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绰的故事:所幸山河能依旧,但悲人事不可留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7 属于:萧燕燕
  • <a href=/renwu/XiaoYanY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萧燕燕</a>
    萧燕燕
      太后湖边太后楼,栉风沐雨越千秋。

      抬头但见莽原碧,侧耳犹闻战啾。

      所幸山河能依旧,但悲人事不可留。

      仰面放眼胡天阔,垂首抚思胸臆惆。

       去年今朝时,花世灯如昼。途经流年,繁华几伤。红颜如纱,薄似烟尘。梦中探百转千回,看她经历一段非同寻常的人生。她是被岁月洗涤灵魂的女子,在生活的 边缘一次又一次寻求安宁。她是掉落在尘埃中生存的种子,在潮湿阴暗的泥土中寻找光明的方向。她不畏惧黑暗、不畏惧时间、不畏惧苍老,却害怕最终失去了原来 的自己。

      生命中注定的情节不能轻易改变,生活告诉她,遵从内心的声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走过幼年的懵懂无知,走过少年的豆蔻年 华,走过老年的迟暮将至。她终于明白,很多事情不能强求,也不能改变原本运行的轨迹。每个人都有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生命中难能可贵的心情也许只有一次。后 来的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穿过生命的层面,在自我的意识中得到一份解脱的自由。终于知晓,生之意义,用一辈子才能解读出其中一二。

      很多人时常感到怠倦,或许是因为不知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知会不会过自己所期许的生活。但对于女子而言,有个稳定的家庭,有个陪伴的爱人,有一双儿女……这些平淡幸福都是再大不过的恩赐。她曾愿做一个简单女子,过着安逸的生活。

       生命有时就是如此,过程超越结局。那个时候的她,生活在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与母亲地位都极其尊贵。父亲是辽朝的开国宰相萧敌鲁的侄子萧思温,母亲为辽 太宗的长女。她便是萧绰,小名燕燕。萧绰的出生带给整个家庭一份独特的温馨,父亲与母亲都极其宠爱她。从小她便生得一副好容貌,笑容恬静,成长的过程风平 浪静,没有经历悲伤的掺杂,这种安和造就了后来的她。她是慈悲的,因此她洞悉外界始终存有稳定。萧绰从小便喜爱向父母撒娇,但她知人生许多事都要靠自己完 成,家只能是自己的寄托与依靠,但绝对不是可以肆意索取的地方。尽管从小她便知道自己不能决定人生的全部,包括爱情和生活。

      母亲在她 稍长的年月中,问及她对待婚姻的看法。那时候的她还不知未来的打算,于是潦草回复,只回应道:喜欢有作为的男子。但是她心中隐约有了感觉,未来的夫君一定 非同寻常。她从未将自己置身于高贵的地位,相反,她更渴望平凡人的生活。自古以来,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难以让常人抗拒。其实萧绰从没反对过父 母的安排,因为生活如此,她无法不接受。爱情之于她,没有想象中重要。她要平稳的生活,安定的微笑,快乐地老去,这些细小的愿望从来不是奢侈之事。她是契 丹族的女子,骨中有着刚性坚强,渴望生活不会颠沛流离。

      萧绰的父母对她的婚事很看重,他们的女儿定要嫁给一个有为青年,一个可以让萧 绰打心底佩服的人。而当初欲与萧绰走过一生的人,本是当时的汉臣韩德让。只可惜,姻缘还未将两人绑定,却要被分开。那时候,她以为自己所嫁的这个男子会陪 伴她老去,心里生出许多欢喜。但命运之轮转一圈,所有事情截然相反。

