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为什么得到重用?从陈平看刘邦的用人之道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1 属于:陈平
  • <a href=/renwu/ChenPi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陈平</a>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一个裸男跑进了刘邦的大营,经人引荐刘邦接见了他,并且聊的十分投机,当下就封了他为都尉,并留作参乘。这个裸男就是陈平,刘邦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史记六出奇计,助汉王平定天下。

    陈平为什么会如此狼狈的跑到刘邦的大营,因为他是从项羽那边逃命跑出来的,跑到半路过河结果上了条黑船,船家看他相貌堂堂手持宝剑,于是想打个劫,陈平一看坏了,这是要劫财劫色的节奏,赶快把身上衣服扒了,显示自己身无分文,又把宝剑扔在船上,说我来帮你撑船吧。于是也不顾船家异样的眼光拿起浆一边哼着让我们荡起双浆一面死命的把船撑到对岸,然后头也不回的跑了,总算是逃过一劫。

    于是,陈平以最落魄的形象投奔到刘邦手下,却经过一番聊天,得到刘邦的青睐,获得与汉王同乘的待遇。刘邦手下的将领都有意见了,鼓噪说陈平不过是楚国那边的一个逃兵,有什么本事都还不知道呢,凭什么就和汉王坐同一辆车还监管我们,难道长得帅能上天。刘邦听了不以为然,反而更宠信陈平了。刘邦用人,可谓是快狠准,而且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只要看中了,不管学历经验背景,也不用什么基层历练,直接就委以重任。其他人有意见,刘邦根本懒得去管,你爸爸我的眼光就是和你们不一样,你爸爸我看中的人,事实会证明他就是比你们强。而事实确实验证了这点,韩信也好,陈平也好,都是刘邦手下功臣的佼佼者。

    当然,刘邦不会平白无故的这么看重一个人。重用是建立在对对方能力的基本了解和判断的基础上的。陈平与刘邦其实早有交集。早在鸿门宴的时候,陈平就观察到刘邦的与众不同,认为将来必成大器,所以之后暗暗帮了刘邦个大忙,当然这个帮助是收了好处的。当时刘邦被项羽困在咸阳,没法脱身。就去问张良怎么办,张良自己也是被困其中,于是决定从项羽内部的人下手,找的这个人一是可以被收买;二是善谋,做事滴水不漏;三是在项羽面前能说的上话。于是张良想到了陈平,可见陈平重利的名声早已在外。张良暗中去拜访了陈平。两人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在探讨了一番人生后,张良拿出贿金说明来意。陈平想了想,说一定要把范增给弄开,他在项羽身边不可能会放汉王到封地去。于是第二天陈平就跟项羽提议把楚怀王尊为义帝让他回楚国老窝去,这样您就可以号令天下了。此计正中项羽下怀,于是项羽跟范增说了这个想法,范增也极力赞成,并且认为事不宜迟上得去做,还得他老人家亲自出马。但是范增临行前,再三叮嘱项羽,说千万别把刘邦给放走了。等范增一走,陈平就跟项羽说,大王啊,现在天下诸侯齐聚咸阳,每路手下兵马都不少于四万,每天都吃掉不少粮食,在这样下去咸阳怎么养的起。项羽一听,这还了得,各路人马速速散去,别在老子地盘上蹭吃蹭喝。于是各路诸侯纷纷回到自己的封地,唯独刘邦被留了下来。这个也在陈平的意料之中。于是陈平授意张良来出双簧,让刘邦向项羽提出回沛县省亲,项羽犹豫不决,这时张良故意跟项羽说,不能让汉王回到老家,会合了家眷说不定他就就地称王了。还不如让他带着残兵败将到封地去,然后派人把他的家眷接到咸阳做人质。陈平接着上奏说,大王封了刘邦做汉王,天下共知。但是你不实践承诺把他一直扣在咸阳,这样天下人都认为大王不守承诺,那以后执行命令都是阳奉阴违,不如听了张良的建议,两全其美。项羽纠结了半天,终于答应了。刘邦马上带着他的人马立即出发,奔着汉中去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陈平是有恩于刘邦的,如果没有陈平用计帮着刘邦逃离了项羽的软禁,也不会有后面的楚汉之争。当然仅凭这点,是无法得到刘邦的重用的,经历这件事后可能刘邦对陈平的印象就是有些本事,见利忘义。刘邦如此破格提拔陈平,是在面对面的沟通后,发现陈平确实是有真才实干的,看问题分析局势都非常对他的路,才会加以重用。当然也不排除张良对陈平的认可对刘邦产生了很大影响。

    陈平一到汉营就受到刘邦的青睐,去哪都带在身边,而在外人看来他未立尺寸之功,自然会引起大家的不满,时间长了,包括刘邦的亲信周勃灌婴都跟刘邦说,陈平这个人,长得虽然帅,但是品行却很差。最初跟着魏王,结果跑了投奔了项王,没多久又跑了,投奔了您。谁知道哪天又背弃了您投奔下一家呢。而且这个人德行也很差,盗嫂受金。在家里常年蹭他哥哥的饭还勾搭哥哥的老婆,现在又收受将领们的钱财,收的多的安排好差事,收的少或没收到的安排差差事,这种反复无常的乱臣,您要小心啊。鉴于陈平受贿的前科,刘邦对此也将信将疑。于是他找来陈平的推荐人魏无知询问,魏无知说您让我推荐个有才能的人,又没问他的品行,我就给您推荐他了。如果我给你推荐个道德模范,于胜负无益的,您也没那工夫去搭理他们。刘邦又找陈平来询问。陈平倒是理直气壮的回答了刘邦的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为什么老换工作忠诚度堪忧的问题。陈平回答很直接,因为以前的老板都不能用好我,我没有发挥展现的舞台,所以我炒了老板,我听说您会用人,所以投奔您来了。抛开古代忠臣不事二主的观念,这点在现代职场是再普遍不过的事了。任何一个有能力的人,都不可能长时间待在一个无法发挥的平台,这与忠诚无关,而与人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有关。陈平这个观念倒是很现代,而刘邦对陈平这个观念也表示认可。但陈平确实做了违背职业道德的事。他帮刘邦离开咸阳的事,就是明显的收受竞争对手的利益,做出有损公司利益的行为。当然刘邦作为受益者,这一点在他眼里反而是证明陈平有眼光。刘邦并没有被能出卖原来的主人就能出卖现在的主人这种观念所影响,在他眼里,陈平重私利,重个人发展,那正好是能为他所用之人,因为陈平虽然重利,但也不是什么利都贪,从他挂印封金逃离项羽可以看出,他更看重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平台,帮刘邦除了收受贿赂,更重要的是他看好刘邦,愿意在刘邦身上押宝,如果换一个人,陈平未必愿意接受贿金冒着风险去干这种事。正是因为看透了这点,所以刘邦有自信,能够给与陈平足够的空间发挥并很好的驾驭他。

    第二.勾搭嫂嫂的问题。其实这种私生活不检点的问题,对于刘邦这种老流氓来说,压根不是什么问题。所以陈平也没回答。

    第三,收受将领贿赂,根据贿赂多少来安排差事的问题。这个陈平解释的更理直气壮了。我是裸奔过来投靠您的,啥都没有,那点俸禄还不够养活自己,不收点贿赂不好办事。而且作为您重要的手下,出门没个包装排场的,也太给您丢脸了。再说了,我虽然受了钱财才把人推荐给您,但是还是有点节操的,起码保证推荐给您的都是可以用的人。那些没用的,给再多钱我也不会给您乱推荐。您如果觉得我给您的建议计策有值得采用的地方,那请您采纳;如果觉得没用,那些钱财还在,请让我封存上交,然后让我辞职吧。陈平的意思非常清楚,我就值这么高的价,如果工资给不了那么多,我就通过其他方法拿,如果你觉得我对得起这个价值,那我就留下来,当然这个价还是照收的。如果你觉得我不值,那东西退给你,我走人。陈平这番说法倒是有些无赖了,他是看准了刘邦的不拘小节用人唯才才敢这样说。如果对着项羽这番话他是万万不敢说的,因为说完可能就被霸王扔到锅里给煮了。果然刘邦听完不但没生气,反而笑呵呵的向他道歉了,并给了他丰厚的赏赐,升了他的官。冲着这一点,陈平知道,当今世上,不会有比刘邦更适合自己的BOSS了,于是陈平更加全心全意的去辅佐刘邦。此后为刘邦献计无数,虽然经常是剑走偏锋,但是屡屡收到奇效。

    从用陈平可以看出刘邦用人唯才是举,非常务实,最高的原则就是"于胜负有益",因此他既能用德才兼备近乎圣人的张良,也能用有才少德世俗功利的陈平,在需要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起用他讨厌的儒生,也会大大方方封赏背叛过他的仇人。不拘小节,往往也出人意表,但是极少出现偏差,这也是与生俱来的天分。陈平跟着刘邦,充分的发挥了善谋的特长,屡出奇谋,立下大功。而重利的短板却没有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说明刘邦用人之巧妙。刘邦对陈平最后的评价是智有余,然难独任,这倒是非常符合陈平的性格特点,把他和厚重少文的周勃搭配在一起,最终二人诛灭诸吕。迎立文帝,也再次验证了刘邦看人之准用人之妙。

    中国自古以来用人的标准都讲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尤其是现在的企业,这条原则几乎成了绝大部分老板的用人准则,起码是口头上的原则。但事实上呢?德才兼备,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才无德这几类人里,德才兼备这种完美的人不会很多的,就算真有这样的人,各位老板凭什么觉得他一定会为你效力呢。就像钱多事少离家近这种工作,不是说完全没有,但是凭什么就会落到你的头上呢?剩下那些不完美的,有德无才更容易受到老板们的重视,但这种人能为公司带来什么呢?有才无德的人,比较容易招人反感。无才无德的人,或许因为表面功夫做的足而得到老板的欢心。大部分人认为,德性是难以改变的,但是能力可以用过培养来提升,所以宁愿要有德无才的人但绝不要有才无德的人。但事实上,一个人最难改变的不是后天逐步养成的性格品德,而是先天的天分和悟性。能力确实可以通过培养来提升,但是花多少精力能提升多少,不同的人之间区别可就大了去了。所有玩游戏的人都不会留白将,原因很简单——成长性差。人也如此,"才"是要看成长性的,没有潜力的人,再怎么培养空间也是有限。而大部分人认为难以更改的性格品行,却是可以通过制度的监管和氛围的感染及所处的位置加以控制和改变的,也就是这种不利因素,是完全有可能规避或控制的,只要不触碰底线,小缺陷是可以容忍的。刘邦的用人之道,值得深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