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钓的不止是运气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8 属于:姜子牙
  •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历史上称他为"姜太公"。姜子牙是周倾商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和西周的开国元勋,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被称为"周师齐祖"、"百家宗师",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姜子牙出身低微,前半生可以说是漂泊不定、困顿不堪,但是他却满腹经纶、壮志凌云,深信自己能干一番事业。

      他曾辅佐殷纣王,并多次劝谏纣王改邪归正,可殷纣王不但不听,反而听信谗言,追杀他。姜子牙不得不离开朝歌,来到磻溪隐居了起来。

      在隐居的这段日子里,他做了几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在渭水的小溪边上钓。不过与别人钓鱼不同,别人都用的是弯钩并挂饵,而他用的是直钩还不挂饵。第二件事是边钓鱼边教农民歌谣,内容都是反对当时昏君殷纣王的如"朝中有昏君,百姓多遭殃;何日有明主,拨云见太阳。"第三件事就是给当地老百姓算卦,而且算得很准,名扬四方。看这形势,明显就是想扩大影响,为打响重出江湖这张牌而做铺垫。

      故此,他虽名为隐居,但时刻没忘出山为仕,处心积虑希望圣明君主能发现他,请他出山,伐纣立功。所以说,他所做的三件事,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是故意做给周文王看的,是钓周文王这条大鱼。

      尤其是无饵直钩钓鱼,那真是历史一大首创,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钓法奇特,短杆长线,线系直钩,不用诱饵之食,钓杆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

      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子牙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姜尚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

      非常明显,他每日垂钓于渭水之上,无非是为自己造势,等待能识他这千里的伯乐到来。

      果不其然,他果然钓到了一条大鱼——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人才,得知年已古稀的姜尚很有才干,他斋食三日,沐浴整衣,抬着聘礼,亲自前往磻溪应聘,并封姜尚为相。

      对此,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周文王当年来到钓鱼台,姜太公态度非常傲慢。而周文王当时的态度特别恭谨。

      那天,周文王来到钓鱼台拜访姜子牙时,刚好有一辆推车。姜太公用手指着车子,自己坐上去,示意叫他拉。周文王心中不悦,但国家需要人才,不象现在,文凭随便搞,研究生象条,本科生满街跑。周文王只好忍气吞声,便低头将车子拉了起来,向前慢慢行进。走了一半路程,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衣衫全湿透了。试想,每天坐椅,加上打点后宫美女弄得腰酸腿软,哪里干过这种粗活?但姜太公依然不语。周文王实在走不动了,休息了片刻。

      休息后,姜太公接着还要周王继续向前拉车。周文王只好再拉。又向前拉了一会儿,就再也走不动了。

      这时,姜太公才说:"你前后拉了八百零八步,中间歇息了一阵。那么,你们周代的江山,以中间歇息的时间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总共有八百零八年。"

      这时,周文王后悔了,还想再多拉点。姜太公说:"不行了,这是天数,天命难违,只能这样了!"

      姜子牙被文王聘为相之后,他辅佐文王,兴邦立国,作出了巨大贡献,还帮助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一举灭掉了商朝,实现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自己也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