤尚功是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而不计血统、宗族。以此成为齐国的政治传统, 奠定了齐国800年长盛不衰的基础,太公成为政治开放、务实的典范。 《李卫公问对·卷上》:“周《司法》,本太公者也。”即没有太公兵法便无从产生周《司马法》。因此,黄帝创立的兵制,深奥无比,唯“太公实缮其法”,而以兴周,而以成太公兵法。再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所称道的“非兵不强,非德不昌”的黄帝兵法,黄帝、汤、武赖之以兴,是因为黄帝、汤、武做到了德与兵的合理运用。太公正是充实和升华了德与兵有机结合的黄帝兵法,而被称“能绍而明之”,或被称“实缮其法”。由此可见,先德后兵、兵德相辅相成的用兵之道是太公军事思想的核心。这一思想突出体现于《六韬》的《文韬》《武韬》中。太公强调“树敛”而使天下归之,亦即树立仁德政治以收揽天下人归向,实即以行得道之政而求多助之效。可知“树敛”源出“人本”思想。德兵相辅相成的思想也体现在《司马法》全书而突出在《仁本》和《天子之义》中。仁本就是以仁爱为本,也同于人本。《仁本》提倡以仁爱为宗旨的义战立场,突出了太公德兵兼用的思想。指出:作为义战,基于仁爱的宗旨,用合乎理义的方法治理国家而达不到目的,就不得不采取特殊的手段。此特殊手段即表现为战争,这就是“贤王……兴甲兵以讨伐不义”的正义战争。所以“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体现着吊民伐罪的正义性,因而上述任务便是正义战争的使命。 此外, 太公强调“国不可从外治, 军不可从中御”的重要意义,第一次提出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及立将、励军等制胜理论。 法制的合理建立和实行是令行禁止的保证。太公继承发展了其先祖“伯夷降典,折民惟刑”(《周书·吕刑》。)的礼法之制,制礼立法,实行先礼后法、先教后刑的礼法兼用之政;他“建立法制”,无非为了“强国富人”,而兴周兴齐,无不达到了这一目的。 《礼记·杂记》:“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太公先佐文王“修德倾商”,后佐武王兴师伐纣,“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故汉人称太公“用能造周”。既然太公先后佐文、武创立了周王朝,则文、武一张一弛、宽严相济的治天下之道,必赖太公建立无疑。因此,《司马法·仁本》总结“贤王”礼法并用的先例说:“贤王制礼乐法度,乃作五刑,兴甲兵以讨不义。”“大刑用甲兵”,即兴师讨罪是五刑中的大刑。《司马法》总结和师法贤王的用刑,其中包括太公佐武王伐纣的先例。《汉书·刑法志》:“爱待敬而不败,德须威而久立,故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这里说明了礼法兼用的必然和必需,并间接肯定了太公“一张一弛”之道的历史贡献。“自黄帝有涿鹿之战以定火灾”到“殷、周以兵定天下”之说,也同样总结了自黄帝至太公“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的文德武功。 太公兴周,使“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使“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史记·周本纪》。),是太公兴礼兴德的结果。而其“伐犬戎”“伐密须”“败耆国”到最后灭纣,则又是太公明威用刑、讨伐不义的典型。太公兴齐,因齐俗而顺齐民,但同时杀死了目无国法的狂?与华士。此外,太公实行依法“上贤”、依法“去不肖”的人才路线,实行赏必有功、罚必有罪、赏信罚义的劝惩政策。《司马法·天子之义》中“故礼与法,表里也;文与武,左右也”的说法,首先师承的应是太公礼法兼用之道。 由以上对于太公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军事思想和法制思想的简述,及其韬光养晦、勤身苦志、致力兼善天下的个人素质而树起的“三材皆备”的古代政治家特有的形象,便可推知其治国治军方略的形成之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