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名言: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2 属于:老子
  •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浑焉③,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④。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译文

      圣人没有自己的愿望,而以百姓的愿望为自己的愿望。

      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待他,最后得到天下的善良。

      讲信用的人我信任他,不讲信用的人,我也信任他,最后得到天下的诚信。

      圣人在天下,不显露自己的心愿,总是把天下人的心愿浑然一体作为自己的心愿。百姓都注视着他,圣人把百姓当成孩子看待。

      注释

      ①无常心,无主观固执之心。以百姓心为心,《太平御览》卷四百一引作"以百姓之心为心"。

      ②德,通"得"。六句谓, "百姓之善良者,我以善良之心待他们;"

      百姓之不善良者,我也以善良之心待他们。如此我也会得到他们的善良之心。百姓之诚信者,我以诚信之心待他们;百姓之不诚信者,我也以诚信之心待他们。如此我也会得到他们的诚信之心。

      ③歙歙焉,和顺之貌。浑浑焉,浑厚之貌。王弼注:"圣人之于天下歙歙焉,心无所主也;为天下浑心焉,意无所适莫也。"心无所主,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意无所适莫,即无厚此薄彼之意,亦即"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二句之意,即欲以和顺宽厚无执无颇的态度对待百姓。

      ④百姓皆用其耳目,斤斤计较是非得失,圣人宽厚,皆以儿童对待他们。

      解析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里提出的"常心"是恒心,恒心是人类中个别人所拥有的一种持久不懈的生命意志力的具体表现,是一种由知识所引发出来的 强烈欲望,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进取心或上进心,这种心理伴随了时代演进的脚步而日益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领域。

      恒心依靠毅力来支撑,而毅力支撑下的恒心便时时演变为勃勃雄心。

       少数统治者无止境地聚敛财富,明目张胆地扩大权力,排除异己、残杀无辜,使绝大部分人都被裹挟进欲望的滚滚洪流中。他们在恒心的指使下,心灵和身体走向 了二元对立。老子认为,古代的圣人从来也没有自己的恒心,他们没有自己的雄心壮志,而是以老百姓的心理追求和愿望为自己的常心。

      对圣人来说,善良的人他们善待,不善良的人他们也善待,这样就得到了善良;守信的人他们信任,不守信的人他们也信任,这样便得到了信誉。

       领导者如果能够以百姓的感情和心理作为自己的感情和心理,无疑是难能可贵的行为;同时,他们有能力抵制百姓中的一些不正常感情和心理。因为社会上普遍流 行的一些准则或时尚,并不是真实的价值判断,比如善和信,其中也存在着大量人为的谬见。可见,圣人并不是全部追随大众舆论而随波逐流,他对所有的事物都拥 有自己的基本看法和立场,所以,圣人能够获得真正的"善"和"信"。

      故事

      郭子仪以诚待人

      郭子仪是华州郑县人。以武举累官至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后升为中书令,进而封汾阳郡王。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宦官的权势日甚一日。到唐代宗即位,宦官李辅国因拥国有功,更加狂妄,甚至对代宗说:"你只要坐在宫中就行了,外面的事由我全权处理。"唐代宗要杀他竟不敢明杀,最后派人在半夜将李辅国刺死。

      杀了李辅国,唐代宗又宠信了宦官程之振和朝恩。程之振专门在朝内坑害正直的大臣和将领,鱼朝恩则掌握了朝中军权。安禄山反叛时,郭子仪率军平叛,收复失地,屡建功勋。对此,鱼朝恩非常嫉妒。曾屡在唐代宗面前进谗,郭子仪遂被留在京师,不能到前线杀敌立功。

