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故事:6.以诚易和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7 属于:曾国藩
  •   以诚相待,可以得人心。此学问简单至极,但有人做起来,难于上蜀道。曾国藩把人心诚伪作为人的基本品格来认识,认为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和他交往,才能有信誉可言。此为其一生必备的交际学问。

      曾国藩说:

      天地之所以运行不息,国家之所以存在建立,圣贵的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都是因为一个诚字。

       人必须虚怀若谷,心地坦荡,毫无私心,然后才能真实无妄。所谓实,就是不欺骗。人之所以欺骗他人,必定是心中怀着私物。心中别有私心,不敢告人,必然编 造谎言骗人。若心中不着私物,又何必欺骗人呢?他之所以欺骗他人,也是因为他心中怀着私物。所知在好德,所私在好色。不能去好色之私,则不能成其好德之 知。所以说,诚,就是不欺骗;不欺骗,就是心中无私;心中无私,就是至虚(虚怀若谷)。因此,天下之至诚,就是天下之至虚。

      凡是正话实说,尽可多说几句,久而久之,大家自然能了解你的心意。就是真话,也不妨多说几句。但是不可以攻击他人的隐私,尤其不能背后诋毁他人的短处。

      曾国藩说:我们应该永远诚心待人,虚心处世。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变初衷,终有顺理成章的那一天。心虚而不讲客套,不挟私见,终有为大家所理解的那一天。

       用兵久则骄惰自生,骄惰则未有不失败的。"勤"字可以医治怠惰,"慎"字可以医治骄傲;在这两个字前,还须有一"诚"字作为根本。一定要立志将此认识透 彻,坚持到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鬼神也回避。人天生是直爽的,与军人交往时,直爽就显得尤为珍贵。文人的心多曲、多歪、多不坦白,往往与军人水火不 容。文人必须完全除去歪曲私心,事事推心置腹,使军人粗人坦然无疑。这是说的交往中的诚实。以诚为本,以勤字、慎字为用,也许可以避免大灾大败。

       自古以来,在外交上,或者是恩信,或者是威信,总之离不开一个"信"字。并不一定明显违背条约,或者放弃承诺,才算是失信;即便是纤细之事,谈笑之间, 也必须真心实意办理或说出。心中对他只有七分,外表不必假装十分。既然已经通和讲好,那就要凡事公平合理,不使远方的人吃亏,这就是恩信。至于令人敬畏, 全在自立自强,不装模作样。面临危险有不屈不挠的气节,面对财宝有不沾染的廉洁,这就是威信。这两种做法,看似迂远而不着边际,实际上质朴而耿直,可以在 无形之中消除祸患。

      诚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被认为是天地万物存在的依据,同时也是人的道德修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曾国藩主张"诚",而且,在他早期的政治生涯中,也是身体力行的。

       咸丰初,皇上下诏求言,大有一番有所作为的样子。臣子们于是指陈时弊,恳呈己见,一时纷纷纭纭,奏章不下数百件。但大多被以"毋庸议"的上谕而束之高 阁,"归于簿书尘积堆中"。血气方刚的曾国藩面对这种情况,颇为愤懑地说:"书生之血诚,徒以供胥吏唾弃之具!"这里,"书生之血诚"与"臣下之忠心"完 全是同义词。咸丰三年正月,他发出自己出办团练后第三封给湖南"公正绅耆"的公开信说:"自度才能浅薄,不足谋事,唯有‘不要钱,不怕死’六字时时自矢, 以质鬼神,以对父君。""不要钱,不怕死",是他的"血诚"的重要内容。后来,他失败于靖港,在向朝廷的请罪折中信誓且旦地说,虽然挫折,仍当"竭尽血 诚,一力经理"。曾国藩一生正是秉着这股"血诚"来与太平军和捻军纠缠的。他于咸丰十年(1860)感慨万分地说:"天下滔滔,祸乱未已;吏治人心,毫无 更改;军政战事,日崇虚伪。非得二三君子,倡之以朴诚,道之以廉耻,则江河日下,不知所届。"又说:"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他简直把"朴诚" 当作医治满清王朝的政治病的一付"良药"。

      所以,曾国藩不仅要求自己"须有一‘诚’字,以之立本立志",也处处以"血诚"要求自己的 下属。例如,他说:"带勇之人,第一要才治人,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贪名利,第四在耐受辛苦。"接着他说:"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人以俱至;无忠义 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这里,"忠义血性"与"血诚"也是同义词。

      总之,血诚是曾国藩修身、求才、治军、治政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他借以团结一批封建文人、巩固官位的精神力量,也是他企图"复礼"实行"礼治"的重要保证和理想途径。这正是魏征所说的"君子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的意思。

      从做人、到治军、到治国,曾国藩所信奉的只有一个"诚"字。

      曾国藩语录精粹:

       "敬""恕"二字,细加体认,实觉刻不可离。"敬"则心存而放,"恕"则不蔽于私。大抵接人处事,于见得他人不是、极怒之际,能设身易地以处,则意气顿 平。故"恕"字为求仁极捷之径。来示以"致知"为大头脑工夫。鄙意"敬"是平日涵养之适,"恕"是临时应事之道,"致知"则所以讲求此"敬"、讲求此 "恕"者也。

      ——咸丰八年十一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