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制造地动仪:勤奋刻苦访师求学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1 属于:张衡

  •   制造地动仪

      东汉时,经常发生地震。有时候一年好几次。发生一次大地震,就会给老百姓和国家带来很多的伤害。当时的皇上和老百姓都 把地震看做是不吉利的征兆,认为是鬼神造成的。张衡却不信神邪,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试验,发明了一个能测出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 仪"。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像一个酒坛,周围铸着八条,龙头伸向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只张着大嘴的蛤蟆。哪个 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告诉人们那里发生了地震。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动仪正对着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这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可是,那天洛阳一点地震的迹象也没有,更没有听说附近 有什么地方发生了地震。于是,朝廷上下都议论纷纷,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可是没过几天,就有人骑着快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1000多里的金 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大伙儿这才真正地信服了。虽然张衡后来在政治上并不顺利,但是他的这些科学发明和实验在我国科学史上留下 了光辉的业绩。

      勤奋刻苦访师求学

      张衡的父亲早逝,家里生活非常清苦,贫困的生活并没有影响张衡的求知欲望。

       张衡对于研究学问非常刻苦,他读书一丝不苟,而且思想开阔,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当时一般士大夫人家子弟,都必须读《经》、《书经》、《易经》、《札 记》、《春秋》等儒家经典,张衡少年时代也熟读过这些书。虽然如此,他却不喜爱这些经书,认为经书太束缚人们的思想。张衡少年时代最喜爱的是文学,他对当 时著名文学家,像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作品,都曾经下过一番功夫,不但能深刻地理解,而且能够背诵。因此他很早就能作一手好辞赋,人们对他的文学才能极为 赞羡。

      青年时代的张衡就懂得:读书固然是获得知识的一个方法,但是一个人要在学问上有成就,除了书本以外,还必须有实际生活的经验, 从实践中求知识。这样,张衡自然不会满足于"闭门坐家中,苦读圣贤书"的生活了。他渴望出外游学,多多接触实际,以充实生活和开阔自己的眼界,寻求书本以 外的实际知识。

      汉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张衡才17岁,他就离开家乡,出外游历,访师求学。

      离开家乡以后,张衡来到京师洛阳,因为那里是当时最富庶繁华的地区,也是学术文化的中心。在洛阳住了五六年,他到处求师访友,虚心向他们讨教,因而获得了不少知识。

       张衡在洛阳结识了很多有学问的朋友,其中像马融,是当时著名的辞赋作家,又擅长于音乐,后来成为东汉的儒学大师。像窦章,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谦虚俭 朴,很受当时人们的尊重。像王符,是当时有名的政论家,他的著作《潜夫论》一直流传至今,成为研究东汉时代社会情况的宝贵历史资料。像崔瑗,对于天文、数 学、历法有精深的研究。在这些朋友中间,崔瑗对张衡的影响最大,他们常在一起谈论学问,这与张衡日后研究天文、数学等科学并获得巨大的成就是有一定关系 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