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传:才智卓越 两代帝师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0 属于:李斯
  •   李斯(公元前?—公元前208),字通右,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集大权谋家、大政治家、大学者于一身的人。李斯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家代表,在战国末期,诸侯争霸兵戈至上的历史时期,李斯凭借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不凡韬略、计谋辅佐秦王吞并六国、实现统一,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成为千古一相。并协助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他反对"以古非今",提议焚书坑儒。他立主变革,创立规章制度,还为统一文字、货币及度量衡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在秦始皇死后,赵高密谋,偷改诏书,杀死始皇长子扶苏,立小儿子胡亥皇帝,李斯被迫胁从。后来因为赵高诬陷他谋反,而被判五刑腰斩于咸阳。

      胸怀抱负欲展宏图

      李斯生性聪颖,自幼又苦读书,以文章闻名于蔡国。"年少时,为群小吏",他年轻时是楚国上蔡郡府里的一个看守粮仓的小文书,相当于现在乡里的小公务员,每天负责仓内存粮的登记,将一笔笔斗进升出的粮食流通情况,仔细地记录和整理。他在办公处附近的厕所里,看到在吃脏东西的老,只只瘦小枯干,毛色灰暗且一绺绺粘连,因为在茅厕里讨生活,每逢有人或走过时,都会受到惊吓拼命地逃跑,成天惶恐不安。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那些家伙,一个个吃得硕壮无比,皮毛油亮,因为住在粮仓的大屋子里,就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在偷吃着粮仓里的粮食的时候,都从容不迫,见人来了也不害怕,反而瞪着一双双小而聚光的鼠眼,一动不动地注视着你,然后又会旁若无人似的"嘎吱嘎吱"继续吃它们的东西,总是自由自在。他由老鼠的不同想到了人类的差别,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人生如鼠呵!不在仓,就在厕。",人的尊贵与卑贱,富有与贫穷,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完全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环境所决定的,就像"仓鼠"和"厕鼠"一样,它们同为鼠类,命运却截然不同。自己现在看管的虽说是一个粮仓,不是茅厕,但是和楚的郢都,齐的临淄,赵的邯郸,秦的咸阳这些著名的大城市相比,上蔡这个偏远的小地方,其实也就只能算是一个"茅厕"。而自己呢,不过是这"茅厕"里的一只可怜的小老鼠而已。他不免抚今追昔,感慨身世。上蔡原来是蔡国的国都,但是200多年前被楚国攻破,蔡国也就随之灭亡。如今只剩下城东门外的几段残垣断壁,成为200年前的蔡国痕迹了。听老一辈人说,家族祖辈当年也是宗室大户人家。先祖李属曾是蔡国上卿,统领军队、主持政务,出则将、内则相,并且家有食邑千户,奴婢无数;但是后来不知犯了什么罪,突然被杀。好在蔡侯仁慈,没搞株连,家族才算留下了一脉得以延续。

      族人对此事一向讳莫如深,靠谨慎小心,总算保住了贵族待遇。但后来,随着蔡国的战败,宗族四散。到了祖父一代,早已务农许多代了,无功无爵,变为庶民;又因为父亲不是嫡出长子,家里连食田也未分得一分;再加上父亲去世早,等到自己降生的时候,家道更加贫寒,好在自己读过书,还算个文化人,才能在郡府里谋求了一个看管粮仓的差事。他不想、也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呆在这个小地方的小粮仓里当一个小官吏。李斯认为如果一定要成为鼠类的话,他也不想当茅厕中的耗子,而一定要作一只仓鼠。

      聪明又有野心的李斯不满足于平庸的生活,他充满了改变命运的欲望,他向往大城市,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想跻身上层社会拥有显贵身份,实现他的远大理想和抱负。他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该改变生活方式,该换个活法了,就不能还呆在原来的生活轨道和环境里。他根据当时的时局即在诸侯纷争的时代,敏锐地发现士人有进入社会上层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学习治国之道成为士人是他抓住大好机会的方法,求学、再深造是改变生活轨道、改变生活环境、改变命运的重要手段,对他这样出身卑微又想挤入社会上层的人来说也许是唯一途径。李斯在潜意识里认识到像他这样的平民只有通过获取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学习是他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也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于是就匆匆离开了上蔡,他决定去兰陵,求见一代儒学大师荀况〔荀况,即荀子,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0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识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于是,李斯就开始跟随苟子,学习帝王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习内容非常广泛,他最感兴趣的是"天下为一"的"地位之术"。学业完成之后,这个有远大理想,急于往上爬的青年,初次显露了他的战略眼光,李斯估量出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且六国国家实力都已经日渐衰弱,不能成为自己建功立业的基础和希望,而只有秦国实力却逐渐强大,他想应该投奔秦国,来实现他的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在临行之前,向荀子辞行说:"我听说一个人如果遇到机会,就千万不能够松懈错过。如今,在这样一个各诸侯国都在争取称霸的时候,游说的士人们一旦被重用就掌握了实权。现在秦王意图吞并各国,称帝治理天下,这可是平民出身的政治活动家和游说的士子们奔走四方、施展抱负的大好机会。地位卑贱,却不想着去追求功名和富贵,就像禽兽一样,只等看到现成的肉才想去吃,白白长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强直立行走。‘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所以没有比卑贱更大的耻辱,没有比贫穷更大的悲哀。长期身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却还要指责社会、厌恶功名利禄,标榜自己与世无争,这不是士子的本来愿望。所以我就要到西边去游说秦王了。"体现出他要有所作为、大展宏图的愿望。

      谏逐客书统一六国

      公元前247年,李斯到秦国的时候,正赶上秦庄襄王死了。李斯就请求充当秦国宰相吕不韦的舍人;吕不韦见他有奇才很赏识他,就任命他为郎官,是年龄幼小赢政身边的近臣,秦王正处在心智开始成熟并成型的时候,成为秦王近臣有可能影响一代君王,而且与君王接触最密,他的政治主张也容易被君王所采纳,就像学生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这就给了他接近秦王赢政、施展才华和抱负的阳光、水和土壤。这样就使得李斯有机会去游说秦王,他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向秦王献上了他呕心沥血写出的第一篇奏章《论统一书》,劝秦王说:"成就大功业的人就在于他能利用机会并能下狠心去实现,而平庸的人往往失去时机。从前秦穆公虽然称霸天下,但是最终没有东进吞并山东六国,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诸侯的人数太多,周朝的威望也没有衰落,因此五霸轮流兴起,相继推尊周朝。自从秦孝公以来,周朝地位下降逐渐走向衰微,诸侯之间互相兼并,使得函谷关以东地区化为六国,秦国乘胜统领诸侯已经有六代。现如今诸侯服从秦国,就如同郡县服从朝廷一样。凭借秦国的强大和大王的贤明,就像扫除灶上的灰尘一样容易,足以扫除诸侯,使天下统一,成就帝王的伟大功业,这可是千载难逢的一个最好时机。如果现在懈怠而不抓住机会的话,等到诸侯再强盛起来又订立合纵的盟约,团结起来的时候就晚了,那时即使您有黄帝一样的贤明,也不能吞并它们了。"李斯不仅像个好老师一样耐心地劝秦王一定要抓住此时六国都弱是实现统一的好时机,而且还为实现统一提供良策,即对六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秦始皇对此爱不释手,非常赏识,就任命李斯为长史,从此把李斯视为心腹,每件事都与李斯商量,听从了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对各国著名人物能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不能收买的,就用利剑把他们杀掉。这些都是离间诸侯国君臣关系的妙计,接着秦王就派良将随后攻打。李斯在政治舞台上初露锋芒、小试刀,显示出了他优秀的政治才能,深得秦王厚爱,于是秦王任命李斯为客卿。更增强了李斯辅佐秦王,当个好"老师"的信心。