      唐朝自开国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设置督、府、州、县。

      自安史之乱开始,精锐的边兵陆续调入内地平乱,留守边关的尽是老弱。

      吐蕃、党项人见有机可乘,于唐代宗广德元年七月,大举入侵,一时边关告急,京师震骇。代宗诏雍王适为关内元帅,起用郭子仪为副元帅,出兵咸阳以御敌。

       吐蕃兵逼近长安,代宗诏兵不至,仓促奔陕州。吐蕃兵攻入长安,纵兵焚掠。郭子仪至商州收拢各路散兵四千余人,号召将士们拼死一战,共雪国耻。郭子仪亲率 这支哀兵直取长安,吐蕃兵惶骇,悉众遁去。收复长安后,郭子仪功劳更大,因此也更加受到鱼朝恩的嫉恨。鱼朝恩常在代宗面前说郭子仪兵权过重、不可不防之类 的话,想将郭子仪置于死地而后快。当时时局动乱,非郭子仪不能拨乱反正,代宗也未听信鱼彰恩之言。郭子仪为人宽宏大量,一心报国,也不与鱼朝恩计较,鱼朝 思暂时也拿郭子仪没有办法。

      唐代宗大历二年,吐蕃又以数万之众围灵州,郭子仪率军大胜吐蕃灵州解困。郭子仪更是声威大震。鱼朝思多次 陷害郭子仪阴谋均未得逞这次又见郭子仪立了大功,不由恶气充胸,气无处泄。盛怒之下,鱼朝恩暗中派人将郭子仪父亲的墓挖了,这在古代是比杀人还厉害的手 段,是不共戴天之仇。此时,郭子仪正率军回长安,重兵在手,很快,就有人将此消息告诉了正在归途中的郭子仪。

      自从安史之乱后,大唐内 乱、外侵、天灾连续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吐蕃兵刚刚打退,朝廷内外刚刚松了一口气,一场灾难又将降临了。一方是报不共戴天之仇的郭子仪,手握重 兵,能征善战;一方是作恶多端的宦官鱼朝恩,占握京城,挟持皇帝。一旦打起来,长安古都、黎民百姓都将遭到灭顶之灾,两败俱伤后,吐蕃兵势必卷土重来

      郭子仪面对这种局面,权衡很久,决定不用国家之兵报己私仇,为了大局,强忍父坟被掘的切骨仇恨,不与鱼朝恩争短长。郭子仪入朝,代宗亲自向他吊唁,安抚他。

       鱼朝恩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约郭子仪一起带人去修缮其父墓。有人告郭子仪说鱼朝恩将借此机会下手,其手下军士也要和他同去,郭子仪不听,只带了十几个家 仆一同前往。鱼朝恩见了吃惊问道:"你怎么只带了这么几个人来呢?"当有人将郭子仪的举动告诉鱼朝恩后,连这个恶人都哭着说:"若不是您这样的忠厚长者, 谁能不怀疑我呢?"

      郭子仪当然知道是鱼朝恩指使人掘的墓,但他不愿为个人恩怨,驱动双方无辜兵士相杀,并殃及民众,此度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郭子仪在唐德宗即位后被尊为尚父。

      一双托鞋

      木村事务所这几年发展顺利,就是有一桩事不顺当――近郊的一块地皮对于建造材料厂太合适了,可是,前后半年内木村董事长不知见过地主多少次,费尽口舌,但那倔强的老妇人丝毫不为所动。

       一个下雪天,老妇人上街时顺路到木村事务所转一转。她本意是想见到木村并告诉他"死了买地这条心"!推开门,老妇人自觉穿着肮脏的木屐进去不合适,就在 那儿站了一会儿。"欢迎光临!"这时一位年轻女职员出现在老妇人面前。她一时没有拖鞋给老妇人穿,即把自己穿的拖鞋脱下来,整齐地摆在老摆在老妇人脚前, 笑着说:"很抱歉,请穿这个好吗?"

      女职员不在乎脚底的湿冷,对踌躇不前的老妇人说:"别客气,请穿吧!我没什么关系。"等老妇人穿好拖鞋,女职员再问道:"老太太,您要找谁呢?"

      "谢谢,我要见木村先生。"

      "他在楼上,我带您去见他。"女职员像女儿扶母亲那样扶老妇人上楼。

      老妇人穿在脚底的拖鞋是温暖的,而更使她感到温暖的是这素不相识的女孩子温暖的心。

      突然间,老妇人恍然大悟了:"是啊,人不能只求自己的利益,也该为别人着想呢。"就这样,她改变主意,决定把土地卖给木村。

    分享到: