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形象:史书与小说的博弈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1 属于:商鞅

  •   关键词:商鞅形象;《史记》;《大秦帝国》;小说与历史的对比分析;小说特有的魅力
      商鞅,何许人也?读《商君书》时,你会为他的种种政策措施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有人称:其政治残酷,残酷得妇子皮骨空,蝼蚁微生贱!读的《史记》与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对商鞅却又是另番感受:他让人敬、让人惜、让人怜。历史的陈迹离我们太遥远了,遥远得已经很难看清了。商君,一个生在适者生存,战火连连的战国时代的人,其人到底如《商君书》所说,还是像《史记》与《大秦帝国》所描述,请诸君自己斟酌之,就我个人而言,我更愿意相信后者。
      那么《史记》与《大秦帝国》中的商鞅的形象究竟怎样呢?历史中的商鞅在后人的记载与叙述中又有何不一样呢?
      毋庸置疑的是:“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这是《史记》中对商鞅的简洁的介绍,这也体现了《史记》记事的客观性。而《大秦帝国》是一本500多万言的长篇历史小说,共有六部,而主要描写商鞅的是在第一部中的《黑色裂变》,这部小说不像《史记• 商君列传》那样人物单一,个性不鲜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冲突不强烈,也没有过多的人物与环境的描写,心理描写更是少之又少。而我们知道: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这是小说样式的基本特点。小说能够充分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旨趣、情况、人物性格、生活状况乃至整个世界的广大背景。因为它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就像这部历史小说,它包括了商鞅的身世家族的兴衰,商鞅的相貌,以及他的学识,他的气度,他的为人,他的生活与爱情,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商鞅,透过小说,我们可以更了解他,更懂他。与《史记》不同,《黑色裂变》是在书的两百多页,在商鞅初入秦地时才对商鞅的姓氏,籍贯作了说明,表明小说更具复杂性、更有连贯性,尤其长篇小说,往往头绪纷繁,线索众多,错综复杂,小说中的作家能对丰富而统一的人物作多方面的细致描写,而且小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许,大多数人读了《史记•商君列传》后仅知商鞅实行了变法,很残暴,读了《大秦帝国》后,你会发现一个人他的内心是很复杂的,他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而且,他的角色也是多方面的,有政治上的,生活上的,还有情感上的。这时我质疑:历史的真实真的比小说的真实更可靠吗?从前总是以为历史当然比小说更真实了,小说是作者依据自己的想象和经验而进行的创作,它是虚构的,当然没有历史真实。其实,这未必如此。
      《史记》中没有对于商鞅的外貌的描述,而小说却描写得很是生动形象:
      他身材修长,一领长长的白布袍几乎要盖住那双轻软的白布鞋,连头发也是用白色丝带扎束,一支白玉簪横插在发束中。他虽很年青,但却有一双锐利深邃的眼睛,脸庞棱角分明,与中原人常见的浑圆脸庞大是不同,沉稳的举止中透出一种冷峻高贵,与丞相府效力的身份相去甚远。
      这时的卫鞅,已经是黑瘦高挑胡须连鬓破衣烂衫。
      《史记》中对商鞅的外貌为什么没有涉及呢?很大的原因就是商鞅没有留下画像,就算后来留下了,在当时恐怕也难以辨认了吧。然而小说却可以大胆地虚构,但又不是任意地虚构。对于商鞅的衣着,发带,玉簪,鞋的颜色都用白色,我想作者是为了体现商鞅的气度非凡,如同仙风道骨般的气质吧。而且商鞅的外貌在小说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实现实生活中也会因为种种变化而有所不同。这样,他仿佛就活在我们中间一样。所以,我认为文学的小说,相比历史来讲更精彩,更迷人,更耐人寻味。它是可以更改的一段事,或者一个艺术。每一个人都应该:欣赏艺术,了解历史。品味艺术,分析历史。
      在商鞅离开魏国的时期,《史记》仅寥寥数语:“公叔痤死后,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全国访求有才能的人,打算重整请木工的霸业,向东收复失地,就向西进入秦国。”但在《大秦帝国》中,却向我们展示了商鞅在面对公叔痤死后,自己面对人生选择的时候的内心活动,以及当时与各种人物的相遇和当时的各国情势的影响,才最终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去向与抱负所在的。
      试想,商鞅也是二十多岁的青年,对于去秦还是不去,应该是有点举棋不定的,然《史记》记载得相当平淡,但小说却将这种心理上的迷茫描写了出来。如卫鞅沉吟道的“沉吟”二字,表明对于去秦的怀疑,但听得老人一席话后,怦然心动。这种决定是由一个过程的。
      商鞅离开魏国还涉及到庞涓此人对于商鞅的信任程度,一个在《史记》中看似简单的去秦行动,却隐含了如此多的内心抉择以及人物事件。可见,《大秦帝国》虽作为历史小说,但它最大限度地接近了历史真实,它没有原封不动地照搬史料,而是鲜活丰厚地展现了历史精神,展现了人物命运。而史书所记载的历史,其本真事迹与人物轨迹也都是相对分散的,甚或是扭曲或模糊的。史料所记载的人物言行与人物关系,也多是相对简单。
      商鞅之死,在《史记》中,商鞅先是逃亡,然后被逼无奈,在攻打郑国时,被杀之于渑池,然后才被车裂的。也许,小说在写商鞅之死的时候,说其一心一意往死路走,而且走得很义无反顾,这大概与小说所要表现的商鞅相关,是小说前后的情节一致的需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以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础上,为了增加艺术感染力,强化人物个性,独出心裁地设计了商鞅和白雪的绝世恋情,使商鞅的人物个性和内心世界更加丰满、更加立体化。绝代佳人白雪对生命之美的追求和一代法家、旷世奇才商鞅达到高度的一致。在白雪的眼里,商鞅是天生的铁腕政治家,他的灵魂、意志、智慧、秉性,都是为建立法制社会而生的,他的精神追求和高贵品德都是白雪为之崇拜和爱恋的。因而白雪也是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地为和商鞅谱写这种至高无尚的爱情奇迹而燃烧自己。最终,商鞅的魂魄化作漫天白雪,法在人亡、慷慨悲壮、浩气长存,精神不灭,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从这两部作品的对比分析中,可见小说的特性及想象与虚构的魅力。小说更活灵活现地展示了一个人物形象,通过读历史小说,商鞅的形象更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他不是死气沉沉的,他有血有肉,而且更加真实,我们可以更全面的去了解他,认识他。(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参考文献:
      [1] 孙皓晖:《大秦帝国•黑色裂变》,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2] [战国]商鞅:《商君书》,章同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3] [汉]司马迁:《史记》,(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出版社,1997年版
      [4] 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