      就在李斯得到重视想要帮助秦王大展统一六国伟大宏图的时候,因为韩国怕秦国出兵来攻打,就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去以修筑渠道名义,到秦国做间谍,建议秦国在泾阳县西北开凿渠道,引泾水东流入洛水,称郑国渠,想利用它来阻碍秦国向韩国进军。但是不久阴谋被发觉。秦国的王族和大臣们都对秦王说:"从各诸侯国来奉事秦王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国君游说,以离间秦国而已,请求大王把客卿一概驱逐。"建议秦王驱逐客卿。为此秦王下了"逐客令",自然,李斯也在被驱逐的客卿名单里,眼看自己苦心经营得来的地位和名利即将化为乌有,理想和抱负就要破灭,一片大好前程就要化为灰烬。眼看就要到手的美好生活要不复存在,这是令李斯万分痛苦、也不能接受的事情,他要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华丽文采来改变秦王的打算,从而挽救他的政治生命。不向命运低头的李斯上书列举客卿的功绩,这便是著名的《谏逐客书》反对把客卿都赶走,上书说:臣听说官员们议论要驱逐、赶走客卿,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广募贤才,用百里奚、蹇(jiǎn读减)叔、丕豹、公孙支。这五个人虽然都不是出生在秦国,但是秦穆公重用他们,结果是能够在西戎称霸。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变法图强。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也取到了三川地区,并进一步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他们面向西方,臣服侍奉秦国,其功业一直延续到今天。秦昭王得到了范雎(ju),废黜了穰侯,赶走了华阳君,加强了王朝力量,杜绝了权贵的势力,像蚕吃桑叶一般,逐渐蚕食、吞并诸侯的土地,终于为秦国统一天下、实现帝王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了别国客卿的力量。由此看来,客卿是有功于秦国的,有哪一点对不起秦国呢?假如这四位君主拒绝客卿,不接受他们;疏远士人而不重用,这就使秦国既没有富裕的实力,也没有强大的声望。现在大王却把外来的人才都撵走,这不是帮助敌国增加实力吗?

      现在皇上您获得了昆山的美玉,得到了随侯的珠、和氏的宝璧,挂着明月的珠,佩戴着太阿的剑,驾着纤离的,竖立着翠凤的旗,架起了灵鼍的鼓。以上这些宝物,虽然并没有一样是秦国出产的,但陛下您非常喜爱它们,这是什么原因呢?您用来装饰后宫、充当姬妾、赏心乐意、怡目悦耳的,一定要出自秦国然后才用的话,那么,用宛地的珍珠装饰的簪子,用玑珠镶嵌的耳坠,用东阿的白绢缝制的衣服、刺绣华美的装饰品,就都不能被进献到您的面前,并且时尚高雅,美丽文静的赵国女子当然也就不能侍奉、陪伴在您的身边了。现在您抛弃敲打瓦坛瓦罐这一套秦国音乐而听《郑》、《卫》这类的他国乐曲,不去听本国的弹筝而欣赏《昭》、《虞》这样的他国曲目,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不过是为了眼前快乐,来满足耳目感官的欣赏需求罢了。但是,现在您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这个人能用不能用、是否有才能,也不问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国人一律赶走,只要是客卿一律驱逐。这样看来,陛下所看重的是美女、音乐、珍珠、宝玉,所轻视的却是人才。这可并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好办法。因为凡是来秦国做事的这些人,大都是为秦的统一而来,您不分青红皂白逐客,这是与秦国统一六国韵大业背道而驰。

      泰山就是因为不排斥泥土,才能堆积得那样高大;河流和大海从不挑剔细小的溪流,才能变得如此浩瀚;而成就王业的人不抛弃广大民众,才能显示出他的盛大恩德。因此,土地无论东南西北,民众不区分这国还是那国,一年四季五谷丰登,鬼神都会赐予福泽,这就是五帝三王天下无敌的原因所在。而现在陛下您却抛弃了百姓来帮助敌国,排斥、辞退宾客而驱使他们为其他诸侯国建立功业,使天下有才的士人后退而不敢西行,停住脚步而不敢进入秦国,这正是人们所说的"借武器给敌人,送粮食给盗贼",借兵器给寇盗,并且给予粮食来帮助他们啊。不是秦国出产的物品,值得珍视的很多;不是秦国出生的士人,愿意效忠的也不少。现在您却驱逐客卿来资助敌国,损害百姓来帮助仇人,在内部削弱自己,而在外面又和诸侯结下怨恨,这样下去,要使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

      刘勰《文心雕·论说》称:"李斯之止逐客","顺情人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当时赶走客卿的主张,已经得到了秦王同意。李斯反对赶走客卿,触犯了秦王,所以称"批逆鳞",却能"功成计合",这跟"顺情人机,动言中务"有直接关系。他开头提出"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把驱逐客卿说成是官员的议论,这就是"顺情"。李斯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还深得一个好老师的要义,即使学生错了,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正确的建议也不应当面批评,何况秦王这个特殊学生,李斯很懂得君主要面子的心理,也知道如何提建议更容易被君主接受和采纳。于是他就没有当面指责秦王,而把矛头转向大臣,使秦王容易听下去,接下来历举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君任用客卿所取到的功绩,这就"入机",把正面例子进行充分论述,使论据更加强大有力。其后马上用反证法,从反面又以"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假设四君驱逐客卿又会怎样,作正反对比,逐客的错误就很明显了。然后又转到秦王,另起波澜。从秦王爱好的美色、音乐、珠玉都不是产于秦,反复推论,归结到重视色乐珠玉而轻视人民,"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指出驱逐客卿不是统一天下制服其他诸侯的好方法,这就是"动言中务",正好点到秦王想要称霸的雄心,李斯能够准确抓住秦王这个好学生心里最想要的东西,那就是吞并诸侯各国实现统一,这也是李斯能够说服秦王改变初衷、接受建议的重要原因。接下来又从"地广者粟多"等联系到泰山、河海的比喻,再转到"弃黔首以资敌国"抛弃人民资助敌人的错误,归结到"今逐客以资敌国"现在驱逐客卿就是帮助敌国的危害。

      从秦国先代君主善于得士并能尽士之器用,从而奠定秦基、巩固霸业出发,其文言辞恳切、文风雄奇,自始至终,一气以贯之。这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波澜起伏、迂回婉转,正好切中要害,终于打动了秦王。于是,秦王就废除了逐客令,留下所有愿意为秦国效力的士人,并专门派人十万火急地把正在离开秦国途中的李斯请回来,官复原职。

      李斯的治国思想终于获得了秦王的认同。《谏逐客书》不仅挽救了李斯的政治生命,对李斯很重要,而且向秦王指出了人才对秦国的重要性和驱赶人才的危害性,他在一定程度上履行了一个好老师的职责,及时纠正了秦王的错误,为秦国后来能够消灭六国、实现统一打下了良好的人力基础,所以对秦国也很重要。李斯能够看到人才对国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在对待人才的态度这方面很有超前意识。秦王从此对李斯更是刮目相看,言听计从,他的官位也升到廷尉之职。

      秦王终于采用了李斯的"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计策攻打六国,效果很好,为实现统一打下良好基础。李斯这个好"老师"的建议直接推动了秦王吞并六国的战车,加快了战车的速度和统一的步伐,秦王就是因为当了好"学生"听取了他的建议,才促使秦仅用了10年时间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就消灭了韩、赵、燕、魏、楚、齐六国,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诸侯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全国大统一,从此尊称国王为"皇帝"(即把古代传说中的神和人间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可以说李斯在秦国的统一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做出了突出贡献。李斯也由"廷尉"晋升为"丞相"。始皇帝又拆除了各国郡县的城墙,销毁了各地的武器,表示不再使用。李斯为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又辅助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宽秦之疆……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载主,死而不忘。"且针对历史上诸侯兼并、战争纷起的情况,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设天下为三十六郡,中央任免各级官吏,使全国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量,使秦国没有一寸分封的土地,也不立皇帝的儿子、兄弟为王,更不把功臣封为诸侯,避免了由于地方权力过大造成的分裂和战争,以便使国家从此之后没有战争的祸患,而在一个中央的统治下统一安定。

