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故事:4.为德为才,交一己难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7 属于:曾国藩
  •   在湘军与太平天国对垒的十二年中,湘军最初不过两三百人,由小到大,由弱转强,直到胜利。太平军则由雄师百万,却逐渐由强转弱,直到失败。是不是由于 武器悬殊?不。双方的武器基本上是相当的;运输工具,太平军首先还占优势。是不是由于战略战术上的得失?统观全局,应该说,双方在战略战术上都有得意之 笔,也有失误之处。兹事体大,不可以一二言概括之。然而,有一点很清楚,在强弱转化的过程中,双方在"人"这个因素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和反差。从广西出 发时,洪秀全周围有东、南、西、北王和冀王,猛将如云,士气高涨。但是,一场内讧,死的死,走的走,干将丧失殆尽,不得不起用陈玉成、李秀成等第二代将 领。洪秀全本人深居宫闱,疑神疑鬼,俱信天灵,诏言有天不有人,即使对他不能不依靠的李秀成等人,也"信任不专",时常掣肘,重用他的老兄洪仁发、洪仁 达,以致人心改变,政事不一,各有一心,最终导致失败。

      与太平军相反,曾国藩起事于湖南时,不断受到湖南巡抚以下官员的嘲讽、排挤与 打击,好友刘蓉在办团练一事上与他若即若离,好友郭嵩焘兄弟并不应召,后来在江西,当地的军政大吏也很有些与他过不去,使曾国藩常常有形孤影单之感。但 是,发展到咸丰末年、同治初年,曾国藩周围,团结着大批良将谋士,胡林翼、李续宾兄弟、彭玉麟、杨岳斌、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荃、鲍超等人,都手握符篆, 威震一方。虽然他们与曾国藩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但在攻打太平军这一点上,曾国藩基本上能号令如一。他们的步调基本上是一致的。一个"失人才",一个 "得人才",太平军与湘军在同治元年前后已形成鲜明的对比。曾国藩说:"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这实是入木三分之论。

      在聚集人 才上,曾国藩的确有一些不同凡人的招术,使得士多愿被他所用。曾国藩事业几乎从零开始,到一呼百应,正是借助"做场"、"做局"而发生变化的。他多次谈到 "局",鄙视那些在局外呐喊议论者,倡导挺膺负责,躬身入局,认为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曾国藩起家之初,手中无权无势,所以跟从他的人并不多。从长沙临 行前,邀左宗棠参谋军务,遭到拒绝。但左宗棠拒绝入幕后不久,即加入到骆秉章的幕府,令曾国藩很难堪。李鸿章初次来投,曾国藩也说:"少荃(李鸿章号)是 翰林,了不起啊!志大才高。我这里呢,局面还没打开,恐怕他这样的艨艟巨舰,不是我这里的漏漏溪流所能容纳的。他何不回京师谋个好差事呢?"表面上是拒 绝,实际上担心水浅养不了大,李鸿章吃不了这份苦。

      曾国藩还同时发出另外几封邀请信,但应者寥寥,甚至连过去的好友冯卓怀、郭嵩焘 等都不肯随行,刘蓉虽被他强拉硬扯出来,但不久即坚辞而归,留下来的只有李元度、陈士杰数人。陈士杰字俊臣,湖南桂阳州人,以拔贡考取小京官,分发户部, 遭父忧回籍。因在家办团练镇压当地会党为曾国藩所赏识,在衡州招聘入幕。李元度字次青,湖南平江人,以举人授官黔阳教谕。李元度曾上书曾国藩言兵事,为其 所赏识,约于1854年2月前后入幕。曾国藩深感孤立无援之苦。他在给弟弟们的信中很有感慨地说:"兵凶战危之地,无人不趋而避之,平日至交如冯树堂、郭 嵩焘者尚不肯来,则其他更何论焉!"又说:"甄甫先生去岁在湖北时,身旁仅一旧仆,官亲、幕友、家丁、戈什哈一概走尽。此无足怪之事。兄现在局势犹是有为 之秋,不致如甄甫处萧条已甚。然以为此为乐地,而谓人人肯欣然相从,则大不然也。"曾国藩当时惨淡经营的情形,由此可见一斑。曾国藩认识到自己局面尚未打 开,台面小,又不轻易向朝廷推荐人,当时环境又恶劣,随时有送命的危险,当然人们不愿死心塌地跟从了。因此,曾国藩再次出山时,向清政府要求授予他一、二 省的实权,对稍有才能者,保奏、荐举不断,加之打了几次胜仗,所以才有"群雄蔚起,云合景从,如得雨,如鱼得水"的局面。

      曾国藩任 两江总督后,即成立左宗棠军、李元度军;攻下安庆后不久,又令曾国荃回籍招募湘军六千;以后又成立李鸿章的淮军及淮扬和太湖两支水师,等等。各将领也深知 部队多,战功多,既可多得利,又能获高官,掌大权,因而往往不待命就自行筹饷,招募新营。同时,当曾国藩既任两江总督、又任钦差大臣之际,情况就更今非昔 比了。不但南方省份封疆将帅,凡有升罢,曾国藩"皆与赞画",而且,朝廷凡有大的举措,都要征求曾国藩的意见。这时的僚属们自然感奋异常:"我辈属在僚佐 亦为感奋,愿与同志相磨砺也。"郭嵩焘也说:"近朝廷举措,真是从大处着笔,为从来所未有。"

      曾国藩的"台面"做得越大,他的僚属们越有希望,越有干儿。难怪曾国藩开赴两江时,高唱挺进歌了。近代中国人尤其湖南人,从权贵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学子,大多佩服曾国藩,佩服其治学为人和带兵做事。

       曾国藩幕府由于人数众多,范围广泛,加上曾国藩本人知人善任,故"几乎举全国之精华,汇集于此。"另外由于曾国藩的保举,使许多幕僚都成了朝廷中的重 臣,故一时间各方英杰们无不以入曾幕为荣、为晋身之阶。李鼎芳表列的八十九名幕僚中,官至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及尚书、侍郎的,即达30人,成为左 右政局的重臣。

      曾国藩始终坚持"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条:广收、慎用、勤教、严绝。"

      曾国 藩出办团练,可说是百事待举,白手起家,后来湘军发展,事变至殷,尤需人才支撑。他深刻地认识到,"大厦非一木所支,宏业以众智而成。苟其群贤毕集,肝胆 共明,虽金石可穿,夫何艰之不济?"又说:"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领导者自己是否有容纳人才、折服人才的本领。 "若在上者不自咎其才德之不足以移人,而徒致慨上智之不可得,是犹执策而叹无,岂真无马哉!"曾国藩求贤若渴,嘤其鸣矣。在这方面,他是颇下了一番工夫 的。王定安记述说:"国藩专务以忠诚感召人心,每乡里士来谒,温语礼下之。有所陈,务毕其说。言可用,则斟酌施行;即不可用,亦不诘责;有异等者,虽卑 贱,与之抗礼。"在广揽人才的同时,曾国藩强调分辨良莠。他对曾国荃说:"弟常常以求才为急,虽至亲密友,不宜久留,恐贤者不愿共事一方也。"

       当时,亲朋好友,邻里乡党来曾氏营中求职者甚多,曾国藩唯恐曾国荃怀"广厦万间"之志而滥收滥用,规劝他说:"善觇国者,睹贤哲在位,则卜其将兴;见冗 员浮杂,则知其将替。善觇军者亦然。"他说李元度"过人之处极多","而短处则患在无知人之明","于位卑职小、出己之下者,则一概援‘善善从长’之义, 无复觉有奸邪情伪。凡有请托,无不曲从"。既广求人才,又不博收杂进,分辨真伪,考察贤劣,这就决定于对选择人才的标准的认识。曾国藩主张德才兼备,但更 强调人的德行。

      但是经过多年曲曲折折,曾国藩有时也不免有几番感慨:"至用人一节,实为万事根本。为德为才,得一已难,两者兼全,更 不数觏。"但这并未动摇他对德才兼备,更重德操的人才标准的信念。同治十年,他撰《才用》一文,检讨说:"当战争之世,苟无益胜负之数,虽盛德亦无所用 之。余生平好用忠实者流,今老矣,始知药之多不当于病也。"这是他晚年对自己践履德才兼备标准的一个深刻的反思。

      曾国藩语录精粹:

      每个人都必须有老师。如果没有老师,就不会产生敬畏之心……韩愈说:"好人不愿与我交往,我要尽力向他靠拢;不好的人来拉拢我,我要断然拒绝他。"一个人一生的成败,都与朋友的好坏密切相关,不可不慎重对待啊!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