      辽朝皇室耶律氏和萧氏世代联姻,皇后亦多为萧氏。时逢辽景宗继 位,他需要一位皇后辅佐左右。而当时的萧绰自是不二人选,她生得美丽大方,听闻温柔贤惠,他便下定决心要封这个女子为后。身处当时的大环境,萧绰没有办法 拒绝。父母对于这桩婚事异常热心,毕竟在他们眼中,女儿有能力坐上皇后的位置,实是荣宠之至。她嫁给辽景宗时,所有人都歆羡这个女子的命运,只可惜她心中 却划过一丝失落。她不知这个选择是否正确,但人生很多事情就要义无反顾。她想,上天既然这般安排,自是有它的道理。她何必深究,做好自己的本分便好。

       于是,萧绰带着些微不安走进了辽景宗的世界。他立她为后,如此轻易地决定,在她看来确实草率,不得已间担上一份重担。而这份重担和以往心中的臆想不同, 它是真实存在的,需要她作出努力与牺牲。很多时候,她都在想:生活到底会给予每个人怎样不尽相同的命运。她来到这里,成了皇后,在外人看来的确是个不错的 归宿。但只有萧绰自己明白其中的苦与累,她似乎感觉一夕之间内心丢失了快乐。

      他待她好,只是言语之间有着几分客气。萧绰初次见到他 时,彼此之间的沉默让她觉得畏惧。他先开口说话,嘱托了几句便兀自离开。萧绰看着他的背影,恍惚间失神。爱或不爱难以界定,若有一天她明了爱情的感觉,或 许她会知道爱在心口难开的道理。之后,他来过几次,他们也就这样渐渐熟悉起来。她知道他笑起来时眉眼温柔,她知道他喜欢哪种食物,她知道他一些生活中微小 的细节。相比这些,她开始有一种说不出口的心情,每次见他,便心中欢喜。如果这就是爱,那么她一早便深陷其中。

      他对她的爱始终不逾 越,他尊重她、关怀她。或许是萧绰感动,或许因她当真喜欢上这个男子,于是,彼此间的距离随着时间而逐渐拉近,她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岁月褶皱了时光的痕 迹,一路追寻,一路奔跑,在世界尽头得到一份安宁。开始时,她总觉得每分钟都妙不可言,总觉得生活可以一直如此,安宁无别事。

      但很多时候人是无法左右生活动向的,也无法确定未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曾经彼此恩慈相待的瞬间,曾经以为可以不顾一切地爱下去,却最终为了他在时光中失去分寸。爱情走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人就开始畏惧失去。

       萧绰的这种心情随着辽景宗身体每况愈下亦更加浓厚。她害怕他先于她离开这个人世,害怕留她一人空对这寂寞人世。但她只知自己必须坚强,坚强是唯一可以做 到的事情。她照顾躺在病榻上的他,心口仿佛被万千蝼蚁侵蚀,她感觉自己快要支撑不下去了。只是内心有股强大的力量一直在告诉她,未来会出现光明与希望。

       在绝境处寻求希望,在希望中找到重获新生的勇气,对于一个女子而言并不容易。有时候她在想,若不是遇见他,是否她已经嫁给另一个男子,会有着不同的生活 和阅历。而萧绰注定不会被时光掩埋在芸芸众生中,她相信自我的价值,肯定人前行的脚步。于是,她擦干眼泪,告诉自己,前方路途是她承担的唯一。极度悲伤的 人会变得强大,她过滤出体内所有的脆弱成分,然后独自一人上路。深情付出之后,爱是值得坚守一切的信念。她这样想着,也许会好一些。

      在他病倒的日子里,他时常感觉脑中迸出一些想法,只可惜他身体始终未见好转。在这段冗长的生命中,他感觉自己虚耗了生命中的大把时光,也感觉到她的无助与伤心。似乎越想快点好起来就越无法与病魔抗争,他握着她的手,眼中全是无助。

      那段时间的国家大事除了依靠番汉大臣之外,很多事情是她在处理。萧绰感觉自己第一次找到了归属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种满足感是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带给她的,她猜想也许这便是最好的事情,能帮助他,也能安稳自己的内心。