      力主变革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始皇在咸阳宫大摆宴席来招待群臣,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称颂秦始皇的文功武略。齐人淳于越劝谏道:"我听说殷商和周朝统治能够长达一千多年,是因为分封子弟和功臣作为有力的膀臂和辅翼。而现在陛下您虽然统一天下,但是子弟却还是平民百姓,如果一旦出现了田常、六卿夺权篡位的祸患,在朝中又没有强有力的辅佐大臣,依靠谁来救助呢?我还没有听说过,办事不学习古代经验而能长期统治的朝代。现在周青臣等人又当面阿谀奉承来加重您的错误,不是忠臣。"

      秦统一六国后,在如何管理这个大一统的国家问题上,秦始皇力排众议,采纳了李斯"置郡设县,遣官治理"的建议,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设县,中央任免各级官员。可以说,李斯为中国封建社会建立成熟的统治形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这个问题上,由于博士淳于越坚持实行分封制,激怒了秦始皇,秦始皇就把这种反对议论交给李斯来处理,李斯认为应该废除抛弃这种荒谬的论点,因此,就上书给皇帝,阐述了禁私学、焚禁书的政治观点。其实,儒家诗书同分封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没有复辟分封制,而正是由他完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体系的构筑。但李斯说:"古时候在历史上,天下分散混乱,谁也不能够实现统一,因此思想纷纭,认识混乱。彼此之间互不服从,所以才诸侯并起。说什么事情的时候,总喜欢讲,过去都是那么做的,现在怎么能够这样做呢?一般舆论都用古代来否定当代,装点一些虚华不实的文辞来扰乱社会的现实,人们都觉得自己学的那一套最正确,并拿它来评价朝廷的制度和政策。但是,现在形势不同了,陛下统一了天下,天下都是"焚书坑儒"是中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李斯在这一事件中,他既充当了策划者,双担任了实施者。陛下的,分辨了黑白是非,使海内共同尊崇皇帝一人;而诸子百家各个学派却在一起任意批评朝廷的法令制度,听说朝廷政令下,立刻就用自己学派的观点去议论、分析它,信奉儒家的有一套见解,信奉道家的又有另一套说法。回家心中不满,出门则在街头巷尾纷纷议论,通过批评君主来博取名声,认为和朝廷不一样便是本领高,还带领下层群众来制造诽谤。人们都用自己的思想去看待朝廷的政令,而不能以朝廷的立场和观点去分析朝廷的政令。放任这样发展下去,不加以禁止的话,朝廷就麻烦了。百姓老想着朝廷的过失或者错误,思想混乱不一,使上面君主、朝廷的权力威信下降,这对皇帝统治不利。而民间那些政见相同的人就会臭味相投,结成党羽,任由他们对朝廷说三道四,这个国家还怎么管理呢?因此,还是干脆禁了的好。"

      李斯认为淳于越等顽固不化、厚古薄今、以古非今等罪状都是因为读书尤其是读古书造成的,竟然建议秦始皇下令焚书。

      按李斯的规定所有不是秦国编撰的历史记载,民间藏的《诗》呀,《书》呀,还有什么百家语呀,都下令让地方官统统烧掉算了,一概扫除干净。只准留下医药、卜筮、种树这类书籍。李斯建议的目的很明确。他一定是希望只有一个天下,一个政府,一个历史,一个思想。所以医药之类实用方技这类书免于焚烧,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是因为它们是技术书籍,与"意识形态"无关。如果有人想学习法令的,就要以官吏为老师。此后,如果还有人不服从,再敢谈论诗书,就在闹市区处死,并且还要把尸体扔在街上示众;有敢以古非今的人,就把他的全族都处死;官吏知道而不举报者,与他同罪;下令三十日仍不烧书的,脸上刺字,并被发配去修筑长城,进行劳动改造。

      秦始皇批准了他的建议,为达到巩固统一的目的,秦采取了许多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统一思想的政策。后来还说"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这话可算是对李斯奏折的深化。想想看,儒家说墨家长,道家攻儒家短,这样争来吵去,没有实际意义,也不能够让秦国富强,粮食增产。留着这些东西是没有用的且对统治也没有好处。而法家的思想理论,却能指导秦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实践经验证明,无论是儒家、墨家、道家还是别的什么思想,都行不通。就没有必要还留着他们弄得秦国不得安宁。所以,没收了《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以便使人民变得愚昧无知,因为地主阶级掌握政权后,十分注意加强思想统治,他们需要老百姓战时能为他们卖命,平时能为他们效力,不需要具有独立的思想意识,头脑越简单越好,而焚书,是他们认为控制人民思想的有力手段,使天下人无法用古代的事来批评当前朝廷。朝廷怎么说怎么做都是正确的!从而实现了以朝廷的思想为思想,以朝廷的立场为立场,朝廷以外无思想,朝廷以外无立场,这样使思想统一,就实现了天下太平。

      在焚书的第二年,秦始皇对书生进行了一次更残酷的迫害,他下令把咸阳的四百六十多儒生活埋。"焚书坑儒"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李斯在这一事件中,他既充当了策划者,又担任了导演者。可以说编剧兼导演的李斯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又编导了这样一场血腥的惨剧。李斯所讲禁学、焚书的道理,在他自己看来,是变法和革新,因为时代不同了,五帝不互相重复,三代不相袭,各有各的治国路数。淳于越说的那些三代的事,现在皇上要建光辉万世的伟大功业,就不能够再因循守旧,也不能按原来的老套路来治理国家。现在读书人不以现在的政令为是非,而是热衷学古,并用那一套来否定现在的政策和制度,这实际上是混淆视听,惑乱百姓。我们的国家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但是,只要听到别人说三代如何就烦的李斯,忘了他的禁私学,以吏为师,就是回到了学在官府的时代,那是对孔子民间办学并将"师"从官吏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反动,革新变成了复古,是一种文化的倒退,是开历史的倒车。李斯已经不甘心只当皇帝一个人的老师,还要当全天下老百姓的老师,而且还是不让人民有独立思想的老师,其实就已经脱离了一个老师的正常轨道,因为老师教学生不是为了把他教得愚蠢听话而是让他聪明、智慧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做法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它是违反常理、否定人性的不人道的文化专制和思想独裁。虽然当时统一思想是有必要的,但是思想的统一却不能只依靠简单的烧杀来实现。因为你可以烧掉看得见的书、杀掉摸得到的人,可以消灭有形的书和人,但是却不能彻底消灭思想。因为思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无形的。你可以禁止人们的议论,但是却不能完全禁止人们的思考。焚书不能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统治,适得其反,禁锢思想,剿除文明,堵塞言路,只能造成高压,导致王朝在高压之下迅速地崩溃瓦解。就是这一烧杀,秦朝国运不但没有兴旺,反而加速了他的瓦解,没几年就彻底灭亡了。

      历史事实证明了焚书坑儒的错误。而且,焚书给中国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百家争鸣自由思索的精神受到了一次致命打击。其后修明法制,制定律令,都从秦始皇开始。统一法律政令,使全国法令一致;统一度量衡,便于全国公平顺畅的交易;车同轴,修直道,便于交通往来和战争的急需。"秦代典章制度悉出其手,我国数千年之政教法制多因之。"(《重修上蔡县志》)统一文字,在全国各地修建离宫别馆。第二年,始皇又出宫到处巡视,平定了四方,这些措施,李斯都出了不少力。

      在李斯位高权重后他的儿女也相继和皇族结亲,从而抬高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儿子们娶的是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他请假回咸阳时,李斯在家中设下酒宴给他接风,文武百官都前去给李斯敬酒祝贺。门前的车马多得数以千计。李斯慨然长叹道:"唉呀!我听苟卿说过‘事情不要发展得过了头’。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现如今做臣子的没有人比我职位更高的了,可以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然而事物发展的极点就要开始衰落,我还不知道我的归宿在哪里啊!"由此可见,当时的李斯还能清醒地认识到盛极必衰,没有被高位重权冲昏了头脑,有忧患意识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他忧患的不是国家和人民,而是他的权利和官位,这个想当天下人老师的李斯心里却唯独没有百姓和国家,只有权势和利益。这个心中没有学生只有他自己的老师不是合格的好老师,因为他缺乏作为一个老师的基本道德。他不怕误人子弟、祸及国家,却只怕自己权势衰退,怕官位不保,怕失去荣华富贵的生活。所以他整天忧虑的是怎样才能永保他的权利和官位,永远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这从他早年的"鼠论"可以看出他人生的追求就是过像"仓鼠"一样的富足无忧的生活。那对于在秦始皇死后李斯与赵高同流合污、篡改诏书,杀死长子扶苏而立胡亥为帝的丑行就不难理解了。

      沙丘密谋篡改诏书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十月,他巡行出游到会稽山,沿海北上,到达琅邪山。

      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兼符玺令赵高都随同前往。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扶苏因多次直言劝谏皇帝,始皇就派他到上郡监督军队,蒙恬任将军。小儿子胡亥很受宠爱,要求随行,始皇答应了。其他的儿子都没跟着去。

      这一年七月,秦始皇达到沙丘(现在的河北广宗西北大平台),病得非常严重,命令赵高写好诏书给公子扶苏说:"把军队交给蒙恬,赶快到咸阳参加葬礼,然后安葬。"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书信和印玺都在赵高手里,只有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和赵高以及五六个亲信宦官知道始皇去世,其余群臣都还不知道。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去世,又没正式确立太子,为了维持政局稳定,所以保守了秘密,把秦始皇的尸体安放在一辆既能保温又能通风凉爽的车子里,百官奏事和进献饮食还像往常一样,宦官就假托皇帝在车中批准百官上奏的事。

      赵高因此扣留了秦始皇赐给扶苏的诏书,巧舌如簧劝公子胡亥要抓住时机,夺取皇位。

      虽然胡亥也知道这样是不忠、不孝也不义,大逆不道的行为,但是他抵挡不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的巨大诱惑。他就同意了赵高的意见。然后,赵高认为不和丞相商议,恐怕这件事情还不能够成功,他希望能替胡亥与丞相商议。赵高就对丞相李斯说道:"始皇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想立为继承人。诏书还没有送出,皇帝就去世了,还没人知道此事。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印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就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你看这事该怎么办?"李斯说:"你怎么能说出这种亡国的话呢!这不是做为人臣所应当议论的事!"赵高说:"你自己估量一下,你和蒙恬相比,谁更有本事?谁的功劳更高?谁更谋略深远而不失误?谁更受天下百姓拥戴?谁与长子扶苏的关系更好?"把李斯跟蒙恬相比,表面看好像是没有一点根据,但实际上是关系到李斯前途和命运最敏感的问题,是对李斯弱点和要害最致命的一击。以李斯的精明,稍加思考就明白军队实际对他并没有威胁,但这五个问题,后两个,特别是最后一个即与长子扶苏的关系谁更好?这才是打击他的致命一招。在此之前,原来在先皇的强力统治下,百官不敢反对他,宗室皇族也是没有插嘴表示异议的机会,但关于分封和郡县的争论还是一直或明或暗地存在于朝廷和宫廷内外,宗室、功臣、儒生、博士和百官大部分都赞成分封,却只有先皇和李斯君臣二人主张郡县制的。又因为李斯的建议,先皇下令焚了百家之书和坑了几百名儒士。在百官无力制止的情况下,为了阻止对儒生严刑峻法,长子扶苏力谏而被贬去守卫边关,作了蒙恬的监军。扶苏反对先皇的做法,也就是反对李斯。现在老皇帝死了李斯就失去了强有力的政治后台,而他由于曾经与即将即位的新皇帝扶苏有过不同政见,这就意味着未来的皇帝可能会对李斯有成见,这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关系,这对李斯的未来是大大的不利。但是蒙氏三代为秦国名将,手握重兵,而且和扶苏关系很好,当然就对李斯构成了重大威胁,这也是李斯的一大心病。对于派遣扶苏去作监军,实际却体现出对扶苏的重望,希望他利用这个机会得到历练和懂得带兵,和蒙氏相配合,为日后登上皇位打好基础。扶苏重用蒙氏,蒙氏自然会支持他,成为扶苏所倚重的重臣。

      而与蒙氏相比,扶苏对李斯倚重的程度就要大大降低。这些应是李斯平时就考虑无数次的,但经赵高这样直接挑明,对他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李斯无力反击,只能反问一句勉强作为回答:"这五个方面我都不如蒙恬,但您为什么对我这样苛求呢?"李斯的话里已流露出回天无力的无奈。紧跟着,赵高现身说法以自己在宫中二十多年的经历为依据,为李斯分析他现在处境的尴尬和艰难。赵高说:"我本来只不过就是一个宦官的奴仆,有幸能凭着熟悉狱法文书进入秦宫,管事二十多年,还未曾见过被秦王罢免的丞相功臣有封爵而又传给下一代的,今天是侯爵明天就变成罪臣的也并不是没有,结果都是以被杀告终。皇帝有二十多个儿子,这些都是您所知道的。长子扶苏刚毅而且勇武,信任人并且又善于激励士人为己效力,即位之后一定要用蒙恬担任丞相,很明显,您最终不能保住官爵,也是不能怀揣通侯之印退职衣锦还乡了。我受皇帝之命教育胡亥,让他学习法律已经有好几年了,还没见过他有什么错误。他慈悲仁爱,诚实厚道,轻视钱财,尊重士人,心里聪明但不善言辞,竭尽礼节尊重贤士,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没人能赶得上他,可以立为继承人,胡亥还年轻,既然是君侯所立,那以后当然还需要君侯的辅佐。您考虑一下再决定。"就如赵高所言,李斯面临的处境将来一定会发生变化的,而且时间不会很长。因为始皇已死,马上就要面临新皇帝的统治,他一生努力且经历了千辛万苦才得到的地位、权势、荣华富贵眼睁睁地就要失去,这一切对李斯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如果真正到了那一天,将是多么痛苦!李斯是不能坐等事情发生的,此时赵高为李斯指出了另外一条出路,就是立胡亥,这样排除了李斯政治道路上的隐患,李斯还将是位极人臣,还能掌握大权,还能教导皇帝。这对李斯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但是,李斯回答道:"你还是回到原来的地方,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我李斯只管执行先皇的遗诏。我的命运听从上天的安排,有什么可考虑的?"这些话表面看出乎意料,是训斥赵高,嘴还硬得很,让赵高"回到原来的地方"就是说赵高做了不应该做的事,其实不然。因为李斯对赵高的话无法反驳,不能不同意,但也不愿意立即就范,只好空洞地说"执行先皇的遗诏"。并且作为多年在先皇时期左右逢源的丞相,说话通常要做作和矜持;作为一代权术大师,深得"阴用其计而明折其论"的精髓,所说的这几句话不过是为维护身份和尊严,用来掩饰自己内心空虚的几句门面话罢了。还有,从李斯"我的命运听从上天的安排,有什么可考虑的"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李斯的虚伪,表里不一,因为这与他一向实行的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做法自相矛盾。这里更流露出李斯的一种无奈,虽然嘴还很硬,但已无反抗之力,只是心里还不情愿,不习惯,不能从原来的状态里一下子扭转过来。针对李斯犹豫和无奈的心理,赵高就鼓动他迈出决定性的一步:"君侯是个极精明的人,难道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话‘表面看来很危险,可能就是最平安的,看来很平安可能最危险。’危险能够变为平安,平安也可以变成危险。在安危面前不早做抉择,还算什么聪明人?"李斯说:"李斯我本是上蔡街巷里的平民百姓,承蒙皇帝提拔重用,让我担任丞相,封我为通侯,子孙都得到尊贵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由于皇帝的充分信任,所以在临终前才把国家安危存亡的重任交给了我,我又怎么能辜负了他的重托呢?忠臣不能因为怕死而苛且从事,做臣子的就是要守好自己的职分。请您不要再说了,不要让我李斯也跟着犯罪。"真要让他迈出事关安危祸福的第一步,做出极其困难的抉择,李斯肯定要仔细地权衡利弊得失。不用说,赵高为他指出的路,对他具有极大的诱惑,但真这样走,却是一条背叛大秦、背叛先皇的、大逆不道的罪恶路。李斯这一生的权势和富贵,都是大秦和先皇给予的,特别是先皇;可以说,没有先皇,就没有李斯的一切。

      他心里很清楚先皇对他的深厚宠爱、恩遇和重托;他也懂得忠臣孝子在关键的时候,应该是不避危难、守职尽忠。背叛先皇,自然会引起他良心上的不安和愧疚,他还是知道做人臣基本的原则和道德的。他也明白这是"犯罪"。他正陷入深深的矛盾中,不敢再听下去,害怕赵高再讲下去,所以才说"您不要再说了,不要让李斯也跟着犯罪。"他不让赵高讲下去,赵高当然不能够听他的,真的不讲。赵高接着说:"我听说圣人并不循规蹈矩,而是适应变化,顺从潮流,看到苗头就能预知根本,看到动向就能预知归宿。而事物本来就是如此,哪里有什么一成不变的道理呢!现如今天下的权力和命运都掌握在胡亥手里,胡亥在内而扶苏在外,胡亥居中而扶苏居末。更何况由内部控制外部、由中心掌握末端是正常的,而从外部来制服内部就是逆乱,从下面来制服上面就是反叛。您怎么连这些都没看到呢?"赵高就是要打消李斯的顾虑,和他仅存的所谓"良心"与愧疚。李斯的愧疚没有了,利益也能看得很清楚,权衡再三,另外一个顾虑却出来了。李斯说:"我听说晋代换太子,三代不得安宁;齐桓公兄弟争夺王位,哥哥被杀死;商纣杀死亲戚,又不听从臣下劝谏,都城夷为废墟,随着危及社稷;这三件事都违背天意,所以才落得宗庙没人祭祀。我李斯还是人啊,怎么能参与这些阴谋呢!"这也是李斯一贯的做法,言利先虑弊,一是讨价还价,二是给以后万一失败留一条后路,所以半推半就。李斯还有顾虑,赵高就把利弊给他讲得清清楚楚,让他自己考虑一下。赵高说:"上下齐心协力,事业可以长久;内外配合如一,就不会有什么差错。你听从我的计策,就可以保你李斯长久地享受荣华富贵;还可以保你全家世世代代都能够称王封侯,你也一定会有仙人王子乔、赤松子那样的长寿,孔子、墨子那样的智慧。现在放弃这个机会而不听从我的意见,一定会祸及子孙,这样就太令人心寒了。善于为人处世,相机而动的人是能够转祸为福的,你想怎么办呢?"赵高先把利讲清,如果听从,当然利益很大。如果不听,就不用想什么孔墨的智慧,王子乔、拿赤松子的长寿了,不仅危害你个人,还要祸及你的子孙,这自然令他胆战心惊。利,他肯定动心;害,他更加畏惧。赵高采取的是两手政策,一只手拿的是"胡萝卜"用利益来诱惑他;另外一只手拿的却是"大棒"用危害来威胁他,使他死心塌地上他们这条船,成为他们的一员。李斯是个聪明人,当前的利害和以后的什么"违背天意","宗庙没人祭祀"两者之间,他会算得很清楚,他更在乎前者,他知道该做些什么。于是,李斯先是心里一颤,又仰天长叹,洒泪叹息道:"唉!只因为我李斯遇到乱世,不能以死尽忠。命运,将向哪里寄托李斯的命运呢!"最后终于同意加入赵高一伙。

      在这场策划篡位的一幕里,不能否认李斯也是个好演员,他用叹息和泪水表现了他的无奈而凄苦的心情,他可能想用泪水向他仅有的一点良心和道义告别,他也可能想用他不多的泪水掩盖他的罪行。虽然在这场戏剧中李斯演得很被动很无奈,和赵高的口舌之争中的几个回合,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他还是挣扎、反抗过的。那我们共同来分析一下这个计谋过人、聪明盖世的李斯为什么这次遇到赵高偏偏会有这么多无奈、这么多失败?是因为赵高比李斯更聪明?赵高是他的克星?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赵高的机敏和好口才,但更重要的是赵高能准确把握住李斯的心理、透彻了解李斯的人性,才能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才能把他招数的效力发挥到最大。赵高之所以能说服、打败李斯,是因为早已经看透了李斯是不甘心做一只"厕鼠",长久地处于卑贱、窘困的环境,而是要当"仓鼠"以追求荣华富贵为目的。影响李斯一生最关键的,就在于少年时期定下的人生目标,即追逐权势与富贵,并贯穿他整个人生过程。在他遇到秦始皇时,更是尽力发挥他游说才辩之能和阿谀奉迎之伎,施展他素日所学,很快就由舍人至长史、廷尉、丞相,平步青云。

      李斯私心太重,一切以个人利害为中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极端自私、利己、唯我。尤其对富贵利禄——丞相、彻侯的地位、权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一切荣华过于热衷和极其贪婪,没得到之前狂热追求,既得之后又担心失去。赵高根据李斯这样的心理,通过形势分析、力量对比、前景预测等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说服工作,最终取得了成功,为这场篡位阴谋找到了起关键作用的得力帮手。在他们二人这场口舌辩论中,准确地说不是赵高打败李斯,而是赵高利用李斯的人性弱点打败了李斯,是李斯他自己,是他的贪婪和欲望,不是别人也不是赵高。李斯本人应该对他的堕落负主要责任,正是李斯极端自私、患得患失、苟且富贵的短处,才会被赵高乘虚而入、有效利用。可以说李斯以丞相之尊权完全有能力尊始皇的遗诏,严斥并杀了赵高,迎公子扶苏立为帝,也不失拥戴之功。因为,本来立长子扶苏为帝是顺理成章的事,不易引起动荡。

      可身为掌管皇帝玉玺和车马的赵高却心怀私心,想立与自己关系密切且年幼无知糊涂的胡亥为帝,在此重大历史关头,李斯身为丞相,掌握着最高权力,本应该考虑国家安危和百姓太平,来主持公正,然而他却为了换取相对稳定的高官厚禄,抛弃了起码原则。只顾现实利害,不讲道义节操。于是他们就一同商议,伪造了秦始皇给丞相李斯的诏书,立胡亥为太子,李斯同赵高共同扶持胡亥上台,到咸阳后发布丧事,立太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任命赵高担任郎中令,常在宫中服侍皇帝,掌握大权。结果昏庸的胡亥听从了赵高意见,诛杀了公子扶苏,大将蒙恬及其弟弟蒙毅、右丞相冯去疾等,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儿子和十多个公主也被杀,连带一同治罪的不计其数。搞得皇室震荡,百官震恐。却使赵高趁机实现了排除异己,牢牢掌握大权在自己手里的目的。

      累于名禄助纣为虐

      当时的法令刑罚一天比一天残酷,群臣上下人人自危。二世又建造阿房宫,修筑直道、驰道,这样不考虑人民生活的大兴土木需要大量的人和物,必然加大人民负担。越来越重的赋税,没完没了的兵役劳役,使人民根本无法过活,想反叛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从楚地征来戍边的士卒陈胜吴广等人就起来造反,起兵于崤山以东,这些起义和暴动接连不断,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民不聊生,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英雄豪杰蜂拥而起,自立为侯王,反叛秦朝,他们的军队一直攻到鸿门才退去。李斯多次想找机会进谏,但二世不允许。二世反倒责备李斯说:"我有个看法,是从韩非子那里听来的,他说‘统治天下,殿堂只不过三尺高,柞木椽子直接使用而不加砍削,茅草做屋顶而不加修剪,即使是旅店中住宿的条件也不会比这更艰苦的了’。然而把统治天下看得无尚尊贵的人,其目的难道就是想操心费力,住旅店一样的屋子,吃看门人吃的食物,干奴隶干的活计吗?这些事都是才能低下的人才努力去干的,并非贤明的人所从事的。那些贤明的人统治天下的时候,只是把天下的一切都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已,这才是把统治天下看得无尚尊贵的原因所在。人们所说的贤明之人,一定能安定天下、治理万民,倘若连给自己捞好处都不会,又怎么能治理天下呢!所以我才想恣心广欲,永远享有天下而没有祸害。这该怎么办呢?"当时,李斯的儿子李由任三川郡守,聚众造反的吴广等人向西攻占地盘,任意往来,李由不能阻止。章邯在击败并驱逐了吴广等人的军队之后,派到三川去调查的使者一个接着一个,并且责备李斯身居三公之位,为何没有控制反叛,还让盗贼猖狂到这种地步。李斯很害怕,又把爵位俸禄看得很重,为了保住荣华富贵,他必须曲意逢迎二世胡亥,要想求得宽容,就必须要帮助他强化君主的权力、帮助他制定严酷的刑法、帮助他安定天下。此时李斯好老师的形象踪迹不见,已经变成了不仅不纠正学生错误,反而还帮助坏学生出谋划策的坏老师;不仅不批评错误思想,反而表扬的坏老师。老师也有好坏之分,李斯前期在赢政执政时如果可以算一个合格的好老师的话,那后期在胡亥统治时基本上是一个坏老师。为什么李斯前后变化如此巨大?因为李斯很聪明,他会看人,会因人而异,会见风使舵。他这个老师是根据学生的好坏来转换角色,遇到赢政这样的好学生,就当好老师出良谋妙计帮助建功立业;但遇到胡亥这样难以教化的坏学生,不是指出错误帮他改正缺点,而是充当坏老师出馊主意帮助败坏江山。

      前后的巨大反差也说明他不是一名真正的好老师,因为他没有基本的师德,更像一个投机商人,他的顾客要什么他就给什么,不会考虑顾客的要求是否正确、合情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想法靠李斯的巧舌也能冠冕堂皇地说它合法,而且要为这个昏君学生的恣欲纵情进行辩护,不仅无罪而且还合理合法、完全正确、英明无比。

      于是就上书回答二世说:贤明的君主,必将是不仅能够全面掌握作为君主的道理,而且又能行使对下督责的统治措施。对下严加督责,那臣子们就不敢不竭尽全力为君主效命。这样确定了君主和臣子的职分,明确了上下关系的准则,那么天下不论是有才德的还是没有才德的,都不敢不竭尽全力为君主效命了。因此君主才能统制天下,能享受到极致的乐趣而不受任何约束。贤明的君主啊,又怎能看不清这一点呢!所以申不害先生说:"占有天下要是还不懂得纵情恣欲,这就叫把天下当成自己的镣铐"这话的意思,就是不去督责臣下,反而自己辛辛苦苦为天下百姓操劳,像尧和禹那样,所以就称为"镣铐"。不能学习申不害、韩非的高明办法,推行督责措施,而只是白白地操心费力,拼命为百姓干事、为百姓献身,那就是百姓的奴仆,并不是统治天下的帝王,这没有什么值得尊贵的!让别人为自己献身,就是自己尊贵而别人卑贱;而让自己为别人献身,就是自己卑贱而别人尊贵。所以献身的人卑贱,接受献身的人尊贵,从古到今,没有不是这样的。自古以来之所以尊重贤人,是因为受尊敬的人自己尊贵;之所以讨厌不肖的人,是因为不肖的人自己卑贱。而尧、禹是为天下献身的人,因为沿袭世俗的评价才给予尊重,这也就失去了尊贤的初衷了,这可以说是很大的错误。说尧、禹把天下当作自己的"镣铐",不也是很合适的吗?这是他们不能督责下属的过错。

      所以韩非先生说"慈爱的母亲会养出败家的儿子,而严厉的主人家中没有强悍的奴仆",是什么原因呢?这是能严加惩罚的必然结果。所以商鞅的新法规定,在道路上撒灰的人就要判刑。在道上撒灰是轻罪,而给他判刑是重罚。只有贤明的君主才能严厉地督责轻罪。

      轻罪尚且严厉地督责,何况犯有重罪呢?所以百姓就都不敢犯法。因此韩非先生又说:"对几尺绸布,一般人见到就会顺手拿走,百镒美好的黄金,盗贼不会夺取",并不因为常人贪心严重,几尺绸布价值极高;也不是因为盗贼行为高尚,利欲淡泊,轻视百镒黄金的重利。原因是一旦夺取,马上就要受刑,所以盗贼不敢夺取黄金;如果是不坚决施行刑罚的话,那么一般人也都不会放弃几尺绸布。圣明的君主之所以能久居尊位,长期掌握大权,独自垄断天下利益,其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有什么特殊的办法,而是在于他们能够独揽大权,精于督责,对犯法的人一定严加惩处,所以天下人不敢违犯。现在不制订防止犯罪的措施,而去效仿慈母养成败家子的做法,那就太不了解前代圣哲的论说了。不能实行圣人治理天下的方法,除去给天下当奴仆还能干什么呢?这真是太令人悲伤的事情!

      所以圣明的君主能独自掌握统治大权来驾驭言听计从的臣子,建立严明的法制,自身尊贵且权势威重。所有的贤明君主,都能拂逆世风、扭转民俗,能够废弃他所厌恶的,树立他所喜欢的。正因为这样,贤明的君主才集权专制,使权力不落人臣下手中,因此才能卓荦独行,实现他为所欲为的心愿,而没有人敢反抗。像这样,然后才可以说是明白了申不害、韩非的统治措施,学会了商鞅的法制。

      法制和统治措施都学好且明白了,天下还会大乱?这样的事我还没听说过。所以,有人说:"帝王的统治术是简约易行的。"只有贤明君主才能这么做。像这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实行了督责,臣下才能没有离异的心思,天下才能安定,天下安定才能有君主的尊严,君主有了尊严才能使督责严格执行,督责严格执行后君主的欲望才能得到满足,满足之后国家才能富强,国家富强了君主才能享受得更多。所以督责的措施一旦确立,君主的任何欲望都能满足了。

      严格督责使群臣百姓都来不及补救自己的过失,就更不敢图谋造反。像这样,就可以说是掌握了帝王的统治术,也可以说了解了驾驭群臣的方法。即使申不害、韩非复生,也不能超过了。

