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立志戍边,尽显其才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5 属于:郭子仪
  •   郭子仪武举及第后担任的左卫长上职务,从军政指挥系统上,属于宰相管辖的府兵十二卫系统。十二卫系统也称"南衙兵"。左、右两卫的任务,主要是担任宫 内各殿及宫外四周警卫。后来,就被调到北部边防部队,镇守边陲。守边部队的生活是很艰苦的,特别是北部边境。多是沙漠,夏季炎热,冬季严寒,还要时刻警惕 突厥的进犯。郭子仪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因屡立战功,被逐步提升为单于都护府的副都护。据记载,郭子仪中了武状元之后被授为左卫长上、改河南府城皋府别 将、又改同州兴德府右果教左金吾卫知队仗长上、又改汝州鲁阳府折冲知左御林军长上、又迁桂州都督府长史充当管经略副使、又改北庭副都护充四镇经略副使、又 除左威卫中郎将转右司御率兼安西副都护、改右威卫将军阿朔方节度副使、改定远城使本军营田使、又加单于副大都护东受降城使左厢兵使、又拜右金吾卫将军兼 判单干副都护、又拜左武卫大将军兼安北副都护横塞军使本军营田使。

      唐开元二年(714)八月,十万吐蕃大军从河西九曲之地出发,进攻 临洮(今甘肃岷县),进至渭源(今甘肃滂源)。唐玄宗命薛讷为陇右防御史,率兵迎击,十月大破吐蕃军于武街(今甘肃临洮东)。从此以后,吐蕃虽然经常派遣 使者向唐廷请和,但是并不是真正的求和,而更像是缓兵之计,每次求和之后,又会不断地有吐蕃兵侵扰边防地区。在后来很长的时间里,这些骚扰和潜在的危机一 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消除。

      突厥方面,自从张仁愿筑受降城后,突厥默啜可汗将其兵力从东线转移到西线,开元二年(714),遣兵围攻北庭 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被唐军击败。开元四年(716)六月,默啜在北征九姓拔野古之后,在归途中被拔野古残部袭杀,随后,没过几年突厥势力复振。 开元八年(720)九月,突厥又发兵骚扰甘(治今甘肃张掖)、凉(治今甘肃武威)等州,并且打败了唐河西节度使杨敬述。开元九年(721),又大败唐军。 开元末年,由于突厥内部出现了利益冲突,发生了内讧并且互相厮杀,最终导致了突厥的分散和衰落。突厥衰弱后,一些分散的部落开始归附唐朝,直到开元十八年 (730)由于突厥势力又发展起来,一些初归附唐朝的蕃族部落又降服突厥。

      在契丹方面,开元二年(714),契丹大败并州节度使薛 讷。边防地区几乎是长年的战事。随后,唐玄宗又多次出兵征讨,直到开元二十二年(734)才将契丹军打败,改变了以往东线的不利的军事形势。但是,这些蕃 族部落都不是真心归附,等到时机成熟,他们又开始公开与唐朝作对,侵扰边境。

      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原属西突厥的突骑施部攻占碎 叶镇,成为天山以北最强大的部落。唐朝采取与其联合共同控制天山北路的策略,于开元七年(719)册立其可汗苏禄为"忠顺可汗"。此后直至开元二十一年 (732)前后,双方关系虽然也有波折,但基本上保持和睦。突骑施汗国在这一时期,西抗大食(阿拉伯帝国)向东扩张,承担着捍卫唐朝西部边疆的重大任务。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北庭都护刘涣失察偏信,擅杀突骑施前来进行绢马互市交易的使者,导致了双方悲剧性的武装冲突。唐朝从河西(甘肃武威)和内地调集大军, 在北庭节度使盖嘉运和安西四镇节度使王斛斯指挥下,两路合势夹击,血战三年,击败了突骑施。开元二十五年(737),苏禄可汗死于内乱。至开元二十七年 (739),盖嘉运挥师打破碎叶,兵锋直指怛罗斯(哈萨克斯坦国江布尔)。唐朝虽然取得了威震西陲的军事胜利,但却是自毁藩屏,与东扩的大食帝国直接为 邻,造成了新的边疆危机。

      唐朝边境很少有过安宁,这些都让唐玄宗感到不安。大约在开元十五年(727),郭子仪被调到西域任职,担任 边州军政官员。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控制天山南北两路,是唐朝西北边疆的门户。郭子仪在驻屯戍防和边疆战事中,锻炼指挥才能,积累统治经验,很快就成为了一 位边务练达的高级将领。在这之前,他还在南疆驻守边陲。郭子仪离开京城长安后,前先后任职的桂州、北庭、安西、朔方、单于府、丰州等府州,都属于唐朝的边 疆地区。当时的桂州属岭南道,距京城三千余里,地处偏远,人口稀疏,荒陋落后,北方人无不视南下任职为畏途。由于岭南是俚、僚、蛮、汉等多民族杂居地区, 唐初即实施郡县之制和羁縻之制并行的统治方式,设置都督府(都督府是唐初于"缘边及襟带之地"设置的军政机构,"掌所管都督诸州城隍、兵马、甲仗、食粮、 镇戍等。"即统筹管理辖区内的镇防事务。其长官都督之下,有别驾、长史、司马为上佐,辅助管理各项军政事宜。),筑城置军,作为镇抚控制的据点。州县长官 则由当地的冯、宁、韦、黄、侬姓等豪强大族担任。其州县大多无城郭,而以豪族酋帅在岭洞险要之地修筑的坞堡宅第为治所。这些地方豪强都是聚族而居,拥有私 兵,据险而守。各家豪族之问多以联姻方式互结盟援,又常为争夺地盘而恃强凌弱,相互攻击。虽名列李唐版图,其实是豪强大族的世袭领地。到了南疆之后,郭子 仪担任都督府长史和经略副使,是边疆府州中职责重要的官员。经略使属于差遣性质的军政官员,负责安抚蛮、俚,平定叛乱,经略副使则协助其上司履行职责。唐 朝前期,由于中央政府在岭南地区奉行"怀之以德"的统治原则,政治上对豪族大姓恩威并用;经济上兴修水利,推广中原的生产技术;文化上传播孔孟儒教,基本 上保持着稳定的局势。虽然时有酋帅起事称乱,但均遭残酷镇压。郭子仪在南方任职届满后,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被调往西域地区。北庭和安西两都护府分 处天山南北。北庭府距京城五千余里;安西府更远在北庭府西南两千里。天山山脉高峻积雪,山南山北自然地理条件多有不同。山南的图伦碛(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边缘的南北两条交通线上,分布着一块块依靠高山融雪滋润的绿洲,水草丰茂,从很早就生息着从事农耕的城邦居民。唐朝政府在这些绿洲上设置军镇,驻兵防守, 就能控制住整个山南地区。

      郭子仪在北庭和安西任职期间,正值西域形势激烈动荡时期。他要协助都护府长官抚辑诸蕃,征讨叛离,训练士 卒,督理屯田,从而得以锻炼沙场指挥的军事才能,积累处理蕃务的经验,逐渐成为一名练达边务的高级军政官员。在开元二十五年(736)前后,唐军又在西域 地区全面掌握了控制权。郭子仪奉调回到京畿北邻的关内道,担任朔方镇节度副使,他的官职也升至右威卫将军(从三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