       毕竟她是女子,处理国家大事还是有些吃力。她虽果断精明,仍旧畏惧得失。她希望作出的每一个决策果断且坚定、尽心尽力。萧绰并不是最聪颖的人,却最努 力。她学习如何经营国事,如何在两难之间抉择出最佳答案。这些都是她没有经历过的人生,是她从未想过参与的事情。也许上苍看到她奋斗的足迹,后来许多事都 被顺利处理了。她想这大概是她能为他做的所有,于是心甘情愿。

      这些并没有感动上天,上天还是带走了他,公元982年,他的生命在岌岌 可危中走向了尽头。他还记得她奔忙的身影,记得她因疲倦塌陷的双目,只可惜他无法在她身旁看她。他走了,带着厚重的回忆和往事,带着她的微笑和悲伤,带着 一切离去。她来不及与他挥手道别,那时的她还在处理一些事情,她突然感觉自己的心被抽空。萧绰不知怎么地,眼泪流出。她用手摸,发现泪水是那么凉。

      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她终于还是失去他了。就算她作出了很多努力,就算她把生活的波折看成是一次考验,就算岁月没有忘记她。只是没有他,生活瞬间失去色彩,失去了意义。所有伪装的坚强都再次被脆弱包裹,他走了,同时也带走了她。

       此生无法再爱上任何人,因他已经植入她的骨髓,难过似锥心般疼痛。她用尽所有真心,却始终未能挽留住他。爱情如此,生活也是如此。面对年仅十二岁的儿 子,她仿佛看见他的影子。她想,若今生无法共度,那来世再还他恩情。以后,所有的重心便是他们的儿子,所有生存下去的意义便是他生命的延续。

       辽圣宗即位,萧绰为皇太后。她开始正视自己的人生,开始认真学习安邦定国之道。古来后宫女子本不可干政,但是江山不稳,她死后何以面对他。萧绰辅佐儿 子,处理国事,为的只是她心中不大不小的梦。他走了,但是爱情还在。于是,她比先前更加努力,比先前奋斗的力量更大。有时觉得疲倦便伏在案卷中沉睡,梦里 好像他出现了几次。她是坚强的女子,失去爱人,却想创造一片天地。这不是女子的野心,只是她对于爱情的忠贞,想他所想,做他所做,就算他故去,她也会接替 他完成所有的梦想。但愿美梦成真。

      当时的局势暂且稳定,她也想休憩一段时间。只是,尚且年幼的儿子还没有能力处理事务。于是,重担再一次落在她的肩膀。萧绰没有丝毫犹豫,她知道生命中有些事情是注定的,她义不容辞地接受了所有安排。尽管生命留白遗憾诸多,但她从未言败。

      公元983年,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绰赋予尊号"承天皇太后"。而她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辅佐辽圣宗治国。

      经历了几多风雨、几多悲欢、几多煎熬,生活才充斥了所有意义。她爱了、恨了、痛了,才知道原来可以如此。在眼中藏了一片沧海,最终成为桑田。

      浮生浮世

       萧太后,名绰,小字燕燕。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她清正贤 良、深明大义,为大辽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时皇族耶律氏和萧氏世代联姻,皇后多为萧氏。于是辽景宗继位之后,她被召入宫,封为皇后,生长子耶律洪基,即 辽圣宗。当时局势并不稳定,辽景宗本想干一番大事业,励精图治,但是他体弱多病。国家大事除依靠番汉大臣之外,更多的是依靠皇后萧绰。公元982年辽景宗 驾崩,辽圣宗即位,萧绰被尊为皇太后。因儿子年幼,她摄政监国,在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的辅佐下,局势开始稳定下来。

      公元983年, 萧绰尊号为"承天皇后",以承天皇太后身份摄军国大政。在摄政期间,励精图治,选用汉人,开科取士,消除番汉不平等待遇,劝农桑,薄赋徭,内政修明,军备 严整,纲纪确立,上下和睦,与宋讲和,坐收岁币之力,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使辽朝达到鼎盛时期。统合二十七年十一月,萧绰将权力交给辽圣宗,不再摄政。同年 十二月,因病崩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