      这封答书上奏之后,二世看了非常高兴。李斯写得洋洋洒洒、气势磅礴,巧舌如簧,看似合情合理、理直气壮,真的不禁要夸奖李斯好棒的文采,但实际却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作伥,纵虎为患的一派胡言,其实应该着实夸奖李斯好厚的脸皮。这次没有赵高的巧言诱导,而是他主动自愿、淋漓尽致地表演出了一只努力讨好主人的哈巴狗的嘴脸。虽然我们看不到此时李斯的表情,但是,可以想象到他肯定没像上次那样被赵高逼得哭鼻子,没准还为他能够得到皇帝的赞许而暗暗高兴呢,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丝毫的廉耻之心了。于是二世更加严厉地实行督责,认为向百姓收税越多越是贤明的官吏。因为二世说:"像这样才可称得上善于督责了。"路上的行人,有一半是犯人,在街市上每天都堆积着刚杀死的人的尸体,而且杀人越多的越是忠臣。因为二世说:"像这样才可称得上实行督责了。"

      与赵高争权惨遭陷害

      二世听从了赵高的主意,不再坐在朝廷上接见大臣,而是深居在宫禁之中。赵高总在皇帝身边侍奉办事,一切公务都由赵高决定。赵高听说李斯对此有不满的言论,就找到李斯说:"函谷关以东地区盗贼很多,而现在皇上却加紧遣发劳役修建阿房宫,搜集狗马等没用的玩物。我想劝谏,但我的地位卑贱。可这确实是您丞相的事,您为什么不劝谏呢?"李斯说:"确实这样,我早就想说了。可是现在皇帝不临朝听政,常常居住在深宫之中,我虽然有话想说,又不方便让别人传达,想见皇帝却又没有机会。"赵高对他说:"您若真能劝谏的话,请允许我替你打听,只要皇上一有空闲,我立刻通知你。"于是赵高设下圈套,趁二世在闲居和美女娱乐时候,派人告丞相说:"皇上正有空闲,可以进宫奏事。"丞相李斯就到宫门求见,接连三次都是这样。二世非常生气地说:"我平时空闲的日子很多,丞相都不来。每当我在寝室休息的时候,丞相就来奏事。丞相是瞧不起我呢?还是以为我鄙陋?"赵高又乘机说:"您这样说话可太危险了!沙丘的密谋,丞相是参与了的。现在陛下您已即位皇帝,而丞相的地位却没有提高,显然他的意思是想割地封王呀!如果皇帝您不问我,我不敢说。丞相的大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楚地强盗陈胜等人都是丞相故乡邻县的人,因此他们才敢公开横行,经过三川时,李由只是守城而不出击。我曾听说他们之间有书信来往,但还没有调查清楚,所以没敢向陛下报告。更何况丞相在外,权力比陛下还大。"赵高先说沙丘政变点出李斯是阴谋的知情者、参与者,就有可能成为败露者,暗示胡亥应杀人灭口除去隐患。接着说李斯位高权重是皇上的威胁,再加上又有可能勾结叛党,警告皇帝李斯有条件也有动机图谋不轨,是很危险的。赵高虽然话不多但都是实质问题,很有说服力,因为他摸清了皇帝心理。所以,二世认为赵高的话没错,想法惩办丞相,但又担心情况不实,就派人去调查三川郡守与盗贼勾结的具体情况。李斯知道了这个消息。他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处在危险境地。在赵高残害其他大臣的时候,李斯是高高挂起、漠然视之的态度,误认为自己很安全。由此也可以看出李斯的短视,他忘了随着赵高权力欲望的无限膨胀,当赵高消灭了所有敌人后,最终是不会放过李斯这个拥有大权、处于高位,可以与赵高抗衡的敌的。赵高罪恶的黑手终于伸向了李斯。李斯不得不接招,迎战赵高了,这次李斯是真的无赵高查办李斯。李斯被捕后并套上刑具,关在监狱中。奈啊。

      李斯不能进见,就上书揭发赵高说:"我听说,臣子等同君主,没有不危害国家的;妾等同丈夫,没有不危害家庭的。现在有的大臣擅自掌握赏罚大权,与您没有什么不同,这是非常不妥当和危险的。从前司城子罕当宋国丞相,掌握刑罚大权,用威权行事,一年之后就劫持了宋国国君,篡夺了王位。田常是齐简公的臣子时,爵位高到全国无人与他相匹敌,他家的财富和公家的一样多,像君主一样行恩施惠,在下面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在朝廷上得到了群臣的拥护,暗中窃取了齐国的权力,杀死了宰予和齐简公,这样,就完全控制了齐国。这是天下人明明知道的。现在赵高有邪辟过分的心志和险诈叛逆的行为,就如同子罕当宋国丞相时的所作所为;私人占有的财富也像田常在齐国那样多。他一旦使用田常、子罕的叛逆方式而又窃取了陛下您的威信,他的志向就如同韩圮当韩安的宰相时一样。陛下您不早打算,我担心他迟早会发动叛乱啊。"二世说:"这是什么话?赵高是个宦官,但他不因处境安逸就为所欲为,也不因处境危险就改变忠心;他品行廉洁、心志善良,依靠自己的努力才得到今天的地位;他因为忠心耿耿才能得到提拔,他因为讲信义才能保住禄位,我确实认为他是贤才,而你却怀疑他,这是什么原因呢?并且我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父亲,没什么知识,不知如何管理百姓,而你年纪又大了,我担心与天下人隔绝了。我如果不把国事托付给赵高,还应当用谁呢?况且赵先生为人精明廉洁,竭尽所能,下能了解民情,上能顺适我的心意,请你不要怀疑他。"李斯说:"并非如此。赵高从前是卑贱的人,并不懂道理,贪得无厌,求利不止,现在地位权势仅次于陛下,但他追求地位和权势的欲望却是没有止境,所以我说是很危险的。"虽然李斯这次说得字字珠玑、正确无比,但是二世却不信任他,不仅因为二世早已相信了赵高,而且他也犯了直接否定君主的大忌,他因为性命攸关早忘了要"顺情"。这次李斯对赵高的反击是鲁莽、匆忙的,这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他低估了赵高却又过高地估计了胡亥的智商。胡亥不仅不信任反而担心李斯杀掉赵高,就暗中把这些话告诉了赵高。赵高说:"丞相所忧虑的只有我赵高,我死之后,丞相就可以干田常所干的那些事了。"

      可以说赵高迁移的功力很棒,虽然只有一句话却暗示出李斯表面针对赵高但实际是皇帝的潜台词,攻击的效果比李斯的长篇大论好得多,说服力也比李斯引经据典强好多倍,真是话不在多有力就行。于是二世说:"就把李斯交给你这郎中令查办吧!"

      赵高查办李斯。李斯被捕后并套上刑具,关在监狱中,仰天长叹道:"唉呀!可悲啊!无道的昏君,我怎么能为他出谋划策呢!从前夏桀杀死关龙逢,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这三个大臣,难道不忠吗!然而还是不免一死,他们虽然尽忠而死,只可惜忠错了人。现在我的智慧赶不上这三个人,而二世的暴虐无道超过了桀、纣、夫差,我因尽忠而死,也是应该的呀。况且二世胡乱治国!不久前杀死了兄弟而自立为皇帝,又杀害忠良,重用低贱的人,修建阿房宫,对天下百姓横征暴敛。并不是我不劝谏,而是他不听我的呀。二世对自己的兄弟,施加违反常情常理的残暴手段,不考虑会有什么灾祸;迫害、杀戮忠臣,也不考虑会有什么灾殃;大力修筑宫殿,加重对天下百姓的税收,不吝惜钱财。这三件措施实行之后,天下百姓不服从。现在造反的人已占天下人的一半了,但二世心中还未觉悟,居然重用赵高,我一定会看到盗贼攻进咸阳,使朝廷变为麋鹿嬉游的地方。"这次的叹息完全为的是他自己,而不像沙丘政变时可能为秦始皇叹息。也许李斯演戏时间太长也太投入,不仅想欺骗别人说他忠诚,而且还欺骗自己,大概忘了他也是阴谋的参与者、暴行的帮凶和策划。自欺欺人也许是为了寻找心理安慰罢了,但是依然不能否认李斯的分析、判断和预测能力。也由此看出李斯是明知故犯,是清醒的犯罪,是有意识的助纣为虐,是假忠诚真奸诈。居然还把自己比作忠臣真是无耻之极,还真把自己当作一心为了学生的好老师真是滑稽之极。

