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志》第一类 治国思想 第一辑 修道术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8 属于:姜子牙
  • 汉书·地理志》载:初太公治齐,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故至今其土多好经术,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智。 这里是说,齐国“尊贤智,赏有功”这一富民强国之道的实行始于太公的修道术,齐地人多好经学儒术的风尚习俗成于太公的修道术,而齐人因顾惜功名而务求进身用世及其从容宽厚、通情达理而又足智多谋的素质和风尚的形成,也归功于太公的修道术。 “道术”是治理国家、治理天下的方术,因而或称为治道或治术。《庄子·天下》篇称述“天人”“神人”“至人”和“圣人”等以修道术治国安民的“古之人”,都是从“轩、顼已下迄于”的古代圣君。虽然《庄子》说“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但三代诸侯国君中被史家称为以修道术为治术的,唯太公一人。既然“治方术者”术多人众,但其中以修治“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之术为术的人,应是太公。“本数,仁义也;末度,名法也。夫圣人慈育,恩覃黎庶,故能明仁义以崇本,系名法以救末”。太公正是德、法、术“三材皆备”即“能明仁义以崇本,系名法以救末”的政治家。 “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是说人能配合天地生长万物的自然规律而助成其生长化育之功。而谐和天下、恩泽普施于百姓都在“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之中,即在人功和天地参合之中。标明仁义树以为本,设立法度名分附以为末,也都是“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所必行的。 天地的最大功德和根本规律就是生长万物。《易·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德”即规律或属性。《易·乾·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在这里,“大人”就是德高功大的人,大德至仁的人。大人德高功大的体现就是行合天地之德,亦即参合天地以人功而助成天地所生。换句话说,行合天地之德,只有参合天地以人功而助成天地所生,才能树高德、立大功,才可配称为“大人”。《易·系辞下》又说:“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天地之道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之道,其以生长万物为根本属性和规律。人道与天地之道相对而言,则具有能认识天地之道和参合天地之道以成其功的能动作用。天地既然以生长为其属性和规律,人能参合天地而助成其生长化育之功,便是合理地以尽人道,即主观能动性的正确发挥,从而实现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科学的辩证统一。依此可知,这里说的“兼三才而两之”,是指人道对天地之道而言的,即所谓“对立的两面”。“两不立,则一不可见” (《正蒙·太和》。) 之说,?完全可为“兼三才而两之”之说的释义。总之,天道地道是本然之理,人尽其道是合理之事。 以上简述了修道术的意义与功效,而胡适的“人功和天地参合,助成天地所生,才有道术可言的论述”(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齐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则是对“修道术”含义的言简意赅的说明。《尚书·泰誓》:“唯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天生万物,地长万物,因此说天地为万物父母。而能参助天地生长以成其功,是人所独具的灵秀,故人为万物之灵。这仍是“三材”关系之说。从自然万物推及于百姓万民,上天矜怜万民,民意就是天意,所以万民的意愿,天必顺从。因此,参助天地成其生长之功是顺合天道,而行合民心民意,以爱民安民为务更是行合天意,合而言之就是仁人爱物。以此为政就是仁政和德治,因为仁政德治的根本体现只能是“圣人慈育”。太公辅佐武王伐罪吊民,禁暴止虐,“恭行天罚”,都是仁人爱物的体现,是《泰誓》思想的实行。可信《泰誓》作于太公。《史记·齐太公世家》:“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 修道术是为立国强国而奠基,为治术治道的根基,因此古人称之为“道基”。汉初政治家陆贾在其《新语·道基》中盛称太公的修道术:“传曰:天生万物,以地养之,圣人成之,功德参合,而道术生焉。故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养育群生,一茂一亡……故圣人怀仁仗义,分明纤微,忖度天地,危而不倾,佚而不乱者,仁义之所治也……太公自布衣升三公之位,累世享千乘之爵……以圆制规,以矩立方,圣人王世,贤者建功:汤举伊尹,周任吕望,行合天地,德配阴阳,承天诛恶,克暴除殃……” 伊尹、吕望史称伊吕。商汤举伊尹而灭夏桀以兴商,文武任太公而灭商纣以兴周,都是“行合天地,德配阴阳”的义举,因而都建立了“承天诛恶,克暴除殃”的功德,被称作“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汤武革命”(《易·革》。)。很明显,他们功德的建立,一方面在于他们的“怀仁仗义”“养育群生”,另一方面则在于他们的“以圆制规,以矩立方”,即做到了“明于本数,系于末度”的有机结合。总之是靠了其功德而参合于天生万物、地养万物的修道术。 史家称太公以修道术为经世济民之术。佐周武王作成的《泰誓》中,太公表述了他的这一思想;而在传世的《六韬》一书中,同样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了太公的这一思想。《六韬·文韬·守国》:“太公曰:‘天生四时,地生万物,天下有民,仁圣牧之。故春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冬道藏,万物寻。盈则藏,藏则复起,莫知所终,莫知所始。圣人配之,以为天地经纪。’” 太公指出,生长敛藏是天地四时的自然规律。天下有民亿万,唯有圣贤才能妥善治理。天地的自然规律,“圣人配之,以为天地经纪”,即只有圣人能参合效法这一规律,以作为治理天下的普遍原则。《武韬·文启》:“太公曰:‘天有常形,民有常生。与天下共其生,而天下静矣。太上因之,其次化之。夫民化而从政,是以天无为而成事,民无与而自富,此圣人之德也。’” 太公指出:天地有一定的生长敛藏规律,民众有经常从事的职业生计。君主能同民众共安生业,天下就会安定。最好的政治是应合民心进行治理,其次是宣扬政教以感化民众。民众被感化就会服从政令。所以,天地之道无为而能生长万物,民众无需施舍就可丰衣足食,这就是圣人的德治。《武韬·发启》:“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 太公把天道和人道紧密结合在一起。他要君主修德行仁,礼贤下士,施加恩惠于民众,必待天殃、人灾并见的时候,才可起而兴师问罪、拨乱反正。实行吊民伐罪之道,政治理想就可以实现;遵循正确的路线,统一天下的目标即可达到;建立适当的制度,便一定能获得成功;确立强大的优势地位,就可战胜强大的敌人。 基于修道术的政治思想,太公确立了他的“树敛”之道。树敛之道就是树立仁政德治以招揽天下人归心的治道,即仁、德、义、道结合为用的政治路线。《六韬·文韬·文师》:“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从天下不是一人一姓独有的天下,而是天下人共有的天下这一认识出发,太公强调君主必须同天下人共享天下之利而不得独擅其利,即行仁爱;必须为天下人免死、解难、救患、济急,即施恩德;必须与天下人同忧乐、同好恶,即行道义;必须为天下人谋利益,即立王道。以此形成了兴周灭商、安齐兴齐的战略决策,建立了经世济民的历史功业。“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的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家长制、家天下的专制制度而初始树起了“天下为公”的旗帜。 总之,修道术就是以人功顺合天地生长的自然规律,而爱人、而利物,助其生长,济其成熟的治国之道。人君效法天地之道,行仁政,施德治,助万物,济民生,是太公修道术的目的和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