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从军真定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5 属于:韩世忠
  •   金国入侵中原,给中原经济造成极大破坏,上至宗室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遭受极大痛苦。笔者联想到一件事,觉得有必要说一说。

      建炎年间,宫廷内发生了一起假冒柔福帝姬的诈骗案件,一时沸沸扬扬,远近传闻,成为一件笑谈。

       柔福帝姬小名多富,又名瑗瑗,本是宋徽宗之女。徽宗有女三十四名,瑗瑗排行第二十位,初封柔福公主,政和年间改称帝姬。她锦衣玉食,饫甘餍肥,在宫廷中 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倘若没有意外,她本来会嫁给达官显宦,在富贵乡中终老其身的。但是金兵的入侵,给这位少不更事的公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她被俘北 上,在饱尝了人间辛酸之后,悄然死在北方,待到高宗即位之后,金人才归还了她的尸骨。

      靖康二年(1127年),徽、钦二帝被金人拘押 北上。十七岁的柔福帝姬也名列被押送人员之中。这年三月二十八日自汴京启程,一路上凄风苦雨,晓行夜宿,五月二十三日进入上京。她和高宗的母亲韦氏是一 批,都被分配到洗衣院,替金朝的达官显宦们浆洗衣服。她们本是金枝玉叶,吃饭穿衣都要人侍候,但是一旦沦为俘虏,除了任人摆布,就只有以泪洗面的份了。

       时光如流,转眼到了绍兴五年(1135年),柔福帝姬芳龄二十有五,在金国已经度过了八个春秋。当初她婷婷玉立,花容月貌,如今却是风鬟雾鬓,蓬首垢 面,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和她同来的那些宗室男女,有的被金人强占为妾,有的不堪凌辱,死在荒疆异域,但她却顽强地活了下来。金国统治者也许是出于怜悯,就 在这年二月,她被迁往五国城居住。

      五国城在上京东北,两地相距有数百里之遥。这里也有许多宋朝官员,他们在金人看守之下,耕耘农田、 自种自吃,生活虽然艰苦,但比起柔福帝姬以往的奴役生涯,毕竟胜了一筹。更何况柔福帝姬的父亲——徽宗皇帝也被关押在这里,父女们虽不能朝夕相见,共享天 伦之乐,但比起天各一方、颠沛流离的生活,无疑是好得多了。

      柔福帝姬在五国城结识了随徽宗北迁的宋朝官员徐还,两人沦落天涯,同病相 怜,后来便结成了夫妻。不幸的是,绍兴十一年(1141年)柔福帝姬突然得疾,虽经医生调治,病情仍然不见好转,终于香消玉殒,撒手人寰,终年三十一岁。 绍兴十二年(1142年)金人归还徽宗赵佶以及郑皇后、邢皇后灵枢,柔福帝姬的尸骨也一并赐还,得以归葬故国。原来金国习俗不用棺椁,多用火葬。徽宗于绍 兴五年崩逝于五国城,金人遵从宋朝习俗,用白绢裹葬,到归还灵柩时,尸骨早已不存。而柔福帝姬丧命未久,加上北方天气严寒,竟得以全尸而归。

      柔福帝姬已经死在金国,却有好事之徒,冒名顶替柔福帝姬,骗过了高宗,白享了十几年荣华富贵。这个人就是汴京乾明寺的尼姑法静。当时宋金交恶,兵荒乱,山水辽阔,音息阻隔,这就给法静冒充柔福帝姬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法静原是汴京人,自幼在乾明寺出家为尼,"靖康之变"时,她也被金人掠入军中,在那里认识了一起被掠为俘的宫娥张喜儿。双方既熟,便无话不说,张喜儿说 法静相貌酷似柔福帝姬。法静十分好奇,便仔细询问柔福帝姬的下落,当得知她已被押解北上,至今生死未卜时,不禁心中暗暗高兴。她心想倘若冒称柔福帝姬,真 假自然无从辩白,这一桩富贵岂不是从天而降?但是自己从未涉足宫廷,个中情形全然不知,一旦漏了马脚,颈上之头就难保了。但转念一想,高宗四处迁移,席不 暇暖,未必会纠缠这些琐事;况且柔福帝姬与高宗虽是兄妹,但高宗之母是韦夫人,柔福之母是王婕妤,徽宗有子三十一人,女儿三十四人,平常都不生活在一起, 即使兄弟姐妹之间也不熟悉,只要能打听一些宫廷琐事,以供查询质问,便可天衣无缝,万无一失了。她串通好张喜儿,把柔福帝姬孩提时的事拣几件记在心里。从 此便四处宣扬,说自己是柔福帝姬。后来她瞅个机会从金国逃回宋朝。法静不仅粗识文字,而且巧舌如簧,她的竟使许多人深信不疑。管理宫廷事务的大宗正听说柔 福帝姬尚在人间,便把她迎人府中,只因高宗四处迁移,萍踪浪迹,无法送往所在之地,事情便耽搁了下来。不久,大宗正患病死去,法静又教乱贼刘忠掠入军中。

       建炎三年(1129年)十一月,刘忠进犯蕲州(今湖北蕲春县蕲春镇),被宋将韩世清击破,法静又辗转落入宋军之手。她见时机已到,便在军中诉说自己是徽 宗之女,小名瑗瑗,母亲是小王婕妤。既然是上皇之女,韩世清不敢怠慢,便约会了薪州守将甄采共同勘问。为了表示慎重,二人身穿朝服,隔帘询问。法静口若悬 河,自叙如何沦入金人之手,又如何从金国逃回;如何被大宗正迎入府中,又如何被刘忠掠去,娓娓道来,无懈可击。她怕韩世清不相信,又抛出几件宫中琐事,不 由韩世清不信,当下决定把她护送到高宗处。

      高宗知道后,便命老宫女察验。老宫女看其相貌确实很像柔福帝姬,用宫中旧事盘问她,也能够 答出八九不离十,唯一值得怀疑的是这女子的一双大脚,如何想像金枝玉叶的公主会生就一双天足呢?面对一双双怀疑的眼睛,那女子毫不惊慌,不胜悲苦地解释 说:"金人驱逐如,曾赤脚步行万里路,怎能保持原样?"宋高宗觉得言之有理,尤其是听到这女子能够直呼其小字,便不再怀疑,下诏让她入宫,授予福国长 公主的称号,又为她选择永州防御使高世荣为驸马,赐予嫁妆一万八千缗。此后,高宗对她宠渥有加,先后赏赐达四十七万九千缗。

      绍兴十二 年(1142年),高宗生母显仁太后从北方归来,见到高宗,悲喜交加,急急告诉高宗说:"金人都在笑话你呢!说你错买了颜子,柔福早已死了,怎么会自己跑 回来呢?"(当年京师有颜家巷,制作的各类器物都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极不坚实,因此时人称冒牌货为"颜子"。)高宗闻言大惊,立即下令将柔福系狱审讯, 才真相大白。轰动一时的真假公主案,以法静被诛告终。

      然而,法静虽然被诛,民间却流言纷纷。《四朝闻见录》、《随国随笔》等笔记都记 载了这样一种说法:假柔福帝姬实际是真公主,因为显仁太后在北方多年,有许多不愿为国人知道的隐事,见柔福逃归,怕她泄露,便说她是假装的公主,为的是杀 人灭口。高宗因奉母命,也容不得其辩解,最终使她死于非命。这一说法虽然流传甚广,可惜没有真凭实据,又死无对证,于是柔福帝姬的真伪,也就成了千古之 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