      于是二世就派赵高审理丞相一案,对他加以惩处,让比他还要奸诈、比他还要坏的老师赵高来惩治他,一物降一物,也算是报应。查问李斯和儿子李由谋反的情状,把他的宾客和家族全部逮捕。赵高惩治李斯,拷打他一千多下,李斯不能忍受痛苦的折磨,冤屈地招供了。

      李斯不自杀的原因是他自恃能言善辩,又对秦国有大功,且确实没有反叛之心,希望能够上书为自己辩护,希望二世能觉悟过来并赦免他。到了这时候他还没认清形势,高估自己,心存侥幸,认为还有生还的希望。于是他在监狱中上书罗列七大罪状实际是表明对秦的统一强大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显示自己对秦的功劳,还想像上次给秦始皇上书一样来改变命运,但是胡亥不是赢政而是接受奸诈的坏老师赵高教育的昏聩学生,这次他打错了算盘,错估了对手,白费了心机。李斯这个伪君子遇到赵高这个真小人,坏老师遇到更坏的老师,根本不是对手,只会以失败告终。奏书呈上之后,赵高让狱吏丢在一边而不上报,说:"囚犯怎能上书!"

      赵高真不愧是大奸臣,他不仅奸诈而且还有阴险毒辣的各种招数。赵高派他的门客十多人假扮成御史、谒者、侍中,轮流审问李斯。李斯改为以实对答时,赵高就让人再拷打他。

      后来二世真的派人去验证李斯的口供时,李斯哪里分得清真假,以为还和以前一样,终于不敢再改口供,在供词上老实地承认了自己的罪状。赵高把判决书呈给皇帝,二世皇帝很高兴地说:"没有你,我几乎被丞相出卖了。"等二世派的使者到达三川调查李由时,项梁已经把他杀死。使者返回时,正当李斯已被交付狱吏看押,于是赵高就编造了一整套李由谋反的罪状。

      黄犬之叹终遭腰斩

      二世二年(前208)七月,李斯被判五刑在咸阳街市上腰斩。在他走出监狱通往刑场的路上,他也可能想到当初赵高曾经给他许下的美丽诺言,什么永保富贵、世代封侯,还威胁他如果不听从就会祸及子孙,而现在不但没有永保子孙封侯,还真正是要殃及亲属、家人被灭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诺言成了泡影,威胁倒是成了可怕的现实。一直都认为聪明无比的李斯此时一定觉得自己很傻,很可笑。也一定后悔当初上了赵高这条贼船脱身不得,现在可就不是葬身大海喂鲨那么简单的死法,而是"具五刑":先是黥面(即在脸上刺字,是秦朝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种酷刑),砍断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脚),又腰斩(拦腰斩断),最后是醢(音海,即剁成肉酱),这在当时是最为残忍的一种处死方式,叫做"具五刑",即用五种刑罚处死。真是无比讽刺,因为这些复杂的刑法都是出自李斯聪明的头脑,今天居然以身试刑,由他一手培养和锻炼的刽子手今天却要在他身上动刀。他原来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今天偏偏都发生在他的身上。反省一下最后落得如此悲惨下场都怪自己那当"仓鼠"的伟大抱负,对荣华富贵的过分贪婪,李斯明白了,仓中鼠再怎么硕大,也只不过是一只老鼠,终有一天,不小心也会成为家口中的美食。李斯突然来了个大彻大悟。临死最后时刻想到的不是权势,地位和富贵,而是带着儿子们和他家那只大黄狗猎嬉戏、一起玩耍的美好时光。

      临刑前,李斯和他的即将同时俯首就刑、同道奔赴黄泉的二儿子李俱握手依别,他叹息说:"我的孩子,你还记得吗,那时候我领着你们哥儿几个手牵着黄犬,到上蔡东门去猎兔的欢乐情景吗?看来,这样的美妙时光大概是不会再有了。"所有的人生感慨都化作了这最后的叹息。于是父子二人抱头痛哭,这是演了一辈子戏的李斯最后一次哭了,哭得一定很真实也很伤心,因为他的一切都要结束了没有必要再演戏了,虽然他觉悟了但是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还是不免让人痛心悲伤。所有的悔恨都化作了这最后的哭泣。最终李斯走下历史舞台,魂断秦国,告辞人间,走完了他并不平静也不平凡的76年。三族的人都被处死了。

      赵高后来也为自己的残忍付出了代价:两年后被秦王子婴诛杀,被灭三族,也算是恶有恶报。此后不久,秦朝在农民起义的洪流中很快土崩瓦解成为有名的短命王朝。轰轰烈烈的大秦就这样失去了天下。可以说,李斯为秦王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他又亲自参与了毁掉秦王朝江山的行动。可谓成也李斯,败也李斯。司马迁肯定了李斯辅佐秦王统一中国,"明法度,定律令"、"同文书",建郡县,促进社会发展之功。然而也尖锐批评说:李斯之死并非因忠,李斯知道儒家《六经》的要旨,却不致力于政治清明,用以弥补皇帝的过失,而是凭仗他显贵的地位,阿谀奉承,随意附和,推行酷刑峻法,听信赵高的邪说,废掉嫡子扶苏而立庶子胡亥,等到各地已经群起反叛,李斯这才想直言劝谏,这真是太愚蠢!人们都认为李斯忠心耿耿,反受五刑而死,但司马迁仔细考察事情的真相,和世俗的看法有所不同,认为李斯的功绩是不能和周公召公相提并论的。

      李斯身后留下了不朽业绩,也留下了前车之鉴的沉重教训。同是一个人,功劳和过错都是如此巨大,真是难以想像。虽然李斯早已离开历史舞台,他的那段历史也离我们很远了,然而李斯的一生的荣辱、得失,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是非曲直,却留下了很多值得玩味和思考的东西值得后人感慨和探究。李斯是很有才干也很有才华的难得的人才,能够当一个好老师,然而,他的低劣品质,凡事都以个人的利害得失为前提和准绳,以个人利益而不是国家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原则,心中没有学生只有他自己,是李斯落得如此悲惨下场的根本原因。为了保住个人的权势而丧失了起码的做人立场成为他致命的弱点,也导致了他的人生失败,即为了个人荣华富贵和奸邪之人同流合污,助纣为虐。他为了个人利益而帮助小人,最后却又被小人所害。可以说是自食恶果、自掘坟墓,咎由自取。所以,现在我们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品德和才华都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在当今有些人一味拜金,更需要良好师德作为社会良知的基础,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健康发展。

      李斯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改革家,同时还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文章语言流畅,气势磅礴,如奔腾江河,说理精辟,论据确凿。鲁迅先生曾称赞:"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他的书法"小篆入神,大篆人妙",被称为书法鼻祖;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他针对战国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弊端,统一了文字,他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便于人们的语言和思想交流沟通。总之,李斯对秦朝的建立和统治是功不可没的,在中国历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他虽然有过失,在胡亥统治下充当了坏老师,但还是功大于过,尤其是他勇于变革的胆略和卓尔不群的远见卓识可作为后世学习的榜样,不失为一代帝师。

      参考文献:

      《史记·李斯列传》

      张连科译注《史记·李斯列传》

      《千古一相——李斯》作者聂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