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故事:5.金丹换骨,锻造气质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7 属于:曾国藩
  •   一个人有了志向,人生就有了目标。如果他志向高远,立志坚卓,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勇往直前,那么一定会取得成功。在这种意义上说,立志可以使人改变自己,重塑自我,用曾国藩的话说,立志犹如"金丹换骨"。甚至一个人的性格、气质也可以通过立志来改变。

      同治元年(1862)曾国藩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曾纪泽、曾纪鸿,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化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即以余生平言之,三十 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四十六岁以前,作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即此二端,可 见无事不可变也,尔于"厚重"二字,须立志变改。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

      曾国藩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件事教育当时已经长大的两个儿子。"金丹换骨",意思是说,立志像极为灵验的神药一样,服了他就可以使你脱胎换骨,变成另外一种高尚的人。

      读书可以养气。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即是此理。但万事皆须有恒,有恒即须有毅力,毅力又皆从志向而出。

      在家教方面深受曾国藩影响的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

       读书做人,先要立志;想古来圣贤豪杰,是我者这般年纪时,是何气象?是何学问?是何才干?我现在哪一件可以比他?看同时一辈人,父母常背后夸赞者,是何 好样?斥责者,是何坏样?好样要学,坏样断不可学,心中要想个明白,立定主意,念念要学好,事事要学好;自己坏样,一概猛醒猛改,断不许少有回护,断不可 因循苟且,务期与古时圣贤豪杰少时志气一般,方可慰父母之心,免被他人耻笑。

      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增长知识是为了使自己的人格和品行得到提升。但这一切又以立志为基础。

      曾国藩的立志观有两方面内涵:一是读书要给自己定下目标,要读到什么程度;二是做人也要给自己定下目标。做人要作一个什么样的人。

      根据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主张,在立志时,应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参照:

      一是要和古代的圣贤和豪杰志士相比,看看他们在自己这个年龄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他们,在哪些方面赶上或者超过了他们。

      二是父母对自己的前途是怎样规划设计的,自己的志向是否与父母给自己立下的奋斗目标相一致,虽然有时父母给自己立下的奋斗目标不一定完全适合自己,但是"知子莫如父母",他们那样"规划"肯定有他们的道理。因此,要充分尊重和深思。

      三是要把自己与同辈人相比,认真分析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然后,让这三点成为一个平面,这个平面就是自己确立的志向。

      立志之后应该做些什么呢?曾国藩说:

      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偶然听一段好话,听一件好事,亦知感动羡慕,当时亦说我要与他一样;不过几日几时,此念就不知如何消歇去了。此是立志不坚,还由不能立志之故;如果一心向上,有何事业不能做成?

      的确,一个人立志容易,但最关键的是如何实现自己的志向。

      曾国藩在给几个弟弟的信中详细介绍了他非常佩服的好友陈岱云立志的情况。

      陈岱云,字源兖,是曾国藩二女婿陈远济(松生)的父亲,即曾国藩的亲家。陈岱云早年与曾国藩同登进士,入翰林。并一同投唐鉴、倭仁之门,为良师益友。

       道光二十三年(1843),陈岱云家运不幸。这一年夏天,他在京患病达40多天,至年底刚好时,他的夫人易氏又得了重病,仅10多天即病故了。曾在新婚 之夜,红蜡灯花被喜爆所灭,易夫人说:"如果有什么不幸,但愿我自己受到惩罚!"陈岱云故内心极为愧疚,悲伤已极。曾国藩对他深表同情,曾作《岱云同年丧 妻为此譬之》相劝。并在第二年正月二十五日《禀父母》信中说:

      "陈岱云之贤配于正月初八日仙逝。去年岱云病时,曾经割臂疗夫。十二月初二日生一子,小大平安。至除夕得气痛病,正月初三即服人参,初八日长逝。岱云哀伤异常,男代为打理一切。二十三日开吊,男赠银十六两。陈宅共收赠银三百二十余两。"

      陈岱云自妻去世后,"光景最苦"。但仍不改欲有所作为之志。因准备考差,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六月接妾到京,将他的小儿子从曾国藩家接回自养。同年十一月他虽被放官,但不甚满意。曾国藩于第二年正月初三日《禀父母》信中说:

       二十四日,陈岱云放江西吉安府知府。岱云年仅三十二岁,而以翰林出为太守,亦近来所仅见者。人皆代他庆幸,而他深以未得主考、学政为恨。且近日外官情 形,动多掣肘,不如京官清贵安稳,能得外差,固为幸事,即不得差,亦可读书养望,不染尘壤。岱云虽已得郡为荣,仍以失去玉堂为悔。自放官后,摒挡月余,已 于十二月二十八出京。

      出京时,曾国藩作《送陈岱云出守吉安》一首相赠。诗中说陈岱云"树德追孔周,拯时俪葛亮。"后来陈岱云与曾国藩成为儿女亲家。家中又经历了母亲和另一位夫人去世的大变故,但仍然成为一个"耿芥忠荩之臣"。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自安庆北上,进军庐州,陈岱云随江忠源率军前往防守,于是年十二月在庐州战死。曾国藩吊陈岱云亲家之联云:

      众口铄坚金,谁知烈士丹心苦?

      大江漾明月,长照忠臣白骨寒。

      因此,在人生的征途上,有了志向,确实能把自己引向另一个"自我",实现人生"金丹换骨"的一种升华。

      曾国藩语录精粹:

      汝辈不可松懈,为学少不得"勤修"二字。我这般年纪尚不可松懈,闲暇要勤于翻阅,汝辈要立志读书做人。

      ——同治元年七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